遭遇史上最難就業季,汽車學子該怎麼辦?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汽车学子该怎么办?

2020年应届毕业生真的太“南”了。一边,是今年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另一边,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不少企业都缩减了毕业生的招聘规模,再加上国考、省考和职业类考试的推迟,不少2020届毕业生正处在“等通知”的焦虑中。“今年受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高校的2020届毕业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汽车行业的毕业生也不例外。”汽车人才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刘义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车辆工程类毕业生整体就业都受到明显的影响。刘义建议,在特殊时期,汽车专业毕业生需要调低期望值,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先就业后择业,在产业链中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僧多粥少 汽车专业毕业生何去何从?

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汽车学子该怎么办?

《通知》中的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从毕业人数的增长幅度来看,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比2019年多出44万人,而2019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仅比上一年多了10万人。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从应聘和招聘两个层面,进一步增加了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近日发布的《2020 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来)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了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了22%。

据刘义介绍,疫情加剧了今年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尤其是身在疫情重点区域的湖北省属高校,整体而言受到疫情的冲击更大。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相关老师反馈,该校2020届应届毕业生中,目前只有60%的学生落实了就业单位,还有40%的学生(含等待研究生复试的毕业生)仍未就业。不过,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湖北汽车工程学院的结对帮扶高校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帮扶工作,协助学生就业。

“汽车行业近两年本来就不太景气,就业情况一直下滑,今年再加上疫情影响,很多车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如果毕业院校不够好的话(指非“985”、“211”院校),估计很难找工作。”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专业毕业生小林(化名)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在湖北或在湖北设立了分厂或分公司的车企的校招工作受了很大影响,从而导致了今年汽车行业校招规模进一步缩小。

转型升级 汽车企业不再是第一选择?

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汽车学子该怎么办?

不过,即便没有受到疫情影响,近两年来,汽车学子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去年,《中国汽车报》曾就车企减少招聘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做过报道,刘义坦言,车企对于招收传统机械大类(含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的确在减少,今后传统机械工程类的学生到车企就业恐怕将越来越难。

为何会出现这一趋势?目前,面对汽车产业的“新四化”浪潮,传统汽车企业发现,过去在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类、通信类以及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方面储备较少,基于未来的转型战略,“人才库”自然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去年,各大车企就开始梳理校园人才的招聘计划,开展人员结构调整与优化工作,因此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人员招聘缩减的整体趋势。

同样,在汽车企业正在“抛弃”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同时,汽车企业也不再是汽车学子的首选了。小林在向已经毕业的学长和学姐了解情况后发现,进入车企的本科生薪资大约在6500元左右,大部分需要先做工艺和生产线这种苦力活,研究生薪资稍高一些,能达到8500元以上。“我身边的不少研究生,都更愿意进研究所,去车企的人正在变少。”小林直言,不少同学反应车企的薪资偏低,建议他改行。在他向记者展示的一份由2019届车辆专业毕业生总结的求职ppt里写着“除非有很不错的技术能力与工作方向,否则至少不建议近3年内进入汽车行业”。

转变观念 汽车业毕业生应这样做

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汽车学子该怎么办?

在受到疫情影响的当下,“转行”或许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据刘义了解,鉴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很多毕业生已开始降低期望值,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更加理性。除了进入汽车行业外,不少学生也开始寻找互联网行业的工作机会,积极拓展就业面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城市选择也变得更加理性,不再一味地选择北上广等城市,就业城市选择更加多元化。

“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正常的线下招聘活动受到较大影响,招聘需求未完全释放。”刘义表示,毕业生需要积极转变观念,除了整车企业的工作机会,要积极寻找汽车产业链中零部件企业的工作机会。此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产业链中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他们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汽车专业毕业生也完全可以考虑进入这些企业,实现向复合型汽车人才的转变。对于那些还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毕业生来说,刘义建议,积极利用高校搭建的就业信息平台和行业的校友资源,加强自我学习,做好职业定位,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汽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