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育你有什麼問題?

圭圭桔桔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填滿一缸水?還是點燃一把火🔥

怎麼點燃這把火🔥

放手讓孩子嘗試嗎?

真正有勇氣敢放手的有幾個?

是先學做人還是先學習

弟子規說:

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仗義每多屠狗輩

負心多是讀書人

有學問的無情起來更可怕

家長是否應該在後面全力以赴?

家長在後面累死累活

會不會教出個媽寶娃,拼爹娃

自力更生能力為0

畢竟人生路很長

現在不教好

以後會怨你

教育問題太多太多

首先家庭環境是最主要問題

怎樣保障孩子有一個

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

這是孩子未來幸福的關鍵



雲隱霧輕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是立國、強國之本,所以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為了我國的教育更加完善、完美,談兩個問題:

第一,素質教育的實施任重道遠。在高考指揮棒的指揮下,在社會各界以分數論英雄的意識下,我們的學生幾乎成了純粹的造分機器。我是一位五十三歲有些三十三年教齡的農村小學教育工作者,在農村學校,開設的課程除了語數英,其餘的都是在支差應付。學生是溫室裡花草,只需辛勤澆灌,不能經風霜吹打。試想我們小時候,學生起早貪黑學習的比比皆是,體育課玩的是熱火朝天,朗朗的讀書聲,嘹亮的歌聲,學生的嬉笑怒罵聲,正真的聲聲悅耳呀,一切都是那麼的和諧,學生正真得到的全面發展。而現在呢?到處的戒備森嚴,學校不是監獄勝似監獄。

第二,職稱改革任重道遠。同工不同酬是嚴重影響人工作積極性的。中級職稱的教師跟高級教師的工資差距太大,代課老師跟編制老師差距太大,明顯的不公,誰沒意見?任何一項改革的初衷,都是積極向上,求進步的,發展到一定階段,作用適得其反了,就又該改了,教師職稱問題就是如此。

人微言輕,但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輝縣李合生


👉👉👉有人覺得學校教育重要,有人覺得家庭教育重要,到底孰輕孰重?

第一、家長眼中的學校教育

學校在家長眼中可能是最安全溫馨的學習樂園,那裡的老師學識淵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裡的同學開朗活潑、積極樂觀;那裡的校園美麗溫馨;那裡的文化深厚典雅。在家長眼中學校是培養孩子做人和成才的最佳選擇。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等不同學習段,孩子可以從一無所知的孩童變成學識淵博的人才。久而久之,家長會下意識的認為學校是孩子成人成才唯一的地方,大多數家長認為只要把孩子送進學堂,孩子的學習大多是老師和學校的事情了。家長只負責孩子的成長,老師不僅要負責每一位的成長,還有學習、健康、快樂等各方面。

在家長眼中可能學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裡要分兩種情況。

一是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村地區。覺得把孩子送進學校,那便寄託著整個家庭的希望,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想走出茫茫大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而孩子想要達到這樣的高度,必須建立在良好的學校教育基礎之上。在家長眼中,教育是神聖的,教師是高尚的職業,學習是值得驕傲的。

二是經濟好的大城市。將孩子送進學校,首先這個學校是有講究的,都希望進這個城市最好的小學、初中和高中,享受最好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認為孩子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視野的開拓。在家長眼中質量高的學校教育,才能放心的把孩子送進學校,在他們眼中,學校、老師和學生是分等級的。並不一定認為學校教育便是最好的,但一致認為學校教育是很重要的。

“農村孩子學習的終點可能才能趕上城市孩子學習的起點”,儘管這樣說有點誇張,其實是在反應一個教育問題,儘管教育一直強調公平。但由於受地域環境、經濟基礎、教學資源等方面的影響,學校教育仍然存在極大不公平。

就拿最近疫情期間上網課來講,大山深處的孩子沒法順利進行網絡學習,會因為網絡學習擔心,而城市孩子卻從未有過這樣的顧慮。這樣的反差可曾引起我們的深思。

第二、教師眼中的家庭教育

我想“家庭教育”四字對大家並不陌生,回想起自己家庭教育是怎樣的畫面。

可能在教師眼裡,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家庭本身是最溫暖的港灣,為什麼有的孩子不願意回家,不願意在家學作業,不願意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其中有很多的不願意。

老師會認為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或多或少來自於家庭,會一致認為孩子應該具有待人接物、禮貌用語、誠信勇敢等好的習慣。並不是說孩子一切的壞習慣都應該由教師來糾正,因為有的壞習慣是在家裡養成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會認為,我在生活中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孩子的父母、學生的老師、領導的下屬等等,上有老下有小,一心操碎。可能還要跟家長和學生“鬥智鬥勇”,即時再堅強的老師,也會心生疲倦。老師是一溪春水,能孕出萬紫千紅的春天,不要再把老師完全比喻成蠟燭和春蠶,並不是願意奉獻自己的老師才是好老師,老師也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自己,既可以培養出好的學生,也可以造就更好的自己。

第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相互補充、相互包容、相輔相成的關係。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是為了學生和孩子。在很多時候學校教育和家庭會議會鬧得不愉快,甚至有一些社會紛爭,引起過很多的衝突矛盾,也可能最終兩敗俱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美結合,才能培養出有理想、有文化、有思想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大到學校和家庭,小到老師和家長,老師和家長都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體諒,齊心協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護好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