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芝麻的最佳行距株距多少才能保證芝麻高產?

健康蔬菜老吳


 每株間隔大約是30釐米左右,芝麻適宜生長在土質疏鬆、肥力較高,排灌方便的土壤條件中,它對土壤的要求較為嚴格,以沙壤土最為適宜,同時也適於輕微的淤泥土和沖積土。而沼澤土、鹽漬土以及低窪地不適宜種植芝麻,這些土壤過於粘重,在乾旱或雨後土壤極易板結或硬化,這樣不利於出苗,嚴重時導致缺苗斷壟。而且還會限制根系的發育,影響到根系對於肥水的吸收力,導致植株生長弱勢,生長較慢,極易發生病蟲害,降低產量和品質。2水分要求:一般而言,芝麻是比較耐旱的,但是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於水分的需求也不相同,尤其是在播種至出苗前,對於水分需求較高。這是因為芝麻種植細小,幼苗生長緩慢,如果土壤過於乾旱,則不能正常的出苗,即使出苗後,幼苗也會生長緩慢。但是水分有不宜過多,苗期土壤水分過多,極易導致幼苗黃化、瘦小,嚴重時還會引起爛種、爛根、死苗現象。而且怕漬是芝麻的突出特點,一般土壤含水量達90%以上,就會引起漬害,造成爛根、莖葉萎蔫、死苗。3溫度要求:芝麻是喜溫植物,在整個生育期需要積溫2500-3000度,在種子萌芽時最低溫度在12度,而要想其正常出苗則需要16度以上,但是高於40度,種子不能正常發芽。它的生長適溫在20-24度,低於5度,幼苗會徒長生長,而且根系會因凍害而腐爛,另外低溫對於它的開花影響也極大,開花時溫度低於20度,開花量會明顯的減少。在結實期時,如果溫度高,它得養分累積多,含油量高,反之,溫度低,則不利油分的累積形成。4光照要求:芝麻是短日照植物,在整個生育期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充足能明顯的提高地溫,能使其出苗快而整齊。芝麻開花結蒴期長,充足的光照條件能增強它的光合作用,優良營養成分的累積,滿足其開花需要,能使蒴多粒飽,有利於油分的形成。而一般在光照不足會多雨的地區,它的產量一般較低,由此可見,光照對於芝麻的重要性。

芝麻播種的方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就是雙層播種,也就是在一塊土地中先撒一層種子然後用土掩蓋之後接著撒上第二層種子同種方式進行掩種。這種方式有個好處就是天氣比較乾旱的時候,第一層的種子可以吸收地下的水分發芽長出幼苗,而第二層的種子在下雨的時候就能完全長出幼苗,等到幼苗長至五六釐米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而第二種方式就是隻在在天地間按照一定的間隔直接撒種就好了,不過這樣的話就會出現間苗的現象,所以要進行及時的補苗。

 田間的管理也就是要進行施肥除草以及一些日常小事,但是對於芝麻來說就是大事,要是沒處理好那可是嚴重減產啊。第一次施肥是在移栽後或者是幼苗長到五到十釐米的時候,這是為了長苗,第二次施肥是在開花的時候,而這時所需的養分也是最多的,所以一定要及時的補充土壤中的養分,這時土壤施氮肥和根外噴磷、鉀和硼肥相結合。開花後大概一週的時間要追施磷酸二氫鉀。等到主莖長大一定高度,要將頂芽摘掉,因為它所需要的養分最大,所以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要及時摘除。

 

  芝麻容易出現葉枯病和小地老虎,所以我們要進行及時的治療,葉枯病會導致整株枯萎死亡,後果很嚴重,而小地老虎特別愛吃芝麻,所以為了保證產量,還是儘快把它除掉為好。




信陽新縣王家


你這個問題呀還真沒有統一的標準與摸式。你是種芝麻的你肯定知道,芝麻分好多個品種,有些是一根鞭(獨立的一條秸稈)有些是分岔的,一棵能分幾棵甚至十多棵。再有就是水肥條件和地力土質都是有直接關係的。

一般行距最少60公分左右,株距在20公分左右。但如果水肥條件好,又是粘土地,估計株行距就要適當加大,如果是沙土地水肥條件又差,株行距適當縮小。


痴騎朽翁


芝麻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種植。芝麻生長的兩個關鍵性因素是溫度和光照,在芝麻種植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行距、株距是調節溫度和光照的最有效的辦法,是保證芝麻能夠高產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種植區域廣,氣候條件不同,品種不一,甚至土地情況也不同,為保證高產,芝麻在種植過程中的行距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充分考慮,下面老衛就分幾種情況跟大家詳細分析芝麻種植過程中的行距、株距選擇。

根據芝麻的品種安排種植的株距和行距

芝麻按照植株類型來分,可以分為單杆型植株和分枝型植株。從字面意思就能理解,兩種芝麻植株的不同,而植株的大小又是通常我們確定行距、株距的一個關鍵因素。

單杆型芝麻的植株要比分枝型芝麻的植株小,而且耐旱、耐貧瘠性也更強,適應性更廣,河南作為我國的主要芝麻產地,每年的芝麻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我們這邊的芝麻主要是單杆型的芝麻。我們再種植時行間距再25公分左右,株間距再15公分左右。分枝型的芝麻在種植的時候的行距和株距要比單杆型的要大一些。

根據芝麻的種植方式安排種植的株距和行距

芝麻的種植方式分為撒播、條播和點播,以撒播和條播最為常見。

我家(河南信陽)這邊基本上是採用撒播的方式種植的,撒播主要講究播種要均勻,談不上固定的行距、株距,主要是等出苗以後,要多進行間苗,保證足夠的苗間距就行。但是如果大面積種植的話不方面管理,後期作業較麻煩,所以現在基本都在像條播轉變。

條播就可以統一的規劃行距、株距,一般在進行條播時可以採用等行距的方式條播,也可以再用大小行距的方式進行條播,兩種方式都比較常見。

等行距的條播就直接根據播種的芝麻品種,選擇合適的行距株距即可。大小行距條播就是大行距和小行距相間挖溝播種,大行距基本在40公分左右,小行距保持在25-30公分即可,這種種植方式能夠很好的改善芝麻地的通風透氣性,如果想跟高的提高產量,這種方法是老衛比較建議大家使用的。

根據芝麻的種植時間來確定株距和行距

芝麻在春季、夏季、秋季都可以種植,不同時間的氣候條件不同。夏季氣候溫度較高,種植芝麻是要適當增大行距、株距,保證植株間的通風透氣性。春秋氣候溫度沒那麼高,可以適當密植,提高產量。

其他增產措施

1、其他還有決定行距、株距的因素還有土壤的肥力等因素,通常情況下肥力較高的土壤,適當密植合理利用土地可以增產,土壤肥力較差時適當增大行距株距,保證芝麻植株養分供給充分,保證產量和質量。

2、芝麻增產還可以採用套作的方式,因為芝麻植株較為直挺,可以與矮杆作物套作,我家在種植芝麻的時候一般都會採取這種措施。如何紅薯、花生、毛豆等進行混作,這樣可以保證土壤合理利用,又不影響各種作為的生長。

老衛還介紹一種套作方法就是芝麻和芝麻套作。先種植一茬芝麻,在芝麻即將開花的時候再補種一茬,這樣第二茬芝麻的苗期剛好第一茬芝麻的花期重合,這時候要追施有機肥,一方面保證第一茬芝麻花期需肥,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第二茬芝麻根系發育,保證土壤合理利用,達到增產的目的。

以上就是老衛關於芝麻行距株距的確定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