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來得子,孩子的教育問題?

教育一站臺


不顧原則溺愛孩子:

老來得子固然令人喜悅,不過算一下,等他們的孩子上小學,他們卻60左右了,孩子大學沒畢業時,他們已經70了,孩子戀愛時,他們估計也有80了,孩子們結婚生子時,他們可能已經在喜悅背後,與孩子過大的年齡差距,其實也帶給這些父親們不少憂慮。

代溝較大溝通不容易: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年齡的差距還是會給父母帶來不少困擾。現今的 小孩 接受的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之快範圍之廣,就算父母自我安慰“我有一顆年輕的心”,恐怕最後也會力不從心。

而在帶領孩子去探索未知的旅程方面,雖說這些父親們現在還“老當益壯”,等再過上幾年,也許就會力不從心了。

為了養家四處奔波:

為了養家拼了老命都值得,這話聽起來很感人,但也讓人感覺到一絲心酸。想起那些天王巨星,為了嗷嗷待哺的小孩,一把年紀了還在舞臺上又唱又跳,都快累岔氣了。

過分溺愛恐致後悔莫及:

深知得來不易,所以老年得子的父母對孩子比普通父母更加寵溺。但過度的寵溺,也有可能產生“恃寵而驕”的問題

出入校園要有心理準備:

這個憂慮有點多餘,但“老來得子”的父親們,去學校接送小孩或是開家長會時,估計都會面臨老師或者孩子同學突然來一句“你爺爺來接你了”的尷尬狀況,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過分溺愛或放任自流:

“感覺越來越沒法知道他的小腦瓜裡在想些什麼?”、“他偷偷拿錢買內褲和時尚雜誌,是不是青春期到了?”。這是許多“老爸”最焦心的事。遇到這樣的問題,“老爸”們的普遍第一反應是:是不是我和他(她)的年紀相差太大?

“老爸”們能保持良好心態,掌握適當的方法和技巧,跨過年齡障礙並不成為問題。首先,孩子歡迎的是內心充滿青春活力、永不衰老的爸爸。不管自身的生理年齡有多大,爸爸都要保住一顆童心,善於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和孩子成為朋友。所謂年輕心態,和外形的英俊瀟灑全無關係,指的是能終身保持學習的動力,向自己的孩子學習,向不斷進步的時代學習

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往往“病因根植於家庭,病象顯現於學校,病情惡化於社會。”青少年問題專家宗春山認為,如果一個“老爸”只關心孩子的分數、學習、工作,那麼這是一個無能的“老爸”。父親和子女間的溝通應該更為豐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話不談。同時,針對孩子成長中的特點要重點對待,尤其是青春期中的孩子,他們往往因課業壓力、渴求獨立、無法與家長順利交流、與朋友相處出現問題等,出現叛逆等現象。家長要多體諒,善加對待。



滬漂早點日記


我覺得會是兩個極端。

如果爸爸是一個善於觀察社會,善於總結經驗的爸爸,他會把自己學到的社會經驗和道理全部教給孩子,孩子會少走很多彎路,這樣的孩子容易獲得成長優勢。

如果爸爸是一個,只會溺愛孩子,不會跟孩子講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得失,不嚴格要求孩子的爸爸。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變成廢人的幾率還是蠻大的。大家瞭解一下兩位著名歌唱家的兒子,最後坐牢的故事就明白了。


睿爸育兒記


不請自來,老來得子教育問題,我太適合回答了

我的弟弟就是父母老來得子,明明可以做孩子爺爺奶奶輩了,一定要做孩子父親母親。以前總是糾結爸媽這件事做錯了,可現在他們也為自己種的因嘗著果。我也接受並尊重他們的決定。

老來得子首先教育理念已經跟不上,再是一個不愛學習,或者不懂如何學習家庭教育,那對孩子無疑就是一個災難。是把孩子養廢掉了

我的弟弟由於老來得子,被養成手不能提,肩部能抗,也無法承受學習上的苦,總是想方設法的翹課。

不懂的體諒父母的辛苦,跟父母零溝通 除了吵架說話,很少說話,說話就是跟父母要錢。

嫌棄父母給不了他想要的生活,從來不讓父母親去開家長會。整天沉迷遊戲,因為父母沒法理解他,陪伴他,不能帶他說:“兒子咱踢球去”

老年生子一定要內心足夠強大,還得與時俱進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現在孩子不再是吃飽喝足穿暖就可以了,不再是70年代,80年代放養就可以。他們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理解。他們需要父母給他們精神上的營養。

因為當你不能與時俱進,你不能走進孩子內心,孩子沒法與父母連接啊。

這便是我的一點看法,弟弟現在經常跟著我,父母總是說,你教育他。天哪,青春期的孩子是那麼好影響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