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還需要多久才能發展得像如今的4G那麼繁榮?

IoT數字科技時代


目前很多設備都已經開始支持5G網絡了,部分城市也加快了5G互聯網的建設,但是似乎在5G鋪設中,產生的效果與想象的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詳細的瞭解一下:

5G的網絡模式

目前我們國內使用有兩種5G模式,分別是:SA模式、和NSA模式,兩者區別在於SA模式為真5G模式,採用獨立組網,擁有5G核心網絡,具有高容量、超低延遲、最高100倍與4G網絡的帶寬。被廣泛應用於虛擬現實,自動駕駛等高新技術上面,而NSA模採用的是4G核心網絡進行搭建的,和5G的獨立組網模式有偏差,也被人們稱之為“假5G”。

5G網絡的應用--萬物互聯

採用SA模式的5G網絡可以實現車聯網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低延時和高速率的傳輸讓駕駛者能在家中就能實時監控和駕駛多輛車輛,除了自動駕駛,5G網絡還被應用在自動化機器人、甚至是外科手術上面。而NSA模式更多應該算是4G網絡的PLUS版本,相比4G網絡帶寬提升了、用戶容量增加了、延遲降低了,在物聯網的使用上無法和真5G相比。

5G網絡的搭建

NSA模式的搭建:目前各大運營商已經開始大批量部署NSA模式的5G網絡,預計2020年大批量實施,到時候大家就可以使用到更快速度和較低延遲的網絡了,特別是遊戲愛好者用戶,確實提升了不少的體驗,並且NSA還可以使用在雲計算上面,也是非常不錯的。

SA網絡模式:目前因為SA模式需要的是獨立組網,且因為頻段的問題,其傳輸距離無法和4G網絡相比,輻射範圍只有250米左右,只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試想一下,如果按這種方式組網的話,我們上生活每隔500M就會有一個5G的設備,這樣的話成本太高,運營商根本無法承受,所以SA模式可能會被獨立用在某些特殊的領域。

總結

目前在手機5G網絡的使用中一般以NSA為主,畢竟在低延遲上面手機的體驗不是很明顯,而SA更多的是用在物聯網服務上面,特別是特種設備、或者危險等行業上,通過實時監控和操作代替人工作業。


小虎科技


有點慢


老船長33514


老吳溫馨提醒:

1.5G革命不亞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從1760到1840年,花了80年時間,接下去就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緊接著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5G真正大規模的應用,至少20年到30年,至於會不會爆發戰爭,不得而知。

2.5G是無形的上帝之手(4G和5G是兩個幾乎完全不同的概念)。誰最先掌握5G,誰在國際上就獲得主動。它是全新的基礎架構,不亞於核武器。到那時,不需要間諜,不需要黑客,不需要竊聽,全球所有點對點的異動,在幾毫秒中掌握異動的方位。

3.5G技術加上量子科技,會出現: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這些可笑言論可能笑不出來了。

祝您好運!(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