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怎麼開始學習理財?

飛燕5305


其實學習理財也並不是什麼難事,按題主說的,您是小白,可以大概跟您介紹下市面上可以看到的理財。

1.銀行理財產品。我們最長見到的理財就是各個銀行推薦的理財產品,一般這也是我推薦的方式。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會分低風險和中高風險產品。現在的理財產品也不準說保本了。但是實際上一般低風險的產品都會保本。中高風險可能存在本金受損的情況。

2.股票。相信您周邊很多人都在談論股票。但是股票確實是一個非常專業的理財工具。一般想要在股市賺到錢不難,但是想持續賺錢那是非常難的。可能聽到某消息或者別人介紹買了一隻股票,也許幾天就翻一翻了,會感覺股票來錢很快,但是隻要你沒有收住貪婪的心,一般都會被割韭菜。不但賺的賠進去了,連本金都會受到很大損失。一般不建議小白去嘗試。

3.基金。基金其實就是別人幫你理財。有些基金跟銀行理財風險差不多,但是有些基金可能風險大,但是收益高。如果自己對風險偏好偏高的話,可以嘗試去購買一些推薦的基金。

4.保險。其實保險是非常好的避險理財產品。這是一種長期配置的產品。也可以好好關注一下。

理財也要靠自己多嘗試,不嘗試也不知道哪種理財適合,建議題主可以多關注一下各種理財,都買一點,漸漸的也會知道各種理財產品差異。


飛到那藍色海角


在我們身邊經常聽到這樣的故事,在某一輪牛市的中後期,身邊的朋友都開始炒股,今天聽說張三買的某某股票又漲停了,又賺了10%;明天聽說李四買的某某基金收益翻倍了,自己也忍不住買了一點,剛開始還挺高興,賺了一些,繼續加倉買入,等你把錢差不多都投進去了,沒過多久牛市也見頂了,你手上的股票和基金開始出現虧損,你捨不得割肉,想著解套再賣出,沒想到越套越深,只能裝死。


吃不胖de瘦子是非常反對這樣道聽途說去買入投資的。這種人就是實實在在的韭菜,只有被割的份。作為理財新手來說,在開始理財之前必須要先進行學習,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巧再進行操作。畢竟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必須要對自己負責。


一、小白應該如何開啟自己的理財之路呢?


1、學習常見理財產品的基礎知識。比如基金有哪些種類、它們的風險高低、交易規則如何、手續費高低;股票的種類、如何開戶、股票的交易規則;定期理財產品和銀行T+0理財產品的優缺點等等。


2、掌握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每一位投資者在第一次購買基金之前,都會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試,以評估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從低到高分別為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或積極型。它能客觀的反映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者最好參照風險評測的結果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避免選擇風險過高的理財產品,導致出現大幅虧損。


二、投資理財中需要牢記的幾個原則


1、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須承擔更大的風險。很多人聽說某某投資每天可以賺十幾個點、幾十個點,但你想過沒有這些收益從何而來,你一天可能賺十幾個點,也有可能一天可能虧十幾個點。正所謂盈虧同源,想要賺多少錢就必須做好虧這麼多錢的心理準備。所以我一直建議投資者按照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資產配置,一味追求高收益很容易被割韭菜。


2、短期頻繁操作容易出現虧損


短期頻繁操作是國內不少投資者的通病,看著股市每天漲漲跌跌,內心也在隨之不斷起起伏伏。然而市場的短期漲跌是很難準確預測的,沒有什麼技術能夠讓你戰勝市場,獲得穩定收益。短期投資就像是一種賭博,資金進進出出其實很難讓你賺到錢,反而損失了不少手續費。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長期投資忽略了短期的波動,更容易讓你把握住市場中期走勢,獲得穩健收益。


3、用閒錢投資


投資必然會承擔風險,誰也不敢說穩賺不賠。如果你買在市場相對低位或者長期定投指數基金,未來解套甚至盈利都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市場轉好,股市重新進入牛市。牛市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結束,誰也無法準確預測,如果你把短期要使用的錢投入股市,甚至是借錢來投資,這樣風險就非常大了。很有可能等你著急用錢,將股票賣出的時候正好是在市場底部。投資要量力而行,用閒錢來投資,制定合理的交易策略和收益目標,這樣會讓你的心態更好,收益也更加穩健。


我是吃不胖de瘦子


對於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的今天,理財已是不能再忽視的一個問題,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人無橫財不富,馬不吃夜草不肥。如何能讓的資產產生更多的“睡”後收益,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資產配置。不能因為理財而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也不能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進行賭博式的理財。

首先你要查詢下自己最近三個月的支出情況,大概計算下自己一個月大概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這個很簡單,可以拉下自己的支付寶和微信賬單簡單的進行彙總求和就可以。然後再算下自己的收入情況,是否有除了工資以外,還有其他的穩定收入。之後用總收入-總支出=可支配的錢,對於這部分錢,我們還不能全部用於購買基金、股票、債券等投資。天有不測風雲, 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下一刻將會發生什麼變故。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可以把這部分錢分為四個部分:

  1. 要花的錢,就是給自己預留3個月的生活費,以備不適之需。
  2. 保本的錢,給自己買一份補充商業保險,以防意外會讓自己一無所有。
  3. 生錢的錢,投資股票、基金等博取更高的收益。
  4. 保本升值的錢,可以購買一些比餘額寶、零錢通等利率高一點的債券、銀行理財等。各類資產的配置比例為1:2:3:4,可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適當進行調整。

理財就是個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積少成多的過程,我們不能覺得我們現在沒有錢而不去做。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去年的今天我覺得沒錢,今年的今天我還是覺得沒錢。當發完工資後還完信用卡、花唄之後,自己竟然還只剩下一個月的口糧的錢,然後繼續用信用卡刷刷刷,用花唄買買買,然後進入了一個死循環。所以小白理財一定要遠離這些超前消費,儘量不要用信用卡、花唄等工具,這樣我們才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做理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