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寫作業陪成仇人?不是作業難,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陪孩子写作业、完成功课,相信这样的事肯定很多家长都这样做过。但是在陪孩子写作业时,有多少家庭是和睦的完成的呢?

又有多少家庭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帮助的作用反而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锐化,最后陪写作业陪成仇人的呢?

发生这种不和谐的状况,家长生气,背后的原因大多是父母看到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心中着急所致。这种迫切的想让孩子优秀,让孩子成为“人上人”的心愿是十分的不可取的。

著名情感作家亦舒在《如今都是错》写道:为人父母不过是为了满足领袖欲,孩子们如果不照他们的命令进退,便属不孝。

所谓的“领袖欲”其实可以理解为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期待、过度控制,因为站在了家长的高度,就想要掌控孩子的人生。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家长在采用这种教育方式时,也应该看到背后会给孩子带来的弊端影响

1.孩子压力过大,缺乏信心

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亦如此。很多家长有时候目的性太长,想要孩子达成目标的愿望过于迫切,无形中就施加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在巨大的压力下,孩子就会打磨掉成功的希望。

本来是一件自然而然,慢慢驱动实现的事,反而因为过度的施加变得希望渺茫了。所以家长不如把过度的期望和控制化为对孩子的鼓励,能够努力够的到的目标,孩子才会更有动力。

在家长的控制和期待下的孩子,往往还容易丧失信心,对事情抱着无望从此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不是每件事孩子都是可以完成的很好的,一旦没有达成,面对父母的期待孩子心理也会十分压抑,可能会怀疑自己为什么不能做好。如果情绪调节的不佳,就会陷入自我放弃的深渊,并且讨厌父母讨厌学习,背道而驰。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2.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心情

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大人在面对一个挑战,一个任务的时候也会有焦虑情绪的产生。孩子也同样是这样,有些家长只会把对孩子的目标期待逼迫到孩子身上,却从来没有对孩子的学习用正确的引导。一旦过高的期待和失望的现实产生在一起时,孩子就会产生落差心理,产生焦虑心情。

并且在高期待值成长下的孩子,也容易因为焦虑造成精力的分散。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出现投入度不够,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情况。我们可以理解为心中杂念太多,思考学习之外的事情太多,造成了对学习的专注力不够。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3.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虽然孩子年纪小,可是也已经拥有了一个人应有的自尊心,这是每一位家长都要守护的。在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剧中苏天培的妈妈与孩子就因为作业上的事造成了亲子之间的隔阂,这位妈妈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会对孩子的错误进行严厉指点,甚至声音达到隔壁和小区的人都可以听到她教育孩子的声音。除了写作业时,在大街上妈妈都可能会对孩子岩声利语大声管教。

我们理解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夙愿,也可以理解想要教育好孩子的心情,但是这种高期待高控制的情况,只会让孩子心生厌恶并且严重的伤害到了孩子自尊心。

没有人喜欢当众被教育,没有人喜欢在众人前出丑被数落。不仅公众场合,有时候家长在家对孩子的一些有伤自尊的话,可能是家长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时说出的,可是字字会印在孩子的心间,打击孩子自尊。

王尔德曾说:“让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愉快。可大多数父母,在让孩子愉快这件事上,却相当吝啬”。

很多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却没有达到最初本心的那样。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父母该怎么做呢?

1.改善心态,拥有一颗平常心

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天才,也没有每一个孩子出生就是注定的世界英雄。他们开始都是一块璞玉,需要后期的打磨才可以散发自己的光彩。

所以父母不要也开始就对孩子有那么高的目标设定,就觉得孩子未来是科学家,是大企业家,是了不得的人物。我们可以希望如此,但是不要执迷于就是这样。

放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从最基础的做起,一步步的引导,日积月累,好德行都是慢慢堆积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这句古话家长应该懂得。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2.尊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

人从出生,到会走路、会说话、会学习等等这些都是一步步得来的,不是一下子都拥有的。这是每个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家长不要操之过急,在孩子不会走的时候就想让他跑,这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只能自己更加着急让孩子承受更多的压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出彩的地方,不要把孩子打磨的像谁,用心发掘让他们做自己。

陪娃写作业陪成仇人?不是作业难,而是 父母“人上人”心理作祟

很多父母感到焦虑心急,是孩子的目标没完成,但是这存在的原因家长也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定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目标定的太高,孩子完成不了会打击他的积极性,怀疑自己能力。所以定在合理区间的目标十分关键,了解孩子适合什么,摸清孩子的真正水平,制定的目标合情合理,是能让孩子努努力能够得到的,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增长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步步上升勇于不断的向上挑战。这才应该是家长定目标的真正目的。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这是爱尔维修曾留下的教育名言。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该是怎么样的,关键是后天的教育和引导是否到位。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摸清自己孩子的真正特性,根据实际情况去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平常中成就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