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感覺蜀國較弱。諸葛亮為何還要北伐?是以戰止戰麼?

虛竹0316


自建興六年起,諸葛亮便開始發兵隴西三郡開始北伐。而蜀漢集團北伐也成了三國中熱議的話題,那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呢?

其實看整個蜀國的歷程,可以發現“北伐”是它的國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就是蜀國的宗旨。

其實早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便已經定好了策略。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諸葛亮平定南中,結好孫權之後,蜀國就開始積極發展農業、發展經濟,即所謂的“農事殖穀 , 閉關息民”。

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蜀國經濟也確實有所提高,雖然此時還比不上吳國和魏國,但是也具備了北伐的基礎條件。

而且,按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亮北伐的時間正合天下大勢。為什麼這麼說呢?

  • 1.在北伐前,吳魏兩國的矛盾愈來愈深。

比如公元222年到225年之間,魏國曹丕因“質子”問題出兵三次伐吳時,就幾乎出動了全部大將。

而且連魏國君主曹丕都曾兩度親自出徵,足見當時魏吳兩國的矛盾之深。

而這兩國之間的矛盾,正好給蜀國提供了突襲北伐的好機會。

  • 2.魏國在面對吳蜀兩國的態度很明顯就是重吳輕蜀,這也給了諸葛亮北伐的時機。

比如在面對吳國時,魏國把實力強大的夏侯家族陳兵於東部全線 , 置於與吳隔江相 望的壽春 、合肥 、揚 州一 帶。除此之外,還讓司馬懿坐鎮宛城 , 直接威脅著吳國重鎮荊州。

而在面對蜀國的西部戰線之上,魏國的兵力部署則正好相反,不僅沒有一支強大的進攻部隊 , 連足以實行有效防禦的兵力都不具備。

一直到諸葛亮重兵壓境之時,魏國才肯派一個“性無武略 , 而好治生 ”的夏侯楙鎮守關中。

以上這些情況,對於當時的蜀漢來說,無疑都是北伐最好的時機。

其實“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不僅是劉備的宿願,也是諸葛亮他一生中最祟高而唯一的理想 。

諸葛亮為了報孝先帝知遇之恩和託孤之任 , 孝忠貞之節 ,和完成劉備的遺囑 , 哪怕是“ 鞠躬盡粹 , 死而後已 ” , 他必然也要興北伐之師。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歷史


回顧三國時期的歷史,諸葛亮北伐這一頁是讓人感動的一頁。諸葛亮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那百折不撓的意志,讓大家十分敬佩。在諸葛亮的一生中,為了興復漢室做出的努力,永昭史冊。

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之後,就開始掌管蜀漢的政權。他在重新和東吳盟好,整頓綱紀,發展生產的同時,還親自率領自己剛剛編練的蜀軍,發動了南征。他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平定南方。在各方面都做好準備後,就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

諸葛亮一共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在這些次北伐中,諸葛亮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北伐的軍中。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沒有成功,可是他給了曹魏極大的震撼,使得曹魏對他聞風喪膽。

但是,如果我們對比整個三國的實力,我們就會發現,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政權是最弱小的。在諸葛亮接管蜀漢之前,蜀漢經過了漢中之戰,本來就已經遭受了嚴重的戰亂,消耗很大。可是,接著又遭受了荊州之役,關羽和他統帥的一支主力軍,和他掌管的荊州都因為東吳的偷襲,一併損失了。

可是,這還不算完,在接下來的夷陵之戰中,蜀漢遭受了更嚴重的打擊。劉備率領的蜀軍主力遭到了東吳陸遜的火攻,幾乎全軍覆沒。不但軍隊損失巨大,多年積攢的物資也付之一炬。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又病死白帝城,把一個風雨飄搖的政權交給了諸葛亮。

當時,整個蜀漢幾乎沒有多少正規軍隊,諸葛亮只得在成都招兵買馬,重建新軍。即便是這樣,蜀漢和東吳、曹魏的軍事實力也拉開了檔次。在數量上,蜀漢最多隻有十二萬左右人馬,而曹魏最少也有二三十萬人馬,在質量上,曹魏多騎兵,這是以山地步兵為主的蜀軍無法比擬的。

可即便是這樣,諸葛亮依然向曹魏發動了主動進攻。諸葛亮率領相對弱小的蜀軍,翻越險峻的秦嶺,深入敵人領地,去攻打強大的敵人。這種在軍事上看似不合理的舉動,又是為了什麼呢?

首先,是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託孤的時候,就向劉備發誓,要竭盡股肱之力,效勞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是劉備和諸葛亮以及那些為之奮鬥的將士共同的理想。為了實現這個理想,無數的將士犧牲了生命。因此,實現這個理想,諸葛亮也不惜為之奮鬥。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諸葛亮就必須進行北伐。

第二,是蜀漢和曹魏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諸葛亮曾經說過一句鏗鏘有力的話,那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句話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這是因為兩個政權的接替,蜀漢是以繼承漢朝為法統,而曹魏以禪讓漢朝為法統。這樣,兩個國家都將對方視為賊,互相之間非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

在夷陵之戰中,曹魏能夠和東吳聯合,曹丕能夠拒絕部下的建議。寧可看東吳和蜀漢交戰也不乘人之危,就是因為對蜀漢的仇恨和敵視。這樣,蜀漢不滅曹魏,曹魏也肯定要滅蜀漢,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第三,是蜀漢政局的需要。在當時,派系最多,人員組成最複雜的就是蜀漢政權。由於劉備集團的組成過程,蜀漢的統治階層擁有各種人員。

這些人中間,有跟隨劉備起兵的老部下,有在征戰中投奔劉備的將士,有荊州加入的軍政人員。在入川后,又增加了原來劉璋的部下,馬超的部隊。甚至還包括在漢中之戰中,投降的曹操的人員。

這些人員,各有各的訴求。只有用一個共同的信念,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於是,諸葛亮就以北伐為手段,以恢復漢室為號召,將這些人員團結在一個旗幟下,為蜀漢效力。在諸葛亮時期,由於諸葛亮的努力,蜀漢政權是最團結,也是最高效的政權。這是諸葛亮能夠連續發動北伐的基礎。

第四,是以攻代守戰略的需要。諸葛亮統治下的蜀漢是最弱小的,如果不對曹魏採取行動,那麼經過多年的修生養息之後,曹魏憑藉著它超越蜀漢的經濟潛力,會越來越強大。這樣一來,蜀漢就更加沒有消滅曹魏的機會。只有在雙方的差距還沒有過大的情況下,採取北伐才能創造勝利的機會。

同時,諸葛亮發動北伐,將戰爭引入曹魏的統治區,這樣就能夠對曹魏的政治、軍事、經濟都造成沉重的打擊。一方面自己的統治區保持和平的狀態,能夠發展生產。而另一方面,曹魏的統治區遭到破壞,實力受損,在此消彼長的狀態下,能夠有力的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

因此,後人也有人評價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是採取以攻代守的戰略,來改變雙方實力的對比,造成對自己有利的變化。

結語:

諸葛亮在執掌蜀漢政權後,在穩定政局,發展經濟,結好東吳,平定叛亂後,就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雖然蜀漢政權是三國中最弱小的,但是,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依然打造了十萬精銳軍隊,並積蓄了保證北伐的物資。

諸葛亮連續發動了五次北伐,雖然在第一次北伐中遭受了失敗。但是,在以後的戰爭中,隨著他軍事經驗的豐富,他就沒有打過敗仗。他率領軍隊在敵人的統治區縱橫馳騁,使得他的敵人不敢交鋒。最終,由於客觀條件的制約,諸葛亮最終沒能實現他的理想,他也病死在北伐的途中。

諸葛亮發動北伐的原因,主要是出於為了實現集團和個人的理想,蜀漢和曹魏不可調和的矛盾,政局穩定的需要以及戰略上的需要。雖然諸葛亮的北伐沒有成功,但是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令後世的人們傳頌至今。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蜀國比較弱,諸葛亮主張一直北伐原因。

一是高舉正義的旗幟得到普遍的同情和支持,使道義上處於不敗之地。

二是自從荊州集團入蜀以來,蜀漢政權形成了三股政治勢力,打出北伐的口號更利於整個政權的團結人心所向。

三是以靜制動在動態中尋找機會,萬一要有機會就可以抓住機會出奇制勝,或許成功還有希望。

四是關羽之敗直接影響了諸葛亮的戰略佈局,本來是兩路並舉的現在只剩下了一路出擊。

五是劉備夷陵之敗消耗了蜀國的國力也破壞了吳蜀聯盟,諸葛亮通過高超的外交手段又恢復的聯盟。通過休養生息使蜀國的國力逐步恢復。

六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和白帝城託孤之情。

七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諸葛亮是一匹千里馬。他需要的不是“草料”而是“草原”,有如此廣闊的空間可以施展自己畢生所學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是多少讀書人夢寐以求的事。

八是諸葛亮推行“依法治國”,使得統治集團內部不滿既得利益者利益受損,只有將矛盾轉移才能加強內部團結。

九是偏於一隅只可自守,諸葛亮以自己的才能強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

十是蜀漢政權人才凋零,趁著現在現有的人才發揮力。在工作中使用人才發現人才,選擇合適的接班人,對以後的人事做好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