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古代風物誌——古代懷府河內縣八景今安在?

焦作映像 作者: 原创 赵新军 九道堰传媒

​​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八景文化”是中国传统风物景观的一大特色,常被纪录于当地历史与地理的地方志集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个性文化特质。

北宋初年,著名画家李成曾绘制过一幅“八景图”,“八景”之名自此诞生。北宋度支员外郎宋迪在“八景图”基础上,将长沙名胜绘制成“潇湘八景图”,让人拍案称绝。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常集中以题咏描绘,使得“八景”命名风靡各地。例如:燕京八景、汴梁八景、广州八景、赣州八景等等。

覃怀地区自古人文底蕴浓厚,这里太行北峙,丹沁交汇,古迹众多,文人墨客对怀川美景流连忘返,以至于形成“河内八景”、济源八景、、“获嘉八景”、“河阳八景”、“原武八景”、温县“苏封八景”等等诸多名胜景观。

河内县是明清怀庆府首县、第一大县,它包括今天的沁阳市、博爱县以及温县北部一部分,著名的“河内八景”曾名扬华北各地。在明万历二十五年《河内县志》(卷一《景致》)一节中,对“河内八景”有专门的记载,在“疆域总图”中“八景具体位置”进行了清晰标注。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明万历《河内县志》疆域图。

那么怀府八景到底是哪些呢?

第一景:太行叠翠

位于河内县北三十里太行山上,图中标注的大致位置在今沁阳市山王庄镇北部丹河口至沁阳火车站一带。明清时期,这里群山连绵、古树参天、满山叠翠、苍翠欲滴。每当夏秋时节,山花烂漫,层林尽染,雄险奇秀,让人陶醉不止,俨然一幅绝美的天然山水画屏。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沁阳市盆窑村定制2米鱼缸河内八景图


第二景:济水拖蓝

位于河内县城(今沁阳市区)周边,古济水从这里穿 越而过,河水清澈平静,把蓝色的天空拖进了县城之中。当时的河内县城,杨柳摇曳、荷花飘香、溪流萦绕、小桥舟行,构成诗情画意般的江南水乡风光。

第三景:兴隆避暑

河内县城原有一座兴隆寺,位于县城西北角,大致位置在今沁阳市区自治街清真北大寺西北城墙侧畔,曾是元仁宗阿育黎拔力八达的潜邸。“其址高敞与城齐”,夏季遮阴避日,非常凉爽,为城中避暑胜地。今已不存。

第四景:水峪藏春

水峪即水峪山,位于今沁阳市火车站北侧寺河沟内,因山中有水峪泉而得名。水峪山群山环抱、峡谷幽长、草木葱茏,远离喧嚣尘世。明末清初,河内诗人王铎在诗作《水峪寺》中以“入春山便好,况复有闲情”的诗句,吸引着无数游人及文人墨客的流连忘返。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常平乡张老湾村西寺河沟水峪山


第五景:宝塔晨烟

这里的宝塔是河内县城中天宁寺三圣塔,位于今沁阳市博物馆内。该塔高三十多米,浮图高耸入云宵,旧传塔顶时有烟雾飘出,景观宜人。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沁阳市博物馆三圣塔


第六景:金坛夕照

金坛即紫金坛,位于今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为神农山主峰。这里风光在太阳即将西下时最佳,故有“金坛夕照”之迷人景观。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紫金坛


第七景:明月松林

明月,指明月山,俗称月山,位于今博爱县月山镇太行山南麓,南距河内县清化镇近十里之遥。明月山上层峦叠嶂、青松翠柏,其松柏成林是出了名的,因此成为河内县著名的八大景观之一。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博爱县月山风景区松林


第八景:许良竹坞

位于河内县东北三十里许良村,今博爱县许良镇。历史上,这里是华北最大的丹沁竹林区重要组成部分,青翠秀俏,竹林摇曳,丹水蜿蜒,清幽宜人,有“竹坞”之美誉。

焦作古代风物志——古代怀府河内县八景今安在?

博爱县许良镇冯竹园竹货市场

(原创 赵新军 九道堰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