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生長過程中需培土幾次?有哪些注意事項?

霧都農人山客


一般需要三次培土

一、培土時間。大蔥一生生長過程中一般要進行3次培土。第一次成為“小培”,培土厚度控制在5釐米左右,當大蔥長至30公分時方可進行培土,不能過早,否則能造成大蔥長勢緩慢以及大蔥彎曲;培土宜在下午進行,因為葉片柔嫩,否則容易導致葉片損傷。大蔥長至40至45釐米時要進行二次培土,培土厚度控制在10釐米左右。最後一次培土在收穫前20天左右,為了提高蔥白品質和口感,培土厚度控制在10釐米左右。培土應注意季節,高溫季節不可培土,否則假莖埋入土中過深易腐爛。

二、合理追肥。當大蔥長至30公分,蔥白成型後可以追施平衡型(例如15-15-15型)複合肥25斤配合150斤豆粕有機肥,促進根系深扎,滿足大蔥前期生長需要。大蔥長至40-45釐米時追肥要以氮、鉀肥為主,可以選擇15-5-20高氮高鉀型,促進假莖和葉片生長,同時配合250斤豆粕有機肥。在收穫前20天左右,可撒施50斤硝酸鈣,本次追肥不要再補充氮肥,否則容易導致大蔥蔥白變軟,口感差。

三、培土方法。取土寬度勿過寬,從行中間取土,取土寬度勿超過行距的三分之一,亦勿過深,以免傷根;培土應拍實,防止雨衝或澆水塌落;土壤過幹過溼均不宜培土;要保持大蔥假莖挺直,而且不要培土過深,最深埋至葉鞘,否則容易導致蔥白彎曲。且培土不要一次過深,否則如埋住功能葉本身,易引起葉片腐爛。每次培土的厚度為3~4釐米,將土培到葉鞘和葉身的分界處,即只埋葉鞘,勿埋葉片。

四、培土次數。培土次數不宜過多。頻繁培土不僅增加工作量,而且不可避免地傷根傷葉,影響大蔥生長積累。





戶外80兄弟


給大蔥培土是為大蔥蔥白的生長和伸長,創造黑暗的適宜生長環境,通過多次培土,又可使蔥白的長度逐次伸長,同時通過培土,還可使蔥白周圍的土壤疏鬆保持良好,蔥白長粗的土壤擠壓力減小,蔥白膨粗性能增強,使大蔥的蔥白更長、更粗,從而提高大蔥產量和品質,所以大蔥種植,在生產當中,培土是必須而且是提高產量和品質最關鍵的措施,培土高度及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蔥白的長、粗,最終影響著大蔥的產量和品質。

那麼大蔥生長過程中,需要培幾次土,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一,大蔥培土次數:

大蔥的培土次數沒有一個確定數字,還要根據大蔥的蔥白型品種以及收穫的時間來確定,如大蔥依蔥白的形態和長短來分,有長蔥白型和短蔥白型兩類,那麼長蔥白型品種,在培土次數上可適當多一半次,因為長蔥白型多培土1次,有伸長蔥白的能力。而短蔥白型相對來說,可以少培土一半次,因為短蔥白型品種,它的品種特性決定了,你就是多培1次土,蔥白也沒有再伸長的能力。

但總體來說,大蔥培土次數以不低於3次為好,所以,在此基礎上,短蔥白型品種可培土2~3次,培成20釐米左右的壟,長蔥白型根據葉鞘生長狀況可培土3~4次,最後培成30~40釐米的高壟。不過像我們這裡(甘肅天水),自家食用的種植大蔥還有留在來年食用的習慣,為了防凍保暖,在冬季土壤封凍前,還要給壟兩側和上面培土加蓋,因而比平常就又多了1次培土次數。

二,大蔥培土的注意事項:

1,注意培土時間:

一般在入秋後,這時氣溫逐漸降低轉涼,大蔥蔥白形成開始,就要及時培土,為蔥白生長創造黑暗的適宜條件,第一次在8月上中旬立秋後進行,15天后可進行第二次培土,白露和秋分節氣,根據蔥白長短品種,可再培土1~2次,一般需培土3~4次。

培土時要避開晨露和高溫時段,因為露水未散,會使撒施的化肥沾在蔥葉上,會燒傷蔥葉,而且這時蔥葉嫩脆,培土時容易弄斷損傷,增加病蟲害,還會引起蔥葉水分蒸發散失量,影響植株生長。

避開高溫時段,儘量在晨露散後和下午溫度低趁涼時培土,可為蔥白創造較溼潤的土壤環境,有利於植株生長,若在高溫時段,壟面及所培土積溫熱燙,會捂傷葉鞘,使假莖變鬆軟,從而影響正常生長。

2,注意培土深度及壟高度:

培土深度,要根據葉鞘的出土高度確定,不管培土高度多少,每次培土到葉鞘和葉身分叉處為好,不埋住心葉為宜。第一次培土不要太早,儘量讓葉鞘離移栽面較高為好,結合鬆土,培土至移栽溝深的一半,第二次培土在15天后進行,

培土高度沒有說必須多少多少的尺寸確定,每次以不理住心葉為宜,經過3~4次培土後,短蔥白型可培成20釐米左右的壟即可,長蔥白型要加高培成30~40釐米的高壟,更有利於蔥白長長和長粗,提高產量和品質。

3,其它事宜:

大蔥培土除重點注意以上兩點處,其它小方面也應精細勞作,如培土時,先疏鬆碎化行間土,乾溼土弄勻,鬆散後再培土,尤期壟面高於壟溝行間時,儘量取行中間土,既不露根傷根,壟兩側還可培土加厚兩側。

再就是培土時避免土壤過溼過幹,過溼土黏,不便於培土,所培之土也易形成僵塊,還會踏瓷土壤,形成板結,影響根系生長。像無澆水條件的,過乾土壤培土,不利於植株生長,最好借雨墒培土。

還有就是每次培土田間生產等,要保護葉片和根系,不要損傷葉片和根系,葉片損傷弄斷等,既影響光合作用,還易被病蟲侵害,根系損傷,影響吸收和輸送,進而影響植株生長。

總結:大蔥培土次數一般3~4次,但根據蔥白長、短類型,也可增、減1次,像短蔥白型就是多培1次土,它的蔥白也長不長,像長蔥白型蔥白能長長,因而多培1次土,也能起到伸長蔥白的作用,在培土時,就是注意培土時間、培土高度,每次培土高度,至葉鞘和葉身分叉處,以不埋住心葉為宜,同時不要損傷葉片和根系。


基層農人


大蔥產量高,一般畝產8000-10000斤左右,生長過程中一般要培土3-4次最好。第一次要在插秧後,等苗子緩過來要輕微培一次土。第二次和和第三次要在蔥的旺盛期培土,這要看蔥蓓的高度而定該不該培土,因為蔥是越培土它就向上長,該培土時候不培土,蔥就生長的慢或者歪倒。二三次培土一定要適量添加些有機肥料,這個階段蔥生長快一定要肥料跟上。第4次培土基本上蔥就就基本上長成個了,這個時候如果價格好的話,就可以賣了,這次培土一般機器就用不上了 溝深了,機器甩不上土了,只能用那種小鐵掀人工培土了。其實大蔥種植還是比其它農作物種植省事的,現在都是機器作業,主要注意提前預防害蟲,有歪倒現象及時扶正,培土及時,施肥澆水得當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