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房子,你會被迫站在社會鄙視鏈的最底端。你認同嗎?

二十四追


首先。我想說,房子不是人的第一需求。沒有房子的人照樣活的好好的!只不過這十來年,房地產被炒作成金融產品,更多人認為房子能夠保值增值。看本質,炒作的東西能長久嗎?炒作東西符合客觀規律嗎?顯然不符。

其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管是城市房子還是農村的房子,價值是一樣的,都是用來住的。在舊社會,沒有房子,人們搭窩棚不也照樣住嗎?只不過是我們有住房的人,生活品質提升了,有錢了,改善了住房體驗而已。房子的屬性不會變,房子就是房子。時間一長,都會老化,都會折舊。

第三,這種思想要不得。這是人們被西方價值觀引向了歧途。以為房子就是人生的全部?村!大錯特錯!我們人生的價值不應該被房子綁架。不應該為了還房貸而成為房奴,成為房子的奴隸,工具。房子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才對。人生的價值不只是房子,還有很多!

第四,兩個同等收入水平的人,一個揹負房貸的人,另一個沒有房子,租房住,每個月的工資開支很輕鬆,有時間經常去旅遊,經常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而從中過得很多快樂!並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價值。而後收入更高了,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他再買房,他的生活品質一點影響都沒有。其中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第五,價值觀導向問題。人之所以稱作人,是與畜生是有區別的,如果人人都忙於應付物質,而不注重精神文化修養的提升,如同行屍走肉一般,那是非常可悲的!那這個社會還談什麼進步?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你要它何用?




蒼穹金龍


房子呢,是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立足的根本。如果沒有房子,就像人們所說的,跟大樹沒有根一樣。雖然說房子不是人們的必需品,但也不是可以沒有的東西。不論今天你在哪裡,在什麼地方。像現在這個社會,並不像原始社會。都有需要一塊住的地方。

不論你租房也好買房也罷,人們都需要有一個休息的地方。很多人都在想說,房子不是人們的必需品。但是你想想是真的嗎?你看見有人去住在大陸上的嗎?不需要的那些人是什麼人?野人。

今天房子不論他大小,不論他在哪裡,都會有。如果今天我們越是在發達的地段,發達的城市有一套房,你的優越感比別人都要強的多的多。那如果說你越是在落後的地方,越是在沒人要的那些地方,有一套房估計你都不好意思說。

唉,你如果說你在老家在什麼地方,你說你有很大的房子怎麼樣怎麼樣,可是一年到頭你又住不了幾次。那這樣就跟沒有又有什麼區別?

不過被鄙視倒不至於,因為每個人的生活狀態跟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並不一樣。不過當自己和別人站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心裡的差距自然而然就油然而生,不是別人鄙視你,是自己鄙視自己,自己的自卑感是從心底心裡面發出來的。畢竟別人在講的時候,自己心裡也不舒服。對吧!


大唐文淵閣


等房價增長100倍,李自成、陳勝、吳廣就會出來了,那時候誰敢說沒有房子的人站在社會鄙視鏈的頂端。陳勝可不是這樣說的,陳勝可厲害不,胸有大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