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中的“禮”包括哪些?如何理解?

銀燭秋月


禮者,乃人行之大旨也,規人之行以達天之道,大之者哉!夏商周三代雖久遠,但殷承夏禮,周承商禮,其後百千萬世,孔子亦能得民之情,何也?只因禮哉,能成天道之大美,能顯萬民之德行,能璋聖主之化育,禮之用也。知書達理實乃讀書人之歸指也。


字字之名


知書達禮: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知書達禮”,但很少深究這句話的明確所指。“知書達禮”的“書”是指“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禮”是《禮記》。過去,“四書五經”對於儒家學者來說都是必讀書。我們今天沒有要求全社會去讀這些,九年義務教育中對“四書五經”只作了一個最簡單的介紹,但這不代表我們放棄了這種文化原則。今天中國的文化原則都是在“四書五經”下形成的原則——仁義禮智。“禮”是說人應該有辭讓之感,整個社會是謙讓的。“智”是說人有是非之心,心智成熟。我們學習的就是明辨是非,不要是非不分。今天有很多年輕人是非不分,在新聞媒體、網絡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醜惡的現象,其中有的涉及成年人,也有很多是未成年人,就是因為他們心智未開,不知什麼是善行、什麼是惡行,所以才把惡行當作善行。社會發展到今天,成語裡面的“書”和“禮”也變為並不是特指,而是泛指。






星火詩集


中華民族被稱為“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節和儀式,具有高尚的道德準則、完善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從孔子的"仁、義、禮",孟子的“仁、義、禮、智”,董仲舒的“仁、義、禮、智丶信”,到今天的“公民道德規範",中華文明連綿幾千年,各個時期都有完整的做人的道德規範。"知書達禮"的"禮",就是人類活動交往中的道德規則,是"人事之儀則也”是"正人身之法也"。是社會生活中,長期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步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東西。是做人的基本素質和道德修養。這素質和修養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通過教育,言傳身教慢慢形成的,是社會群體共同認可的的高尚內容,這種禮能使人感到公平,尊重,包容,和諧,融洽,比如生活中的迎送相處,待人接物,聊天寒喧中的謙和,平等,道歉,祝頌,忍讓,遵規守矩,彬彬有禮,以禮相待等,符合民俗,為人接受,是一種文明的體現。

另外,"知書達禮"也寫作“知書達理",禮也可理解為為人處世,與人相處和交往,要講道理,通情理,不蠻橫,講求方式,同時能兼顧自已和別人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