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重設孩子的“心理門檻”,家長要重視

文 | 小微爸爸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似乎不论是成人还是小孩,都或多或少有做事三分钟热度的坏毛病。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最近,正在上高二的晓峰突然意识到了很快就要面临高考,再不努力,到了高三就不一定能迎头赶上了。

同班同学张凯成绩原本就不错,最近一直稳居年级前十,是晓峰心中的榜样。晓峰知道,张凯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完全他的好习惯有关。

他很勤奋,很自律,每次老师上新课之前,他都会先预习一遍,把自己能弄懂的地方先理解一遍,于是老师上新课的时候,他能比其他同学听得更有目的性。

课后,他也会认真整理笔记,并按质按量完成课后练习巩固知识;周末大家都回家的时候,张凯就住宿在学校自习,对一周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查缺补漏……

晓峰也试过像张凯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可是每次都坚持不了几天,他立过了无数flag,却总是前三天信心满满,然后慢慢动力不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也很讨厌这样三分钟热度的自己。

估计像晓峰这样因三分钟热度而烦恼的人不在少数,家长们是否想过,为什么别人的孩子可以做到,自己的孩子却不行?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一、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可能是对目标心理预期过高

心理预期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做一件事时,心中对这件事的结果的预计。

比如晓峰以张凯为榜样,想一下子像他一样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时间,但是由于晓峰的基础比张凯差,自然每项学习计划耗用的时间、精力也都比较多,所以成绩并不会像预计中那样突飞猛进,反而会因为每天安排的任务太多、难度太大而精疲力竭,费力又不见成效,自然会让晓峰感到挫败和沮丧,并且放弃这个计划。

这其实是心理上的“预期效应”在起作用,导致晓峰最终形成三分钟热度的习惯。

这告诉我们,当我们的实际行动跟预计不相符时,接下来的实际行动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与预计目标相差甚远,我们的行动力会比原来要低很多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二、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对目标心理预期过高?

1、 制定计划的思维方式

在《小学问》这本书中,黄执中说:自律的人并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而是先做自律的事,你才能成为自律的人。

在制定计划中,我们的思维常常陷入一种“滑坡谬误”,认为我只要怎样做,就会获得怎样的成就,进而成为怎样的人。这样的思维方式,常常使心理预期建立在没有必然因果的关系上,自然设的过高。

2、 执行计划的步骤

大家不妨想一想,在整个计划当中,我们什么时候最迫切、最有动力?就比如减肥,我们是在站上秤发现自己又比原来长了三斤的时候,最想减肥,对不对?大家永远是在对新习惯热情度最高的时候最有动力,于是刚一有想法,就开始积极地制定各种计划,迫不及待想执行。

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使得计划的步骤考虑不周,就比如晓峰,虽然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产生了想要向张凯学习的念头,但是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好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而是直接开始执行,最后坚持不下去,也就不意外了。

由此看来,如果想改变孩子做事三分钟热度的习惯,就得从这两方面下手。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心理预期

1、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心理预期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引导孩子制定计划。

可以先让孩子想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再引导去思考,这样的人会怎样思考和行动,然后鼓励孩子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

这其实是一种“延迟满足”,有利于孩子将热情分解、渗透到更广泛的计划执行中去。

2、让孩子制定循序渐进的计划

马克吐温曾说过:坏习惯像一只猫,你不能指望把它直接从窗口直接丢出去,只能一步步引着它顺着楼梯走下来。

这告诉我们,不要妄想一口气吃成胖子,改变是一点一滴、循序渐进的。家长们一定要谨记,引导孩子制定计划时要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因为这样可以降低孩子心理预期,同时也可以降低计划实施的难度。

就比如,晓峰如果能不试图一口气吃成胖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每天先做好预习,认真听课,课后做好笔记,适当复习,对练习的量可以在精不在多,不必强求像张凯那样都完成。

把长远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行性强的小目标,当一个个小目标被攻克下时,就能对自己不断增强信心,相信在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下,晓峰总有迎头赶上的一天。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3、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期待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找了一群学生,对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测验”,然后将一份秘密名单交给学校里负责人,并告诉他们,这些学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孩子。

一段时间以后,他发现,那个名单上的孩子明显比之前更积极,学习状态和成绩都有较大的进步。

真有这么神奇的发展测验吗?事实上,他的那份名单里的学生是随机的,并不是真的天赋异禀,那为什么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其实这是由于教师们收到了他的暗示,于是更加关注那些学生,不知不觉间,那些孩子就更加努力学习,越变越好。

这告诉我们,殷切的希望能够戏剧性地收到预计效果,家长们如果能够对孩子一直抱着强烈的期待,久而久之,这份期待将能奏效。

家长们不妨好好倾听孩子的计划,听听孩子是怎么打算的,并且成为孩子的监督者,在孩子想放弃的时候鼓励他前行。

相信家长们如果能引导孩子拥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并且调整出可行性强的计划,孩子总有一天能够战胜三分钟热度。

孩子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重设孩子的“心理门槛”,家长要重视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微爸爸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文由小微爸爸日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