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一天再教育,效果會更好

张老师家庭教育小课堂,我们共成长,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欢迎您收听张老师家庭教育小课堂,我是不专业的张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做错一些事情,或者会养成一些家长不喜欢的行为习惯,身为家长的我们肯定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么面对孩子的种种恶习,我们该怎么办呢?所以今天张老师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好

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好

首先要和大家分享一位母亲和她女儿的故事,“茜茜,作业没做完不许出去玩儿”,“我就玩一会儿”,“不行,做作业时就集中精力,玩就痛痛快快的玩儿,这样才能够既学得好又玩得好,你这么三心二意,什么都做不好”。“我就要玩儿”,女儿仰着小脸,一副要和母亲宣战的架势,这样的场景几乎每一天都在母亲和女儿之间上演。女儿总是让人很头痛,不是做作业做到一半想出去玩,就是买衣服不肯试穿,或者一玩游戏就不肯睡觉,种种恶习总是让母亲火冒三丈,忍不住就要教训一番。在母亲的疾言厉色下,女儿总是倔强的反叛,结果不但每一次都不欢而散,女儿还对母亲越来越有成见,有什么知心话宁肯找爸爸说也不肯和母亲多说一句。母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这样下去,不仅教育不好女儿,可能还会让母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恶劣,于是痛定思痛,母亲下定决心,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要先压一压火气,等情绪稳定了再好好和女儿交流。

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好

第一次母亲没有冲女儿吼,也是第一次,女儿那么乖巧懂事,那天朋友来家里做客,母亲拉过女儿,好言好语的对女儿说:“宝贝叫阿姨”,女儿却低着头一言不发。女儿一见生人就不说话,这让母亲很头痛,看着女儿低头,转身跑进自己的房间,母亲的火气一下子就蹿上了头顶,真想拉着女儿好好的教育一番,但想到自己的决定,还是忍住了。于是母亲抱歉的对朋友笑了笑,权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母亲和朋友在客厅聊天,女儿跑进跑出,一会儿拿飞机、一会玩火车、一会儿吵着要看电视、一会又要吃零食,这么搅局,弄得母亲心里很生气,很多次都想大声的斥责女儿,但话到嘴边又强忍住了,脸上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任由女儿折腾着,最后实在不象话了,母亲温和的说了一句“茜茜到自己房间玩去”。大概这是母亲第一次如此溺爱女儿,孩子有些受宠若惊,居然很听话的进了房间。看来忍耐还是有回报的,虽然憋了一肚子的火,但朋友走后,母亲并没有马上发作,决定把忍耐进行到底,照常不声不响的做饭、陪女儿看电视、为女儿准备第2天早上要穿的衣服、女儿根本不知道母亲心里真有气,不但饭吃的香、电视看的开心、觉也睡得很安稳。一觉醒来,母亲的火气居然不知不觉全消了,冷静下来才发现,其实女儿那些毛病也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不过是小孩子贪玩又内向而已,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说一下就好。于是在送女儿上学的路上,母亲拉着女儿的手聊天一样的说,“茜茜,见到大人,要大胆的叫,知道吗”?女儿很乖巧的点了点头,母亲接着说,“昨天见到阿姨让你叫,你为什么不叫啊”?“我昨天心情不好,不想叫”,女儿小声的嘟囔着。母亲看了女儿一眼,见她轻轻噘着小嘴儿,不像撒谎的样子,顿时心里释然了:大人也有不想跟人打招呼的时候,又何必苛责孩子呢?“以后妈妈和客人聊天的时候,你不要发出那么大的声响,这样很没有礼貌”,母亲再接再厉,想要纠正女儿另一个缺点,“对不起妈妈,我以后不那样了”,女儿仰起小脸儿,一脸真诚的看着母亲。母亲蹲下来,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妈妈相信你,你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本来以为很难解决的问题,就这样轻松的搞定了,这是第一次母亲没有冲女儿吼,也是第一次女儿那么的乖巧懂事。

晚一天再教育,效果会更好

可能在生活中,很多的父母都像文中的母亲一样,见到孩子做错一点事,总是很激动,迫切的想要孩子改,但结果却因为太激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气的够呛,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让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喜欢和父母交流。如果你也是这样的父母,不妨像文中的母亲一样,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无论你当时多么的火气冲天,告诉自己,冷静一下,晚一天再教育吧;晚一天你的火气消了,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晚一天那件错事对孩子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不会让她太过敏感,这时候再教育你能够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孩子也能听得进去,既不会影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张老师鼓励大家,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不专业的张老师,我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