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美國經濟影響超預期 中國持有的美債有違約風險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7日電(宋亞芬)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外資持有美債續創歷史新高。其中,中國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2月份所持美債更是創近四個月新高。

  去年中國曾多次減持美債,為何今年連續買入?從最新數據看,疫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超過預期,加之美國某些議員公開建議美國政府要求中國減免債務,有網友因而擔心美國會“賴賬”。這種違約風險存在嗎?

  買入賣出是正常市場行為

  對於中國等國家在1、2月份增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專家認為是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賈晉京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賣出或買入美債都是很正常的市場操作行為。而且從資產類型來說,增持美債實際上是一種比較安全的行為。總的來講,今年2月,世界大部分資產市場,包括歐洲、日本等國家相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下跌的週期。”

  據賈晉京介紹,美債跟美元之間有一個相互關係,像央行這麼大的一個資產持有者,能夠買的東西也就是美債或者黃金。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認為,多國在今年前兩個月增持美債和當時的市場環境密切相關。1、2月份全球疫情還沒有廣泛蔓延,衝擊還處於情緒衝擊階段,流動性風險和債務風險尚未顯著發酵,避險情緒疊加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強疊加美債收益率下行,是比較好的投資美債的窗口期。

  不過,隨著疫情3月份在全球蔓延,美債的市場形勢已發生了明顯變化。明明認為,三四月份美國財政部鉅額刺激疊加美聯儲大放水,期間疊加流動性危機,美債後續的吸引力下降,三月份和二季度的數據可能更能反應全球主要央行對美債的長期看法。

  美國不可能“賴賬”

  受疫情影響,美國失業人數大幅增長,製造業、零售和房地產數據降幅也超過市場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預測,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為-5.9%。日前美國某議員竟然公開建議美國總統要求中國減免部分債務。

  面對這種情況,有人擔心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債會面臨違約風險。那麼美國政府有可能“賴賬”嗎?

  對此,明明表示,作為國際貨幣,美元及其資產有必要保持流動性。特別是在當前,美國財政部增加發債,供給增加,更難以承受需求下降。如果出現截流現象,無疑會進一步加大對美元國際地位和美債在國際外匯儲備中的地位的擔憂,擔憂也意味著更多的拋售。因此我認為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不大。

  賈晉京也認為,所有國家的國債,實際上都是一種市場行為,“賴賬”在現實當中不具有任何的可操作性。“從技術上來說,有很多的程序約束。另外一個更大的約束就是,如果美國真的這麼做,那就相當於表明美債是可以抵賴的,除了中國的,別人的、別的國家的一樣是可以賴的。那下一步美債就一分錢也賣不出去了。而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負債為24萬億美元,為同年GDP的117%。沒了美債,會導致整個美國聯邦政府馬上崩潰。”(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