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沙Hood》看劉聰歌裡的漂泊與歸宿

来源:微博

作者ID:土看戏听歌的土匪

已获得授权

《长沙Hood》并非新说唱舞台上的那样。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看了新说唱舞台上改编得面目全非的《长沙Hood》后,我感慨良多,又想起每日流淌在我耳机里的原版《长沙Hood》、演出现场看到的炸版《长沙Hood》,还有发歌的那个夜晚,我听完第一遍之后的激动心情......

《长沙Hood》这个歌名在闯入我眼帘的那一刹那,就把我的目光狠狠地绊了一下。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其中耐人玩味之处在于“hood”一词所传达出的强烈的文化符号的暗示。

Hood是neighborhood的简称,但在嘻哈的语境里,它有更加丰富和深层次的涵义。它是与“Ghetto”极为接近的,仅有微妙差别的一个词。然而在我们这片既没有匪帮文化也没有种族隔离的土地上(何其幸运!),“Ghetto”我从真的未落地生根,而只是抽象又装饰性地活在rapper们的韵脚里,有时显得刻意,更多时候只是烘托气氛的点缀。

我们有的,叫“江湖”。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所以在新说唱的节目里,刘聪说:“这里只有真江湖,没有假匪帮”,就别有一番深意。听起来似乎只是一句漂亮小巧的俏皮话,配合押韵而已,实则是经过许多思考与摸索,甚至是多次尝试与否定之后才总结出来的金石良言,包含着一个认真的rapper对他热爱的事业的一点真知灼见。

《长沙Hood》就是一个弄潮儿在这片江湖上看了无数次日出日落,潮涨潮退之后,收获的一份心灵的释放与安定:shout out to我的城市0731

这个“Hood”于是褪去了所有与匪帮和贫民窟相关联的异域涵义,变成了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neighborhood,或者说是一座城:一座承载了人们的生活,奋斗,喜怒哀乐的城、一座让人又爱又恨,却又心甘情愿settle down的城。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也许是因为来“自0734,混迹0731”,也许是因为“没有长沙户口,没地儿住”,也许只是出于一种天赋和单纯的个人喜好,刘聪的歌里时不时会流露出一抹不经意的漂泊感,他也非常擅长塑造游子的形象,几乎是信手拈来就很传神,而这种感觉在小胖和大傻的作品里是难以寻觅的。

《二手摩托》里的草根青年“住在安置房”,一举一动和所有心理活动都像极了一个落魄潦倒的异乡客;《Monica》中的“那么穷,家乡味儿那么浓“”的小伙子 “背着行李在这城市流浪 / 四处游荡 / 他想念hometown”。

《港口》更是从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绵延不绝的漂泊感。虽然结合歌词来看,港口是抽象而诗意的象征,代表着人生轨迹和逐梦之路,但刘聪的演绎:略带沙哑的嗓音和细腻的低徊掩抑的唱法,都渗透出一种背井离乡之感,悠远又孤独,不绝于缕。


到了功夫胖的Verse,这艘漂泊不歇船才慢慢停下来,黄钟大吕的声音纵然化为呢喃,仍不失亮度,小胖温和地娓娓讲述了一个海盗船长的梦。


待刘聪的verse再起,船身似乎一下子又漂动了起来,驶入茫茫烟水之间,前路渺渺。从整首歌来看,刘聪的声音像一阵悠长的风,歌的意境则像一叶孤帆,风推着帆儿渐行渐远,“姹紫嫣红 / 被谁牵动 / 一切都尽在不言中”,他的抒情含蓄又唯美,孤帆消失在天际落霞里,留下的余韵仍堪仔细回味。

无论是《二手摩托》,《Monica》还是《港口》,刘聪所营造的漂泊感都是开放性的,没有尽头的,或者说像留白一样,将未来托付给听众的想象力。而《长沙Hood》则是这种漂泊感的终结者,包含一种快乐的、跌宕起伏的,最终欣欣然安顿心灵的归宿感。


播放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试试

这首歌欢脱明丽,西岸的氛围下,丰盈饱满的情绪踏着beat疾疾奔腾,像山崖间沿着瀑布群欢泄而下的一带流水,砯崖转石之间溅玉飞珠,映在清晨明媚的阳光里,满目玲琅。

这组瀑流由三段小瀑布组成,AKA 三段verse。也许有点长,但却像一座足够宽敞的展台,刚好可以展现刘聪如何动用他的武器库,打造一首饱满自由的歌。

比如,除了歌曲的完整度,他还会注意每个子话题的完整性,再短小也要有一个完整的逻辑内核。第一段verse的前半部分即是如此:

说唱是我手里玩物 哥们玩的专注 / 这的圈子竞争残酷 我来帮你提高难度 / 拿走你肮脏的paper 哥们良心不会跪着 / 玩就玩真的感觉对了管你fake还是hater / 公平才能是长久相处的规则

“专注”、“残酷”、“提高难度”,顺着这条自然而然的逻辑,沿着flow的奔流,他迅猛有力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自信,甚至狂傲。


这本是说唱众生相里最常见的一个姿态。在这个姿态里,必须顺势而上,进而歌咏一个精神上的高贵,即金钱与良心(灵魂)的较量,对“真实”的坚守与捍卫。刘聪只用三言两语就全部做到了。这一小段verse干净凝练,出手如电,最后的落脚点更是哲思闪烁,把这段词升华到了一个思考全局的高度,这是刘聪的community spirit。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公平才是长久相处的规则”,一语即千言。这本是一个可以铺开的点,但刘聪没有。与其说是欲言又止,不如说是点到即止,从而成为一个豹尾。听懂的人会感慨良多,我来举一个与例子(也许不是刘聪心中的例子):

如果各大音乐平台在利用音乐人的作品获利后,能够公平地与音乐人分配利益,我们的音乐环境会不会更健康,更良性发展?西奥也不会因为《自由之路》被下架,并且播放版费从未给过他而在微博上痛斥:“丑陋!”,在他刚出院还不宜动气的时候。

用一颗完整的子弹干净利落地破题之后,刘聪迅速切换到他擅长的另一种表达手段,用连续的三押,密集地推出一帧帧带有电影镜头质感的画面:

一下大晴天变暴风雨 / 两轮车自由穿梭在拥挤交通里 / 今天作息又不在我手机闹钟里 / 夏天路上的妹坨绝对能掏空你

一幅芜杂又忙乱的市井图在风雨中拼凑。这是这首歌第一次正面描写长沙城,也是第一次正面阐述他和这座城的关系。

这城里有他,他也许不满,也许无奈,但他适应,进而获得一种内心的自足。于是就有了“fresh”、“chill”,让人觉得这城里的一切,哪怕是恼人的,于他也是可贵的真实,珍贵的体验,都会成为宝贵的记忆,并最终给他激励——“刘聪的key.L 狠歌不再藏抽屉”,最后一句如金石掷地,爆出强音,激越嘹亮。


如果说第一段verse的情绪是紧绷的,那第二段verse则有一个舒缓惬意的开端。好像故意腾出一个距离,把人拉离所有烦恼与混乱,转手送你一片楚天千里清秋。


我每次经过猴子石望着那湘江 / 青年毛泽东屹立在革命的江上 / 要当个真正的hustler得奋发向上 / 风吹散岳麓山顶的乌云露出阳光

这四句意境极美,唱得也美,每一句都是轻轻地开启,流畅的flow由低到高 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像彩虹,架在雨过天晴的岳麓山顶。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这里有一种目不暇接的速度感,仿佛一切变换都在飞驰而过的车上,对湘江的一瞥之间完成的。而猴子石,湘江,塑像都是不能言不能行的静物,

长沙Hood以一种母爱般安宁的方式,为来自0734混迹0731的他注入最强劲蓬勃的精神力量,尤其是 那是“青年毛泽东”,那是“革命的”江上!

这些都是带有强烈CSC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若试图概括中文rap里的地域文化特征,“革命”就是除“江湖”之外,CSC的另一张重要名片。《以下范上》里的“地下党”,《火苗》里的“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甚至直接用“鸡毛信“、“斗地主”做歌名,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这些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词汇,奇迹般地在这座城的rap里生长出发达的根脉,把属于那个年代的群体记忆的烙印奇妙地传承了下来。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这份“革命”情怀,来自重庆的Gosh没有,已经解散的CDC没有,来自西安的Nous也没有,不知道属于哪里的活死人不会有,来自木栅的顽童更不可能有,她只属于CSC。(“没有”并不是贬义词,各有各的文化符号)

所以,这首歌唱到这一句,释放出一种激动人心的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的鼓舞力量,那种共鸣,就好像中国人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会格外感动一样。

新说唱版《长沙Hood》改掉了这句,如同抽掉了这首歌的一缕魂,着实让人遗憾!

“风吹散这儿的爱恨 风带来我的爱人”,接下来刘聪突然笔锋一荡,带着一种回忆似的口吻,施施然转换了Verse2的话题和心情。他与长沙Hood的联系和感情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厚,也更具象化了。


爱人或许不方便在歌里多说,爱恨则要痛快淋漓地唱出来。这段Key唱快嘴,舌灿莲花,好像架起了一挺机关枪,把心中所有炽热和块垒都塞进弹夹,一股地脑扫射出来,酣畅淋漓。


“生活磨砺我的意志我的天赋我的才能 ”,“我爱他因为没有一线城市冰冷而该有的都有”,他的Hood就是最适合他的地方,所以千金不换。这其实是一种在时间里慢慢磨合之后的适合,就像人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家后,换上自己最喜欢的旧衫一样,温暖,舒服,有洗不掉的污渍,却最好。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关于恨,他有更多的话要说,而且字字犀利,句句见血:


我恨他 娱乐过度 丢失态度 / 搞关系说是人情世故 / 圈子太小 调子太高 / 不合理传统作茧自缚 / 画地为牢 手低眼高 / 不爱脚踏实地满是套路 / 黑麋峰 压山路 / 看日出 摩托车 / 该管控 而不是 / 不能上路


单听这段,有一种泄愤似一凶狠,但放到整首歌里听,就有一种因爱生恨,却又无法深恨,唯有“爱之深,责之切”地用责备来置换恨的感觉。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父母骂孩子,心里想的都是:“我这是为你好啊!”。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这种爱恨交织的感觉,就像一张浸在水里的网,网在水里鼓了起来,若把它拖出水面,就什么都没有了。对长沙Hood的恨也只有放在对长沙Hood的爱里才真实清晰,脱离了这份爱,这个恨也就没有了意义。

第三段verse,在唱了许多遍“来自0734 混迹0731”,“Shout out to 我的city0731”之后,刘聪终于正面切入了归宿感这个在hook里被反复暗示过的话题。

没有长沙户口没地儿住 / homie要我学长沙话 / 方便杀价 就算不打架也方便你去拉架 / 我认识很多长沙人 不懂长沙魂 / 我住长沙城 flow常杀人

这段漂亮极了。急风骤雨般的双押与三押 密密匝匝地斜切下来,疯狂又工整地冲刷听众的耳膜,有一种轻裘快马,穿过敌人的密集箭雨, 一刀砍落单于的畅快与意气风发!

回头细看歌词,我有一种想借题发挥的冲动,因为这里有一个在外漂泊的灵魂,在奋斗的异乡,终于心甘情愿把自己托付的情感,这是一种普适的感受和共鸣。

“没有长沙户口没地儿住 / homie要我学长沙话”,城市寄客天然就要思考的问题,总是带着一丝难言的苦涩,把他乡活成故乡的过程,也就成了一个清醒的先知“其所以然”,再知“其然”的过程,所谓的归宿感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所以然”中累积。

骑二手摩托兜过风的黑麋峰、打过球的梅溪湖、做过演出的中南大学、还有爬过无数次的岳麓山和山顶邂逅的人、verse1里暴风雨笼罩的街、verse2里唱过的爱与恨、肝胆相照的兄弟、那些爱过的和正在爱着的人,所有这些具体的点滴和其上凝聚的情感、附着的回忆,终于把长沙活成了他的长沙Hood。


2007年,C-Block发布了《长沙策长沙》,这首歌刘聪并没有贡献verse。

2018年,刘聪终于补上了自己的那份答卷,一转眼也差不多十二个年头。

从《长沙Hood》看刘聪歌里的漂泊与归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