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富養”?錯誤的物質誘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淵!

孩子要“富养”?错误的物质诱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文/白桦

父母课堂原创


01


小桦妈妈一直关注着湖南卫视的一档节目《变形计》,讲的是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身份体验生活的,本着教育城市孩子恶习的目的,让城市孩子去到农村体验生活,感受不容易。也让农村孩子体验下城市生活,激励他们的努力。本来以为结局就像节目的结局那样皆大欢喜,城市的孩子在农村受到感化,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改邪归正!


没想到,却出现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节目中有些农村孩子,体验了城市生活之后,身上却多了一些恶习,甚至还嫌弃自己家贫,想要回到城市。


有个男孩叫做吴宗宏,是云南偏远农村的一个孩子。参加变形计在城市生活的时候,在采访中被问到,想不想农村的爸爸,他说不想,言语中满是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孩子要“富养”?错误的物质诱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回到农村后,他还各种逃课,说要去找城市爸爸。脾气也是很暴躁,曾经就对摄像师大打出手,回去之后,对着爸妈也是各种拳打脚踢。


孩子要“富养”?错误的物质诱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看到这些被金钱诱惑的农村孩子,不少网友表示:改变了城市孩子,却让农村孩子入了歧途。只希望这些孩子还是能够迷途知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被诱惑,而是踏实下来安心学习,靠着自己的能力去打造自己以后的生活!


所以很多人都会发声,孩子要富养!就是怕穷养的孩子在外受到一点点的恩惠,内心就经不起诱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美食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的诱惑等等。


或许有人说,富养是精神上的,不是物质上的。可是人对于未知的东西最容易心生诱惑,物质上的过于匮乏,就会让人想法设法的去满足物质。精神上的富足前提也要能够经受得住物资上的考验。


02


还是多年前,听姑姑讲过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同事宁姐,儿子每次考完试后,都根据儿子成绩奖励一些物质奖品,或是一双耐克球鞋,或是一副乒乓球拍子,或给一二十元零花钱,让儿子自由支配。儿子每次根据成绩高低拿到不同奖品,当然满怀欣喜。


宁姐发现孩子的这一“嗜好”,不但没有马上制止。而是对儿子许诺,只要考试成绩全部得优就给他买一台电子游戏机。


儿子听到这个“奖励政策”当然是兴奋的手舞足蹈。但紧接着又开始犯愁,如何提高成绩而得全优?因为他已沉迷于电子游戏,根本无心再好好学习。


可是他太想拥有一台电子游戏机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别人都没想出的办法——去老师的办公室偷卷子。只要提前知道了卷子的主要答案,考好成绩就不成问题。


于是他就在考试前几天,在暗处观察老师的行踪。


考试前一天晚上,他来到学校偷卷子,从三楼摔了下来!宁姐悲痛欲绝,后悔当初以“考好了送游戏机”的物质诱惑,让本应该努力学习的孩子变得投机取巧,还失去了活蹦乱跳的生命。


可见“物质诱惑”的后果有多可怕!


孩子要“富养”?错误的物质诱惑,只能把孩子推向深渊!


03

诱惑是一切罪恶的源泉,如果一个人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已,不为外界的诱惑所动,而是按照自已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自已职责范围内的事,那么这个孩子一定会取得成功。


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抵抗处界的诱惑,那他一定会分心,包括孩子贪玩或迷上游戏,其实它的内有心理也是因为孩了抵诱惑的能力太差,所以误了孩子的学业,在学习中,孩子对各种诱惑能力的控制有时候对孩子的学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重视!


我们可以做到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进行合情合理的满足,不能过分溺爱,百依百顺,也不必故意延迟满足。当今生活快捷便利,有许多事情都可以得到即刻满足,父母需要做的是,在这其中帮助孩子学会等待和取舍。


与其给孩子一颗糖果,之后因招架不住他的央求再给他第二块糖果,还不如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你可以吃两颗糖果”,再三的妥协让步无异于奖励孩子依靠纠缠不休达到目的,所以,父母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应让孩子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底线。 

双养,每个家庭必备的成长大学,关注双养,送由100+位教育牛人联袂打造家庭成长直播课,父母有规划,孩子有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