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是兩個人的事情,而“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

幸福一家人wjy


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一段親密關係的穩定和長久確實是受原生家庭影響的。

原生家庭成長環境、親子關係、父母的婚姻狀態都會影響一個人對於親密關係的態度以及處理感情問題的方式。

例如,從小沒有充分得到父母關愛的人,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中容易因為自我評價低而總是表現出卑微的一面。從小父母感情不和、離異,並且父母經常在自己面前說對方壞話,父母總是跟自己傾訴對於婚姻的失落的人。 容易對婚姻失去信心,或者與自己的父母一樣,消極應對,通過抱怨、冷戰、甚至是辱罵和暴力來解決婚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發洩自己對於婚姻的不滿。

再者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性格塑造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可以通過一個人的原生家庭來分析他的性格缺陷的。所以才有結婚前雙方父母見面,結婚要門當戶對這些說法。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都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這些也只是參考條件之一,並不能完全決定兩個人合適與否。


財大張老師



雨亭569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應該是取決於你是站在一個什麼樣的婚姻立場上來看待“愛與婚姻”,不同的立場觀念所給出的答案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對於我來說則認為“愛和婚姻”都只是跟兩個相愛的人有關,婚姻更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的事情,而並不取決於雙方的家庭!

我之所以這麼認為是基於婚姻的本質與初衷是相愛的兩個人感情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希望通過結婚這個程序來向天下人宣佈與分享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悅,其次,通過婚姻的有效法律手段來保障與鞏固愛情的成果,且希望在此愛的成果上進一步開花結果,通過維持與經營彼此之間的婚姻生活來達成相依相偎、相伴相守攜手共白髮的一個美好願景。所以,單從婚姻的本質與初衷來說,婚姻本就只是相愛的兩個人自已決定的事情,雙方的家庭除了送給這對有情人祝願與祝福之外,並沒有這兩個家庭其他什麼事了!當然,如果你一定要把婚姻現實化,那麼我不得不承認婚姻是成為了兩個家庭的事情了!因為現實化的婚姻必定會牽涉到了家庭背景,經濟基礎,門當戶對,利益關係,商業目的,家族聯姻,等等,這當然是兩個家庭的大事情了!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初心,丟棄了本質與初衷,把一件單純的事情變得複雜化,變得商業化,變得視利化,也變得更現實更物質更金錢化,愛也是,婚姻更是這樣的一種形式,在背離了婚姻的本質與初心之後,還有幸福嗎?還有那份純真的愛情存在嗎?還可以做到無論是富有還是貧窮,無論是健康或者病痛,彼此都願意永遠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