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沒有生產桌面級的智慧屏的計劃?

J_Anisio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未來一定有基於桌面的智慧屏產品,雲電腦就可以看成是桌面級的智慧屏。

雲電腦是未來電腦的一個發展趨勢。

5G來了,基於5G的終端變化是5G雲手機和雲電腦。未來的電腦的運算和儲存也將會隨著5G發展、網絡框架的改變、5G小基站的普及、5G邊緣計算平臺的建設等而更多的放再雲端進行,這樣的電腦就是雲電腦。

而這個時候的電腦,留給我們的也基本就是一個顯示器了,少量的其他硬件可以和屏幕集成在一起成為一體機,再加上一個外設的鍵盤或者是鼠標。主要就剩下一個屏幕了,也就是桌面級的智慧屏了。

鴻蒙系統本身就是一個跨設備的系統。

現在華為的智慧屏搭載的是鴻蒙系統。

而這個系統本身是一個跨設備的系統,是給5G打造的系統,在未來的雲電腦之中也同樣可以應用該系統。

在華為鴻蒙系統的相關資料裡,已經非常明確的指明瞭這點。鴻蒙系統將打通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可穿戴設備等。

5G雲電腦的問世,還需要運營商的5G支持。

雲電腦的問世,一方面是運營商的5G覆蓋比較完善,一方面是運營商的5G資費降低到足以讓絕大部分用戶放心的使用。


而5G資費的降低則需要行業應用大面積的落地去分攤5G的運營建設的成本,家庭級的5G應用還需要小基站的建設進入家庭,這些也都需要一段時間,暫時還做不到。

總而言之,未來一定有桌面級的智慧屏產品,這個產品也就是基於5G的雲電腦。不過現在5G還沒有到支持雲電腦普及的階段,暫時還無法推出這個產品而已。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如果是我的觀點是沒有必要,桌面級智慧屏那雷同和羅永浩在錘子科技火熱的時候推出TNT工作站電腦一樣!桌面級對吧,更多是為了交互,其實很多交互的邏輯產品筆記本和平板已經足夠,所以華為無需在這個方面下太多的功夫,因為智慧屏雖然華為稱之智能家庭控制中心,其實他就是電視這個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而錘子科技提出TNT的想法之前覺得很前衛,而且也特別的思想超前,但是在這樣的桌面級的大屏交互體驗下要麼是為了遊戲玩家更好的PC遊戲實現,要麼是為了更好的讓辦公人士享受更好的辦公,但是目前辦公體系鍵盤、鼠標加上桌面屏幕,甚至有些筆記本已經支持了觸屏,所以體驗已經達到了一個水準!

那有人說語音打字速度會更加快速,記錄會更加快速,但是對於輔助語音文字錄入的,目前訊飛的硬件設備以及搜狗推出的最新錄音筆已經開始實現,集成在電腦裡面以做到的的服務必要性真的有這麼大嗎?有時候真的需要語音錄入的時候,帶上耳機,而耳機帶的耳麥如果效果好拾音效果也還不錯!為何要專門的一個語音的平臺!

也許在華為的鴻蒙系統和智能生態體系完善之後,打造更多的硬件交互體系是顯示,解決辦公需求的問題解決家庭的問題以及解決出行的問題,但是桌面級的應用更多服務於工作或者PC遊戲,所以性能方面是比較關注的之一,打開很多應用程序不卡電腦,進行剪輯視頻等操作導出文件速度快,這個就是需求!

而羅永浩提出的那種語音輸入法以及訴所謂的一鍵式發消息、還有整合搜索,這個的確很炫酷,看似給商務人士提供的一個快捷查詢、快捷回覆消息的功能,但是目前如果一個商務人士太忙的情況下,估計也很少用電腦了,很多社交的溝通都是通過手機來解決需求吧!

那麼目前臺式機需求以及筆記本需求在辦公領域頻繁的應用了,而平板電腦在設計領域以及看電影玩遊戲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我實在不知道還有什麼樣的需求,需要一個桌面級的智慧體系系統,也許可能在一些特殊的場合需要,例如酒吧KTV的智能點歌系統,還有智能點餐系統,銀行的智能屏幕交互功能,這些不僅僅是硬件也是通過軟件系統開發實現下的操作!

而桌面型的智慧屏到底還需要實現什麼、賦予什麼樣的功能,這個真的就不清楚了,我看了很多人買了TNT曬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產品目前就是一個玩具,因為軟件的支持力度得不到保障,以及不能持續的更新迭代,產品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創業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創業者李孟


我認為華為不會推出桌面級的智慧屏產品,華為的智慧屏產品定義為家庭的信息中心,他的主要使用場景應該是客廳。華為推出智慧屏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顛覆傳統電視的使用功能,通過創新更多的使用場景,從而改變現在傳統電視已經淪為客廳裝飾品的尷尬局面。桌面級產品有華為的筆記本和平板擔當。可能會把智慧屏的一些功能移植到華為筆記本和平板中,但是不會單獨推出桌面級的智慧屏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