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心無旁騖地關注一件事情,斬斷外界誘惑,才可能成功?對嗎?

海雲海


是的。總結起來就是專注和自律。其實多數情況下,專注和自律是相輔相成的。

先說專注,專注就是一心一意,心無雜念去做或者去研究一件事或一個問題。比如說數學家華羅庚,據說當年華羅庚研究數學已經到了痴迷的狀態,就連走路腦子裡也想著數學,有幾次走著走著碰到電線杆子都不知道。

相對於專注,自律可能就困難了些。現在社會上的誘惑太多,比如遊戲,美食,酒色等等。自律對於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律性,就會因為失去意志力而墮落,也就談不上成功了。

規律的作息,足夠的鍛鍊,刻意的控制情緒和慾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成功的前提。



一帆風順7788


說得有道理,贊同!


廊橋詩夢


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荀子•解蔽》中說:“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這句話告訴我們做事情必須專心,思想分散就不能獲得對事物的瞭解,心思不專一認識就不精深,三心二意就會疑惑。我們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裡,有許多來自外界的干擾和誘惑,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須專注於自己的目標。

記得我自考大專文憑時,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完成14個科目的考試。當時我已工作了6年,白天上班,只有下班後和週末能看書。長時間沒有背過書,記憶力都減退了。只有花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天色好時,朋友們呼朋引伴到處遊玩。對於朋友的邀請,真想去和她們一起遊山玩水,但理智告訴我浪費了時間目標肯定不能完成。拒絕了一次次的邀請,我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埋頭苦讀,兩年半後,我拿到了文憑。

教師職稱改革,小學也可以評高級職稱,但有一條就是必須有論文。以前總認為寫論文沒用,好多同事都不再寫作了。我呢不管別人怎麼做,每次要求寫的論文都會交上一篇,所以也順利過關。

總的來說,持之以恆專注於某一件事,一定能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