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號審批暫停造成產業"寒冬"?主管部門的用心現在才懂

4月3日,A股网游概念股上演涨停潮,海外上市的多家游戏公司股价也连续上涨。此次大范围的飙升,主要源于4月2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下发了2019年首批进口游戏版号。

版号审批暂停造成产业

我们知道,在2018年3月29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游戏申报审批重要事项通知》,称由于机构改革,所有游戏版号的发放全面暂停。并且到了12月,版号才恢复审批。在版号停止发放的9个月里,中国游戏业暂时按下了"暂停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发布的《2018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游戏整体收入和游戏用户数同比增速均创新低,分别为5.3%和7.3%。

版号审批暂停造成产业

为此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游戏行业的寒冬,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版号停止下发对于游戏行业而言未必不是好事,看似寒冬,实际上是促使中国游戏行业调整方向健康发展的一个过程。

前几年,伴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手游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爆发点,各类厂商和手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乱象频出,一些游戏公司为了吸引用户,开始在流量上"动脑筋"。在游戏内容上打擦边球。比如,棋牌赌博类游戏、三俗游戏、暴力游戏频频在手机上出现。这些游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版号审批暂停造成产业

在这种情况下,从2018年国家全面开始加强游戏版号管制开始,游戏行业的监管改革开始进入"深水区"。从版号管制到出台一系列游戏行业规范措施,近一年的游戏行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游戏版号审批的暂停加剧了厂商间的竞争,一些劣质的小厂商被淘汰出局,而存活下来的厂商开始"修炼内功",推出符合政策规定,宣扬正能量、宣扬传统文化的游戏产品。一些厂商在防沉迷等系统上加大投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寒冬结束暖春的到来,国内游戏行业市场也变得更加有序,开年之后游戏业重拾自信,国内大小厂商再度变的忙碌、爆款游戏又一次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内游戏厂商在如此健康的环境下,可以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