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準備住宿,家長擔心到睡不著?家長的“分離焦慮”更要重視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上个周末,朋友打电话和我倾诉,"为什么我家孩子知道要去住宿,他倒好开开心心的,我和他爸却是整宿的睡不着,有点害怕还有点担心。又不好意思和孩子讲,只能不停的叮嘱,结果他还说我们烦!"

原来是朋友家的孩子准备去上寄宿小学,以后就要一周再回来一次。孩子本来就是父母一块心头肉,从出生起孩子就没有离开过父母在外面住。妈妈担心到睡不着,害怕孩子不习惯出现问题,反观孩子却没有"分离焦虑"。

但原本依恋、信赖父母的孩子们突然走向了成长和独立,特别是第一次要准备去住宿,父母会感觉到非常的不舍得,还会产生一种落差感——我家孩子不再黏着我了。

可不要觉得父母作为成年人没有分离焦虑,其实家长的"分离焦虑"更加需要重视!

一、可不仅仅只是孩子有"分离焦虑"!

一直在父母的呵护和陪伴下长大的孩子,一旦离开了父母的温暖怀抱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当然了这也是有些孩子的表现。有些独立能力很高的孩子就会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但是大部分的父母却会有"分离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即是一个个体和某个个体产生了亲密感情联系后又要面临分离时,变得悲伤难过,来表现自己不愿意分离的感情。

父母为什么比孩子的分离焦虑还要严重呢:

1、 过度伸长手的操心父母

孩子准备住宿,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衣食住行样样安排的妥妥当当。只希望孩子能够专心学习或者是做个快乐的小孩子就可以了。

我们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父母在这个"照顾安排"的过程中,孩子不仅丧失了探索世界的能力,独立自主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重要的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非常强。

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家长的“分离焦虑”更要重视

孩子去到住宿学校,离开了父母的庇佑无法很好的适应,父母也很难愿意去放手,一方面是害怕孩子脱离掌控,一方面则是担忧。

2、 不想也不愿意放手

本来是自己一步一步呵护大的小宝贝突然要离开自己的羽翼,展现出自己别离和长大,父母会很不习惯,不愿意轻易地放手。难受,不舍又别扭的情绪充满大脑。

这类父母通常非常在意亲子关系,过度重视,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孩子生命的参与者,将和孩子的关系超越了所有,所以就格外的敏感和不情愿。

我们已经在孩子刚刚出生的前几年很好的度过了温馨有爱的时光,我们的不舍得放手会禁锢了孩子,他们是属于自己的,迟早要和我们分离,哪怕再不想也要勇敢放手。

3、 不放心别人照顾自己的宝贝

父母就像凶悍护崽的动物,记得孩子不喜欢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知道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小情绪细节。很多时候我们是不会真正的放心将孩子交给别人去照顾,总觉得没有自己的周全细致。

的确是这样,父母永远是最懂孩子的。孩子第一准备住宿肯定会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自己独立自主的解决,我们的担心和心痛孩子是正常的。可是我们要相信孩子啊,他们始终要自己翱翔探索这广袤的天空。

二、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重视家长的"分离焦虑"!

可不要憋着,觉得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还有"分离焦虑"就不好意思。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在和孩子最开始的亲密相处时,将大部分的关注点和爱都给予了孩子。我们是最爱孩子的人,同样也是最需要孩子陪伴和欢笑的人,在最日常的被依恋和亲密接触中,我们对孩子也产生了依赖。

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家长的“分离焦虑”更要重视

这就是亲子间的默契和爱念,在我们疲劳时孩子的欢声笑语让我们放松,在不断的争吵磨合中互相迁就,这就是羁绊。一旦和最爱的孩子要进行分离,他们不再亲密的爱着你,离开家去到学校生活,难免就会感到焦虑和失落。

不需要过分的担忧,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因为作为正常的情绪需要合理的发泄,不但影响自己的心情和心理健康,还容易给孩子造成负担,让孩子带着你的情绪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三、父母该如何脱离"分离焦虑",教你三招!

1、提前学会放手,给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有分离焦虑的悲观情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想得太多又闲的。在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得树立这样的思想:我们只是孩子人生的参与者和摆渡人,而不是掌控者。给予了孩子温暖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要注意让孩子训练自己的独立性。

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家长的“分离焦虑”更要重视

三岁后就得让孩子学会自己一个人睡觉,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让孩子从我们的"依赖品"中慢慢的过渡出去。在这样的过渡期间,也能给我们一个提前放手的心理建设。

可以和孩子练习提前的分离,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楼下社区的小卖部买东西,让孩子去参加好友的生日会,和同学一起去野餐或者是爬山、图书馆等。

一次次的分离就会让我们慢慢的习惯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生活,也让孩子适应没有父母的短暂离别。最重要的要让孩子从小就培养好独立自主能力,自己铺床、穿衣服、收拾书包、倒垃圾等。在教导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也能减少父母的分离焦虑。毕竟自家的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听话,这不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吗?

2、 和孩子约定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

我们可不能为了不让孩子哭泣大闹就偷偷的溜走作为离别,这不仅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也是让我们的分离焦虑加倍——我家孩子还在哭吗?他该不会一直哭下去吧?也不知道他待会会不会发脾气不吃饭了?

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家长的“分离焦虑”更要重视

这不是为难自己吗?我们可以和孩子来一个简短的告别仪式,比如去学校前和孩子拥抱告别,有事将孩子放在邻居家也要和孩子解释清楚。给自己做心理铺垫的同时,也不要让分离变得那么难。"我只是离开一段时间,待会就会回来。"让孩子知道离别的过程是必须的,但是相聚也是必然的。

要注意的是离开时不要拖泥带水,简短告别:"走了,待会就来接你。"然后给孩子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3、和孩子多沟通,了解他们

父母要做到理解孩子,也要注意疏通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可以多和孩子沟通,父母就是害怕孩子在外面没有在家里好,那你就多问问:在学校怎么样?睡得习惯吗?和舍友相处的还行吗?学校的环境是不是挺好的等。

孩子准备住宿,家长担心到睡不着?家长的“分离焦虑”更要重视

观察孩子的话语和神情,多讲讲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得到答案的我们也就会更加的安心。孩子放假回家后,也要买多点他们喜欢吃的菜和小零食,感受家庭的温暖。我们在准备中也会更加的幸福。

孩子作为雏鸟,迟早一天会离开我们的巢穴,独自闯荡。但是父母的家永远都会是他们的牵挂,亲子关系也是他们的羁绊,父母要做的就是正视"分离焦虑",合理的排解,过好自己的人生也摆渡好孩子的人生。

我是童心妈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