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覺得想逃離家庭?

小九九﹎


家本來應該是最讓人感覺到安全,溫暖和快樂的地方。可是如果你在這個家沒有這種感覺呢?你還願意待下去嗎?

就像我現在這樣,結婚一年多了,孩子也剛滿14個月,正式調皮可愛討人喜歡的時候,還有婆婆來幫我帶孩子我應該感覺很幸福的,可這都是表面現象。剛結婚那會兒我懷孕呢婆婆每天找藉口出去,留我一個人在家待著,中午吃沒吃飯從來不問。生完孩子以後也看我不順眼,處處拿話敲打我,甚至到了沒事找事的地步。結婚以後才發現自己老公就是個媽寶男,所以婆婆對我怎麼樣他都不會站我這邊說話的。重要的是老公剛剛經常換工作收入不穩定按現在的生活水平平均一個月給我不到1000塊錢,偶爾掙得多的時候還揹著我給婆婆轉錢。

這樣的家庭換做誰都會想逃離吧!感覺自己在這個家裡面就是個外人。


初一0205891


逃離家庭,對我來說,大部分是跟老公吵架後。還有就是家裡人很多,空間不夠時也會想逃離。

老公有時想一個人出去旅遊,是為了逃離家裡雞毛蒜皮的小事。

等女兒到了青春期,女兒就想找個學校住宿,逃離我和孩子爸對她的管束。

而公公婆婆為了幫我們照顧孫子孫女,不得不跟我們住一起。一旦我們對公婆照看孩子的方式有意見時。公婆就很委屈。經常用回老家來威脅我們。

每個人逃離的方式不同,逃離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點:

*不開心,不快樂!

*缺少關愛,得不到讚美!找不到自己在這個家的位置。

*被管束,不自由。

*自我空間不夠,壓抑。

*家庭環境不是自己要的,比如有人喜歡乾淨,但別的家庭成員不配合。

總之,就是沒法按自己的意願過!

但是逃離是一時的,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有了問題,只有積極面對、互相溝通、有技巧地去提升家庭的凝聚力,才能讓家庭的每個成長戀家、愛家!



蝸牛的夢666


不同的家庭有各種不同的狀態,也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大部分人想擁抱它,但也有人卻想要逃離它。這與人的需求和責任擔當有關。

想要逃離家庭,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家庭太安逸

並非只有不幸的家庭才會讓人逃離,家庭太安逸,也會讓人想要逃離。

有兩種情況:

1.家庭生活富足安逸,使人消磨了奮鬥的意志。不滿足自我,想要豐滿人生的人,想要突破自己,會感到家庭所帶來的安逸反而是一種窒息和阻礙,需要重新開啟不一般的經歷,來激發自己的熱情和信心,

高曉松與第二任妻子的離婚,理由就是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創作空間。

2.想要足夠的自由。

家庭不需要自己的付出,只要自己開心就好啦。只想過那種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的日子,不管對錯,不管好與不好,不被人干涉,指責、安排,徹底地放飛自我,盡情享受生活。

二、家庭沒有快樂。家人幾乎不吵架,不爭執,但也沒有笑聲、打鬧聲,日子過得無驚無喜,就是在過日子,沒有情調,沒有目標,似乎每一天都一樣。讓人感覺很乏味,很困頓。

我有一個同事,每天下班後都不像別人那樣急著回家,時間久了,同事們就各種猜測:跟老婆生氣了;有外遇了,可是,始終沒找到答案。

後來,跟他關係不錯的同事終於忍不住就去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答案令大家很不解。他說,他的妻子是個好人,但性格沉悶,沒有女人味兒,他們之間幾乎沒有交流,他說,他不想回家,他不知道這日子怎麼過下去。

他沒有離婚,但他的心已經在逃離。

三、家庭沒有幸福。家庭成員之間缺乏相互間的關愛和理解,只為自己著想,相互算計;遇到挫折困難,沒人理解支持。

徒有家的軀殼,沒有家的溫暖,令人感到寒冷。

四、家庭沒有希望。家庭生活中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如,父母身體不好多病、經濟困難;很多關係處理不了,婆媳不和,勸誰都不聽;家庭成員關係複雜,如重組家庭,矛盾不斷,大人吵,孩子鬧,整日不得安寧。

面對這種情況,無能的人,沒有擔當的人就會逃離,眼不見心不煩,實則是不負責任的體現。

家的故事說不完,悲歡離合都包含。有人從千里之外趕回家,有人離開家去了千里之外,之後的故事大概是,回家的感到幸福,離開家的去尋找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