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70後80後努力賺一輩子錢,最後被房貸掏空,你覺得幸福指數是多少?

大D11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70後80後努力賺錢被房貸掏空幸福指數是多少!房子成了全民討論的話題,好像沒有房子做支撐就沒有安全可言的感覺!也不是70 80後很樂意把自己掏空來買房子買房對不少人來說目前還是剛性需求,畢竟當前還有不少人沒有自有住房。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覺得買房更幸福。房子,在很多人的心裡,除房子了代表著家,還代表著安身之所,所以,每個人都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讓自己感到安全。根據馬斯洛需求版層次理論,安全需求與生理需求共同構成了人的最基本生存需求,如果一個人連基本生權存需求都無法滿足,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則無從談起。


 房子帶給人的感覺不僅僅是擁有一項固定資產,在國人的心目中還代表著穩定和幸福,代表著一個家不再漂泊,有了不受他人驅趕的落腳點。尤其是在一些極端事件時,房子可以讓人們退回最後的安全之處,可以舔傷可以治療。


貸款買房後,更幸福的佔大多數。部分感覺不幸福的,主要源於工作或家庭的影響,導致收支平衡壓力大,貸款買房算是放大了壓力,並不是問題的根源。(說到底就是為什麼要掏空自己的現金也要貸款買房)下面我們具體從幾個方面來說下:



1、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房子的意義已經超過其本身應有的居住含義,它還承載了幸福、安全感等等方面,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年輕人選擇返鄉置業時會考慮更多因素,比如城市發展前景、交通、教育等等。一線城市動輒數萬元一平的高房價往往讓“漂一族”望而卻步,“杯水車薪”已成為返鄉置業的一大重要理由。然而,“返鄉”並非回到出生地,多是回到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省會城市或熱點城市。


2、隨著房價上漲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也不斷地增加。可以讓一些本來就假裝不富裕的家庭為了買房而雪上加霜,很多人覺得買房應該量力而為不應該強求。但是面對上漲的房價如果現在不買今後只能付出更多。所以有不少家庭寧願揹負高昂的債務,也要先把房子買到手。這種情況也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們總是覺得房子嘛,有就住沒有就不住。其實也不需要過多的選擇與取捨,可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之下,有房才有家,房子可以說是年輕人通往婚姻殿堂的鑰匙。可以說當前的剛需有很多,並不是為了買房而買房,而是為了結婚有個穩定的家而買房。當房子的地位被推高到新的高度之後,那麼房子對於我們的意義與價值就不一樣了。


3、剛需買房,其實是個永遠不變的話題。與租房相比,買房的人更加主動。雖然買房有貸款有利息,但是最終都相當於是個人的存款。而對於租房的人而言,房租卻一直都是一種消費和支出。正如我們當前所遇到的疫情租房的人,就會顯得被動很多。而買房總是在自己有其他方面的經濟損失起碼還有房子在背後作為支撐。因此,買房對於剛需來說,並沒有孰對孰錯,只要能夠符合自己的能力,不要太過於給自己添麻煩就行。


4、不是說丈母孃喜歡房子,銀行也喜歡房子。銀行喜歡房貸。先說去年房貸情況。近期媒體披露,在過去的2018年,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六大銀行總共新增貸款和墊款5.13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新增2.53萬億元,佔比高達49.39%。也就是新貸款的近一半,流向了房貸。銀行是靠存貸差存活的,當然喜歡貸款給優質客戶,相比貸款給中小創業者,房貸還是比較穩定的貸款方式。現在的房東很多都是以前的房奴,這你別不相信。不想一輩子蝸居,不想一輩子做房奴,不想從買不起房子到連房子都租不起,還是乖乖的買房。不要認為貸款30年,讓銀行賺那麼多利息,很吃虧,磚家研究結果表明國內房貸結清平均年限不超過8年,WHY,房子賣掉啦貸款結清啦。


5、不要認為房租一直不漲,房租跟房價一樣,說漲就漲,那些租房比買房好,都是基於房租不漲的基礎上計算出來的結果;就沒有幾個人的收入能跟上房價漲幅的,除非都是CEO,CEO不管買房還是租房都是優質。


6、不要忽略通貨膨脹,印鈔機一開,國家有錢了,物價上漲了,你的實際購買力下降了。不是說買房一定漲,買房保值是根據房子抗通脹說的。


結語:70,80後買了房,背上了房貸。自從有了自己的房子,但每天回到家裡,心裡是踏實的,安心的。這種安心是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對於有房子的人來說,他們身處於一種“痛並快樂”的狀態,有了房子,即使揹負了巨大的房貸壓力,但是終歸是有了歸屬,所以結婚、成家的事情便可以定下來了。有了家,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處境就要完全不一樣了,他會努力工作還房貸,讓房子真正的屬於自己。因此,即使揹負房貸,最起碼的是房子已經住進去了,接下來就是還錢而已,從樂觀以及穩定的角度來看,這的確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了。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貸款買房的年輕人,需要平衡未來的月供和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需要有一個長遠的計劃,畢竟買房和買手機不一樣,在一定長的時間內,不僅會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而且會影響到你的未來發展。所以我建議,如果可以,年輕人應該儘量多攢一些首付,然後儘量用公積金貸款,這樣生活品質幾乎不受影響。


客家小宗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廣告語深入人心。任何形式的坐享其成和不勞而獲,即使暫時得到了也很難獲得持續的保持,只有經過日久彌堅艱苦奮鬥和長期不懈的堅持努力。獲得的幸福感覺,那種內心油然而生的滋味,像瓊瑤玉液一樣甘醇甜美,那種深深的珍惜愈久強烈。

現在的房價對大多數普通人已經到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剛需的人在苦苦掙扎。而擁有多套房甚至幾十套的人卻希望房價持續暴漲。這種尖銳矛盾的對立,使現在房子成了一個長期發酵的熱門話題。這種狀況個人分析有以下幾個原因:

1、經濟不均衡發展。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成為一段時期的口號。個人財富的暴漲,日益膨脹的慾望,追求高品質生活的需求。造成城市的不斷擴編擴容,人口的大量擁入,更使大城市一房難求。

2、投資投機。房價的連番暴漲,包括賣菜大媽的一夜暴富的 渲染。使很多人窮盡一生積蓄不惜揹負高額貸款,像飛蛾撲火一樣前仆後繼的擁入。價格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一樣難以控制,敲打著每個人繃緊的的神經。

3、丈母孃的強勢崛起。中國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衡,造成部分農村彩禮年年攀升,在城市中買套房成了標配,壓垮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最後一根稻草。

4、死要面子活受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城市沒套房,總感覺在人面前矮三分。這種深深的烙印“你懂的”。

幸福的感覺因人而異。有人痛並快樂著。有人為迷茫而焦慮。有人為得到而欣喜。有人為得到陷入困境。各種滋味兒,只有自己體諒。

個人的多年努力,雖然換來四套房。望著 一棟棟鋼筋混凝土, 其實每晚睡覺真的只需要一間房。


寂寞旅行


70後和80後從年齡推算,現在剛好是人到中年。前者出生於國家相對困難的時期。後者則降臨在咱們國家開始改革開放和經濟逐步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也是親身經歷和見證了中國市場經濟從滋生,萌芽、起步到迅速發展的歷史進程。

由於歷史原因,70和80後出生時,國家還比較窮困。所以,他們當中的好些人,捱過餓,受過窮。也由於他們學歷普遍較低,出身不高,所以在就業方面,能找到好工作的不多。大多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幸好,這兩個時代的孩子們,一絲不苟的繼承了父輩們艱苦樸素的高貴品質和優良作風。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計得失,默默奉獻。所以,70和80後也是中國經濟騰飛最平凡的鋪路石和最不顯眼的勞動者和建設者。

在70和80後參加工作之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處在發展初級階段,所以,很多人工作的起點和待遇不高,收入自然也就不多。除開平時生活各種開銷之後,錢包確實所剩無幾。好不容易在勞動多年以後,勉勉強強有了一點兒積蓄,其實那也是從自己牙縫或其他器官擠下來的血汗結晶。

古往今來,,中國老百姓對於房子,有先天性的灼熱感情和危機感。只要他們手裡有了錢,那怕不多。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好賴找一處房子,然後費盡心思把它買下來。因為孩子慢慢長大了,需要有自己的學習生活空間。特別家庭裡孩子多的要分開來住,好給孩子們安排屬於自己的小天地。這樣一來,家裡原本不寬敞的房子就顯得更加狹窄,不夠住。於是,改善住房條件或再買一套房子就被無數人到中年的家庭緊急提上議事日程,擺上餐桌討論、決定。

不得不承認,現階段中國很多地方,特別是各大城市房價還是偏高,儘管各級政府一直想著各種辦法,包括動用一切行政手段千方百計降低房子價格,以減輕老百姓購房時的負擔。但客觀的講,雷聲轟隆,雨點寥寥,調控的效果總是差強人意。讓千千萬購房者望樓興嘆,無可奈何。

只是,為了能徹底改善家裡人的住房條件。好多人還是在開發商的鼓勵感召下,或在房產中介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軟磨硬泡下,咬咬牙決定出手。於是乎,傾盡所有,甚至砸鍋賣鐵,東拼西湊籌齊首付款,用微微顫抖的手

簽了作為房奴的賣身契。

終於,幾十年夢圓,有新房子了。接著要面對的就是長夜漫漫的分期還款。雖然,為了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掏空了口袋,心裡不免有點空落落,有一絲絲感傷。但更多的還是心潮澎湃,激動不已。至少新房子讓一大家人有了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只要家裡人能住寬敞,舒服。作為一家之主的70.80後,還是覺得,值了。以後自己苦點累點,壓力大一點,都會感覺踏實,安慰。

也許,在所有男人心目中,讓妻子、孩兒生活得舒適,幸福一些!就是最大滿足。也是生活對自己最好的回報!所以,無論自己吃多少苦付出怎樣辛勞都是應份。同時,心底深處覺得特別光榮與自豪。於是,他們做出這樣的購房選擇,合情合理,無怨無悔!

最後,請允許我向孜孜以求,永不疲倦,一直奔跑在風雨中的70.80後,也是我的同齡人們致以最崇高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