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記》趣談


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這首詩中提到的“蔡中郎”是東漢三國時期的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蔡因曾官居中郎將,故稱之為蔡中郎。民間流傳蔡邕貧困時和妻子相濡以沫,富貴後另攀高枝,千方百計要滅了不願意同自己離婚的妻子,終遭雷劈而死。到了元朝末年,高明根據民間傳說創作了《琵琶記》雜劇,為蔡翻案,改為蔡三被逼,三不從,最後來個一門旌表的大團圓結局。

這部雜劇,一經演出,便引起了轟動,上至顯貴,下至百姓,爭相傳唱,很有點像時下的網絡流行歌曲。明太祖朱元璋對高明非常欣賞,即位後打算讓高明入朝為官,高明聽到消息後裝瘋不出,朱皇帝只好作罷。高明死後,有人把“琵琶記”劇本進獻給朱元璋,他讀後長嘆一聲說:“《四書》《五經》像布匹糧食,家家都有;《琵琶記》就如山珍海味,富貴家不可沒有呀!……以官錦製鞋,實在太可惜了!”,言外之意,這樣的人才,不為國出力,而去寫戲,未免也太有點大材小用了吧。

也難怪老朱嘆息,因為此劇在當時幾乎是家喻戶曉,高明已經成為了大明星。如果誰說不知道這部戲,放在現在,肯定會被人認為不是小白也是火星人。

福建大司馬蔡經,原來姓張,小時候過繼給蔡家做養子,自己也非常忌諱這段歷史。有次他請狀元龔用卿觀看《琵琶記》,到趙五娘抱琵琶一節時,就給龔狀元開玩笑:狀元的老婆怎麼落到了這個地步?龔無語以對,非常尷尬。看到了張廣才掃墓,終於找到了報仇的機會,衝蔡經施一禮: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請明示。蔡經一聽,也想緩解一下尷尬,就說:說吧。龔說:大人,這老頭姓張,為什麼要替蔡家上墳呢?蔡經差點兒暈了過去。

《琵琶記》只所以能洛陽紙貴,這與作者的潛心創作分不開的,據記載,高明為創作這部戲,把自己關在小樓裡,邊寫邊唱,用腳打拍子,把樓板都拍穿了。當寫到趙五娘勸夫的幾句詞:“糠和米本來相依倚,被簸揚作兩處飛,一賤與一貴,好似奴家與夫婿”時,兩支蠟燭的光竟然交織在一起,久久不分開。後人就物地把此樓命名為“瑞光樓”。

可能是這部戲影響太大吧,當時就有人開始琢磨作者的寫作動因了。我們前面說的為蔡邕翻案,其實也只是明代徐渭在《南詞敘錄》中的猜測。明王世貞認為是影射唐代一位姓蔡的書生,這位仁兄為了娶宰相牛僧儒的千金,隱瞞婚史,坦腹東床,最終官至節度副使。而明代的胡應麟則認為是諷刺鄧敞的。是鄧為了自己的富貴,休棄了原配,娶了牛僧儒的千金。

宋人洪邁認為是諷刺宋朝大奸臣蔡京的弟弟蔡卞的。蔡卞為娶王安石的女兒,休了自己的妻子。因王安石,外號叫拗相公,有點牛脾氣,故劇中以牛丞相指代王安石。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據書籍記載,小蔡確實幹過這種不光彩的事情。

本人最贊成明朝田藝衡的說法:高明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叫王四,有點才華,高明曾勸他做官,可是這位小王同志做了公務員後,就休了自己的老婆,入贅到太師不花的家中(元人稱牛為“不花”),混入了高幹的隊伍。高明聽了又氣又悔,覺得對不起王四的老婆孩子。就寫了《琵琶記》雜劇來諷刺王四。“琵琶”二字拆開了,頭上就是“王四”,這小子小時貧賤,靠為人種菜為生,其實也就是一個“菜傭”,而東漢的蔡邕,曾經依附大奸相董卓,為哭董卓丟掉了自己的小命。大明集團的CEO朱元璋上臺後,下旨把王四給掛了。

這種說法似乎太完美,反而讓人覺得牽強,但它的情節基本上滿足了老百姓的審美觀,正如清人汪棣在詩中寫的:蔡邕孝廉人,琵琶遭掊擊,藉以諷王四,與義尤可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