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投資者是否都適合買黃金?大家怎麼看?

浮雲財經觀


從操作的難易度以及人性的弱點來看,大眾投資者不只適合買黃金,也應該以黃金為第一選擇,因為黃金的操作邏輯比股票要更簡單更好理解,也不容易踩雷而讓本金損失過大,大眾投資者在投資黃金的時候只要觀察三個重點:

1. 實際利率:黃金價格與實際利率呈現反向關係,當實際利率走低的時候,市場通常會出現停滯性通脹或是大寬鬆,此時黃金價格就越容易上漲,但是股票卻未必能夠全部都上漲,經濟狀況不好多數企業呈現衰退的情況而無法獲利,那麼公司股價就會下跌。從這點來看投資黃金的優勢大於股票。

2. 美元指數: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呈現反向關係,當美元升值的時候黃金價格就容易下跌,而美元貶值的時候黃金價格就容易上漲,因此投資人只要關注美聯儲的政策就可以預判美元的走勢,也就能夠知道黃金的價格會往哪個方向移動,那麼買賣點的掌握就相對容易。但是美元的走勢未必對國內的個別公司股票有影響,此外很多公司可能在財報上會造假,例如近期的瑞幸咖啡事件,這就會影響到投資人的判斷而做出錯誤決策造成損失,不同產業的公司也有各自的循環週期,對於一般投資人來說也沒有太多的精力去了解該產業的週期何時買賣比較合適。從這點來看投資黃金的優勢依舊大於股票。

3. 避險需求:當金融市場發生危機或是區域性戰爭的時候,資金的流向容易往黃金資產去做移動,希望達到一個避險的作用,從實務經驗來看,黃金的避險功能顯著在多次的金融危機當中都發揮了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幫助投資人確保收益。此外當市場不好的時候想要賣掉手中的股票還有可能遇到跌停板而無法賣出的情況,等到能夠賣出股票的時候可能已經損失50%了,但是黃金沒有賣不出去無法交易的問題存在。從這點來看,黃金的投資優勢更是遠勝於股票。

大家可以做個對比,投資黃金只要觀察三個重點,這些都是不會造假的數據而且都是實實在在會展現在金融市場上的數字,但是投資股票可能要觀察更多的面向,例如基本面,政策面,資金面,消息面,財務面,籌碼面,技術面等等,這些中的很多部分有可能造假或者是大眾不容易去觀察跟理解,因此相比之下黃金的投資完全適合投資大眾!


黃金致富


七年前,中國大媽們曾經投資1000億,狂買300噸黃金,一度成為黃金投資市場的風雲事件,然而後來卻鮮有新聞報道了,為什麼?因為大媽們如果一直持有的話,基本上要到2019年9月份以後才會解套?只是作為普通投資者,她們有這個耐心嗎?我想就算有,比例也不會很大。大部分的大媽應該都是虧錢割肉了。

因此,投資黃金投資需要非常專業的知識,顯然並不屬於大眾投資者都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人投資黃金好像就秉持一點,那就是黃金是避險資產,是硬通貨,應該說這種認知本身倒是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黃金作為貴金屬品種中最大宗的投資標的,本身還有工業品的屬性、作為貨幣的金融屬性,黃金的走勢由很多因素決定,涉及到政治、軍事、經濟、貨幣政策、美元體系等諸多因素,這些知識,別說大眾投資者了,很多時候就是專業投資者都看不清楚。

就本輪黃金的牛市來說,從1100美元一路到上漲到最高1700美元,長線投6資者自然是獲利不菲,但是也有很多人在1700美元附近高喊這一輪金價會創歷史新高,也許真的,但是過程是什麼樣的,時間需要多久,恐怕沒幾個人能說得準。



遁逃者


黃金具有低風險保值增值的特性,有閒錢當然可以買點。但也沒必要大眾都買,具體還要看個人情況。至於投資理財這一塊,還需要去綜合匹配。黃金具有穩定性的同時,也欠缺一定的靈活性,如果你把錢都買了黃金,那麼你生活的花銷的錢可能就沒了。
任何一個投資品種都有漲的時候,也有跌的時候,不可能買了黃金就一本萬利了,只漲不跌了,如果你趕在黃金的一個峰值上買,也有可能造成階段性的虧損。所以投資在選產品的同時,選也一個何時的時機也非常重要。


在個人投資理財上,建議還是均衡搭配,低風險中等風險和高風險的產品都要搭配一點,甚至是保險也必不可少。儘量形成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這樣會起到一個風險對沖的作用。當然你可以拿出一部分資金來購買黃金。也可以留一部分銀行存款,以備不時之需。還可以適當參與一點高風險高收益的產品,比如股票類。同時中等收益水平的債權也可以考慮。總之,一個合理的理財觀還是建議不要孤注一擲,要均衡分配。這樣才能有備無患,達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