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4月13日OPPO發佈的Ace2,有哪些亮點和槽點?


回到話題本身,OPPO Ace2雖然官方定位主打遊戲性能,但是並沒有採用目前紅魔黑鯊那些電競手機的炫酷(非主流浮誇風)設計,奧利奧鏡頭加玻璃機身漸變色還是很有質感的。

另外OPPO對Ace2的結構進行了深度優化,機身厚度為8.6mm,而裸機重量僅為185g。

今年5G因為外掛基帶的功耗和5G天線佈局,普通加大電池和散熱片,所以主流旗艦大都超過了200g,這樣一對比,185g的Ace2更加顯得輕薄順手,更適合長時間握持使用。

屏幕方面OPPO Ace2擯棄了上一代的水滴屏設計,轉為了更流行的挖孔屏。屏幕尺寸為6.55英寸,採用COP封裝技術,實現更窄的下巴,屏幕局部峰值亮度最高達1100nit,動態對比度達5000000:1,並通過了HDR10+認證和德國萊茵TÜV全局護眼認證。90Hz的刷新率+180Hz觸控採樣率,也是今年旗艦機主流標準。

以上幾點可以看到OPPO Ace2在各方面都不輸其它品牌旗艦手機。有沒有超越旗艦的東西呢?當然,從當年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開始,OPPO的快充一直是行業最頂級的,65W的SuperVOOC 2.0超級閃充,有線狀態下只需要約30分鐘即可充滿已是獨孤求敗。40W的AirVOOC無線閃充,更是無情碾壓在售的所有旗艦手機,無線狀態下1小時以內充滿,比很多旗艦機的有線充電速度還要快。

誇了這麼多亮點,現在說說不足吧吧,其實也說就是缺陷,首先就是被吐槽比較多的邊框,畢竟也帶來了更輕薄的手感。

其次就是拍照,IMX586,在今年遍地都是定製CMOS的旗艦陣營,算是非常落後的配置了,當然基於這款機子本身定位來說,這個鏡頭組合不算拖後腿。

最後,價格就不做評價了,畢竟今年865的機子都不便宜。


曉傑論


OPPO策略失誤,Ace系列直接流產,性價比之路真這麼難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花無百日紅,這樣一句俗語其實放到智能手機市場了當中來看也是相當合適的。之前OPPO推出第一代Ace的時候,由於出色的性價比,這款手機一時之間成為了爆款,在線上和線下都表現出了非常高的口碑,一時之間可謂是轟動整個圈子的。

原本以為這個系列的機型會保持這樣的一種熱度,繼續發展下去,但是今年Ace2推出的時候,熱度相比較上一代機型下降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可以看到Ace2從正式預售到現在京東官網上的預售量僅僅只有1651件,和上一代機型相比的話,確實是存在有天壤之別。而很多網友也都宣稱,此次的Ace2除了65w的有線充電和40w的無線充電之外,這款手機實際上就沒有太大的亮點了,而且65w的快充也是延續了上一代機型的配置,在創新性方面做出的提升也並不是很大,再加上價格方面實際上也沒有帶來太多的誠意,這樣一種情況之下熱度相比較上一代進行的下降也是理所當然的。

上一代Ace推出的時候,市場環境和如今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當時使用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也就只有一家,而Ace的橫空出世也是讓消費者看到了高刷新率屏幕的魅力,再加上3000元不到的定價和高通驍龍855 Plus的CPU,消費者不覺得香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年主流的廠商都開始換用了高刷新率的屏幕,而高通驍龍865的CPU也是成為了標配,Ace2又何來優勢可言呢?

除此之外,此次Ace2為了超薄機身也是捨棄了一些續航時間,65w的快充聽起來確實是很有亮點,但是一款手機的續航能力跟它的快充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即便是充電速度再快,也不能夠完全彌補續航方面存在的短板。Ace2在宣傳方面也一直聲稱自己是一款電競手機,電競手機的續航卻是最差勁的,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Ace可以說是OPPO這個品牌旗下唯一的一款性價比機型系列了,但是此次Ace2卻並沒有保持上一代機型性價比方面的優勢,3999元的定價直接結束了它的性價比之路。如果此次Ace2是衝著旗艦定位去的話,那就在續航和拍照方面付出更多的誠意,這樣的話消費者才會買賬,宣稱自己是性價比機型,但又不肯給足夠厚道的配置,難道是當消費者是傻子嗎?

進入今年以來,很多手機廠商的定位都是相當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vivo nex3s和OPPO Ace2了。今年不同往年,今年是新的網絡時代開啟的一年,對於主流廠商來說確實是需要在這個時候儘快佔據了更多的市場份額,為接下來的發展做準備。而現如今OPPO Ace2已經沒有了太大的競爭力,接下來OPPO還能夠在性價比市場上繼續發力嗎?


玩轉3C數碼


放張對比圖看看,對比圖做的太細容易看花眼,把主要配置列明就可以了。

對比是不是一目瞭然?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隻要一談參數配置,就有很多人說,“只有d絲才看參數”、“看參數的都不是目標客戶”、“不要看參數,要看實際體驗”,這種觀點恕我不能認同。

啥叫“實際體驗”?啥叫“使用體驗”?你不買你怎麼知道體驗就好?你買之前是怎麼知道的體驗好的?你買手機之前不去對比參數,反而說什麼參數無用?

所有參數無用論的觀點,其本質是喜歡這個品牌或者說喜歡這個品牌的手機。你喜歡這個品牌,又同時喜歡這個品牌的手機,那在你的眼裡,缺點也就不是缺點了。喜歡嘛,對吧,總是要找一些理由的。否則,明明別人的手機配置更高、價格更低,你還去買配置相對較低、價格相對較高的,那你不成了那啥了?

在旗艦手機上體驗上的差距並不明顯。就拿小米10和p40來說吧,麒麟990比驍龍865性能弱,但是其本身的性能是不弱的,只不過跟865一比,麒麟990的性能差距就出來了。但是由於麒麟990的性能也很強,當用戶在使用p40的時候,體驗也很好。p40的內存規格是LPDDR4X,小米10的內存規格是LPDDR5,LPDDR5跟LPDDR4X相比,綜合續航提升10%,玩遊戲時省電大約20%,速度提升30%,但是LPDDR4X的傳輸速度本身也很快,體驗也很好。

你不對比,又怎麼會感受到差距?

我這樣說是要說明我的觀點:旗艦手機畢竟是旗艦手機,它的體驗如果很差,或者說如果它的體驗不夠好,那還叫旗艦智能手機嗎?它還能賣那麼高的價格嗎?

在高端旗艦智能手機上,你說參數無用,其實是你給自己找的一個理由。因為高端旗艦的體驗是很好的,你說參數無用,情有可原。但是假如我問你,不看參數的話,華為暢享10e跟榮耀9x你選哪個?你怎麼選?

再以剛剛發佈的OPPO ACE2為例,參數對比圖放在上面了,一目瞭然吧?

自從p40發佈,輕薄這個詞突然就變成了流行詞,在數碼圈人人都在談輕薄,有些人一談p40,必談輕薄,輕薄突然就變成了剛需。這些人談輕薄是有原因的,總是要恰飯的嘛,但是用戶在購買手機的時候,你就需要明白一點:

輕薄就意味著在其它配置方面縮水。比如p40標準版,比如這次的ACE2,輕薄到底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確實是想買一部輕薄的手機,你很明確的知道自己的需求,那你買就是了。否則你聽了別人說什麼輕薄是剛需,那不是被忽悠了嗎?

ACE2本身是不錯的,但是跟競爭對手一比較,這種差距就出來了。這款手機最亮的點就是65瓦超級快充,40瓦無線充電,充電功率大,速度確實快,晚上睡覺之前根本就不需要充電,早上起床洗臉刷牙吃飯的功夫就能充滿電,體驗非常非常好,但是在其它的方面,其實沒有太多值得說的地方。

當然了,還是那句話,ACE2的體驗不會差,但是就怕貨比貨,不是嘛?

今年,各家似乎都在搶小米的底盤,所有廠家都要卡小米脖子(小米好欺負? )現在看來,所有搭載865的機型,小米10系列還是最香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