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經常說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聰明,都是一張空白紙,是真的嗎?

奮鬥gs666


老師肯定不會說這麼一句話。因為老師比誰都有權利說孩子生下來不是一樣的聰明,不是一張空白的紙。

老師經常騙家長。你的孩子很聰明啊,只是懶呀!那是因為老師要安慰家長了。誰願意承認自己生了一個智商不高的孩子呢?

一堂課教下來。聰明的孩子懂了,還能舉一反三。中等的孩子聽得迷迷糊糊。課後努把力,也懂了,跟上了。天資不好的孩子,唉!講個兩遍,三遍,他才能似懂非懂。課後找個補課老師給他補補課。他才能夠勉強跟得上。稍一鬆懈。還是落在後面!

我班上有一個智商不好的孩子。我給他補課。他還是考不及格。語數外三科都不及格。數學偶爾能考60幾分。語文能考60幾分。英語能考三四十分。家長說補課沒有效果。就不補了。

好啦,現在呢,數學考十幾分。出格的一次,考了零蛋。考三分五分是常態。語文也考不及格了。英語更不用說。靠選擇題拉分。運氣不好就只能考十分。

讀書是要有天資的。課也是要補的。補課是讓他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而不是趕上別人。


老催寶寶


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這是一種比喻,為此家長、老師可通過教育,幫助孩子畫出最美好的圖畫。

但要說,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聰明。既不符合事實,也不利於孩子,面對客觀事實,發揮主觀能動性。

由於先天的遺傳,孩子的智商顯然不同,雖然大部分處於平均水平,但畢竟有較高與較低的可能。同時在同等智商情況下,也存在偏文與偏理的差異。更不用說,其他如音樂、美術、運動等差異⋯

因此應當讓孩子和家長了解:1、有差異是必然的,要成功,重要在於努力。2、重視發現、發展、培養興趣,因為興趣既天賦,老天給每個孩子的天賦是可貴的,天賦以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是要重視並發展的。3、每一孩子隨著學習、發展會出現差異,如何揚長避短,查漏補缺,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大千世界,千差萬別,適合自己的教育、學習方法、發展途徑、學習專業才是最好的,而這一切都基於你的不懈追求與努力!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的確,老師是經常持這樣的觀點來教育學生們。要特別注意的是聽眾是學生,教育對象是學生,老師們才會這樣去說。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學生好好學習,讓學生認為好好學習,成績就會好。人生而無不同,因學而有有不同。

其實每個老師心裡都是明白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於兩個方面的合因。一個是智商,再一個就是情商,情商在學習中起決定作用的是意志力。

一個人有高智商,如果不去學習的話,那成績也是很難優秀的。如果這個人的智商不是很高,但是能夠很努力的話,成績也是能夠不錯的。高智商加拼搏努力,這樣的人成績不優秀都難。

老師們向學生強調,生下來就如同一張白紙,都是同樣的聰明,主要還是想引導學生通過努力來獲取好成績。

我作為一名老師,有時候也是這樣跟同學們強調的。假如說一個孩子不聰明的話,不僅僅是傷了孩子的自尊,有時候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大多數時候會讓孩子暗示心理,認為自己幹什麼都不行,努力也是白費,最終一蹶不振。這不是老師想要看到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