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房,能不通過中介,直接和房東籤合同嗎,有什麼有風險?

如意12


這個問題實際上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多人買二手房時,認為必須找中介,因為自己不知道如何與賣家進行交易,擔心有風險,其實大可不必。任何交易都可能存在風險,房產中介也不一定都靠譜。事實上,房產中介市場魚目混雜,坑人的中介也不少,關鍵還是要自己把握。只要做足功課,購房人完全可以直接與賣方進行交易。

二手房交易可能存在的風險

對於購房人而言,二手房交易中最常見的風險有以下幾種:

一是交了定金首付後,發現房產不能交易,定金被坑。多數情況屬於房產處於不可交易狀態,比如被抵押、查封、凍結等。

二是付清全部價款之後,但賣方不配合辦理過戶手續。

三是買房後沒有及時過戶,在需要過戶時,賣方卻坐地起價,要求買方加價,否則不予配合過戶。這類情況大多發生在產權證不足兩年的二手房,或者處於凍結交易期的安置房、回遷房、經濟適用房等。

四是實際入住時才發現,原房主存在歷史欠費,如欠交物業費、熱力費等費用。

五是房產交易完成後,突然冒出一個長租住戶,拒不騰房,購房人因此陷入無法入住和漫長維權的囧地。

六是交易合同對交房條件約定不明確,雙方在交房時對室內裝修及物品的歸屬產生歧義。

七是入住後發現原房主戶口未遷出,影響落戶與就學。

八是交易完成後,原房主的家庭成員以共有產權人的身份提出異議,引起訴訟糾紛。

九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凶宅。

如何規避二手房的交易風險

為了避免出現上述風險,在進行二手房買賣時,無論是否通過房產中介,都必須有針對性的做足功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的利益。購房人主要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看好房源後,一定要邀請賣方親臨不動產登記中心進行查冊,確認房源處於可交易狀態,不存在抵押、查封、凍結等情況。查冊後儘快簽約並辦理交易手續,防止房源狀態發生變化。

2、房屋買賣合同一定要與產權證上的全部登記產權人本人簽署,並應核驗簽約人的身份證件。

3、要親臨房源現場走訪鄰居、物業,瞭解房源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北方地區還要了解供熱情況,是否存在歷史欠費等。

4、與賣方直接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不是交易網籤合同)務必要內容詳細,至少應包括以下事項:房屋坐落、產權面積、產權人、成交價款、支付方式及時間、交房時間、交房條件、辦理過戶手續期限、物業交割、欠費清繳、戶口遷移、不存在長租的承諾、違約責任等。這是日後維權的關鍵證據。

5、交易資金最好由銀行監管,或者在交易時,在遞交的材料審核無誤後,現場轉賬。需要注意的是,辦理過戶手續分兩個階段,需要賣方兩次簽字,第一次是網籤交易合同時,第二次是交易審核通過後辦證時。

切記!不可將交易資金交由房產中介存管,因為一旦房產中介不及時將款項轉給賣方,買方可能還要承擔違約責任。

6、儘量不買尚未取得產權證的房子,或者處於限售期的房子。對於產權證不滿兩年的房子,如果買了也要及時過戶,不要為了省稅而拖延過戶,為日後辦理手續留下隱患。

7、辦理過戶手續後,應及時辦理專項維修資金的更名,需要買賣雙方籤個專項維修資金過戶協議,然後攜帶產權證到小區的專項維修資金賬戶管理銀行辦理更名,更名之後就可以正常使用該房產名下分戶賬上的餘額了(如果有的話)。

8、房產交割時,應及時核查各項費用,主要是物業費、熱力費、車位管理費、公攤費等欠費情況,並及時清繳。及時到派出所核查戶籍遷出情況。

總之,只要準備充分,即使不通過中介也可以順利完成二手房交易。


小豬房論


買二手房是可以直接和房東籤合同的,當然,你得熟悉其中的風險。

籤合同之前必須做產調

在籤合同之前,一定要讓房東去房管部門做產權調查。做產調可以確定房屋有無查封、有無抵押、有無限制。

合同一定要約定清楚違約責任

二手房買賣合同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將合同條款約定清楚,違約責任也要約定清楚。

房款交接一定要資金監管

二手房交易最大的風險是資金安全。購房者一定不要提前支付首付款或全款。一定要將房款辦理資金監管,這樣能保證資金安全,同時能讓房東放心。

預留部分保證金

為了順利的交接房屋,比如物業交割和遷出戶口,購房者應預留部分保證金,在房屋交接完成後再交保證金給房東。


房簡單


不能私自交易,沒保障。

如果賣家毀約,那麼這房子就不屬於你了,而且中介作為第三方,可以保證交易安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