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黑白平衡是不是曝光?

犀牛濟海陽關道


手機中的黑白平衡肯定不是曝光,我們使用手機專業模式時可以看到白平衡選項,一般有日光,白熾燈,陰天等等,讓沒有接觸過的人誤以為是曝光選項。那麼在這裡簡單的介紹一下手機中的曝光補償和白平衡選項

手機相機自介紹是這樣的:

白平衡:可確保成像色彩不受光源色彩影響,可根據光源類型選擇相應的白平衡或自定義白平衡(這裡自定義是指自定義K值)。

曝光補償:用於改變相機建議的曝光值,使照片更亮或更暗。

以上那些呢都是功能性解釋,非名詞解釋。不過從其上也能看出黑白平衡並不是曝光。

那麼手機相機中黑白平衡和曝光補償怎麼去應用呢。留言告訴你( ̄︶ ̄)↗ 


小烏學攝影


歐羋攝影給您分享下什麼是白平衡,共同學習哈!

不管是手機專業相機模式裡面的白平衡功能,還是數碼相機裡面的白平衡功能,可能都還有很多小夥伴沒有用過,或者是用過了,但覺得不好用、用不慣。對於一些拍攝者來說,白平衡的確不是一個會被經常用到的功能,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它的用處不大。相反的,如果你掌握得好,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你所拍攝的成片達到更理想的視覺效果。今天歐羋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使用白平衡的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吧,文章比較長,有興趣的話請耐心看下去哦。

一、什麼是白平衡

白平衡的概念,其實說起來還是挺抽象的,小夥伴們不用太深入的瞭解,只需要知道它的作用是為了讓拍攝畫面中的“白”跟實際畫面中的“白”更為接近甚至一致,從而得到“真正”的白色。小編舉個例子吧:我們對著一張純白的白紙拍照,成片中的白紙顏色跟肉眼見到的顏色多少會存在一些差異,而不是真正的純白色。白平衡就是為了解決差異而存在的。

二、白平衡與K值

歐羋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手機專業相機模式裡面的白平衡功能有“五檔預設”和“開爾文”兩種選項,並且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之前經常聽到有朋友說五檔預設裡的模式不好用,覺得設置了之後畫面更醜了,小編想說的是這些模式並不是隨便亂選來用的,一般你所處的拍攝環境是怎麼樣的,你就選什麼樣的模式,比如你是在陰天拍攝,你就選用“陰天”模式;是在室內熒光燈環境下拍攝,就選“熒光燈”模式。

關於五檔預設,小編不打算多說,主要想跟大家說一下白平衡裡面的開爾文模式,也就是需要手動調整K值的那個模式。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留意,網上幾乎所有介紹白平衡的文章都會提到“色溫”一詞,而評論區裡的爭議往往很大。這些爭議的源頭出在對K值的不同認知上。小編覺得雙方都是沒有錯的,只不過有些人誤以為調整相機白平衡時設定的K值應該跟環境的色溫K值是一樣的。實際並非如此。
像上圖這樣是所處環境所對應的色溫K值,但我們調整白平衡的時候是往相反的K值去調整的。比如我們對著日落過後的深藍色天空拍照,這個時候理論上的環境色溫應該是超過6000K的高色溫,而如果採用自動白平衡模式,所得的畫面相對來說會比實際顏色更淡一些,或者說偏黃一些。這時候我們若是想得到更藍的效果,就需要把相機中的白平衡K值調低。
為什麼呢?因為相機為了得到更準確的白平衡,它會根據你在白平衡中設定的K值去調整畫面的色溫K值,你設定的白平衡K值低了,圖片反倒更趨向於冷調。像剛才“對著深藍色天空拍照”的例子,你拍攝的是色溫K值高的環境,如果還是把白平衡K值調高的話,相機就會誤以為你所拍攝的環境色溫K值很高,為了得到更正確的白平衡,它便會把畫面的色溫往暖調調整。

如何正確使用白平

衡不知道歐羋上面說的話,大家能否理解?如果可以理解的話,那麼基本上可以說是掌握到白平衡的用法了。歐羋覺得說得越多,可能大家反而會越亂,所以別的就不多說了。關於白平衡的使用方法,其實可以用兩句話來總結,一是把白平衡中的K值調低,可以得到色溫K值高的畫面,而把白平衡中的K值調高,得到的就是色溫K值低的畫面;二是想要冷調就往低K值調,想要暖調就往高K值調。

最後,歐羋有一點是必須要提醒一下大家的。都說物極必反,K值調得太過的話,畫面的色彩會嚴重失真,變得很難看。所以我們調整K值的時候,儘可能根據實際情況來,別把K值一下子調得太高或太低。


歐羋萊


手機白平衡不是曝光!白平衡說的是色度,是對光溫度的一種計量,而曝光是與時間有關的概念,曝光的時間取決於色度,曝光時間的長短,還要因拍攝物體的不同而不同,與你表達的主題意思的改變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