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很多利好,市場為什麼有時還要跌?

用戶2400959913014125


利好兌現就是利空,這波的反彈行情難道真的是跟著歐美股市的上漲而上漲?那歐美股市都進入了技術性牛市,A股為何漲幾天就開始下跌?市場已經把利好揮發,才看到股市漲到某個高點出現利空就下跌。

週五的下跌主要在於市場的情緒面和資金面對上漲的不認可,雖然近期有很多利好,但是也有利空消息存在,利好對市場的影響有限,利空卻是直接影響到市場加大當下悲觀情緒升溫,引起了股市反彈困難下跌容易。

當下的反彈之所以很多資金不參與,主要在於無論是A股自身運行節奏還是外部環境都對股市的上漲壓制較大,導致股市這波沒有持續上漲的理由,短期一兩個利好看似能讓市場交投片刻活躍,但是情緒宣洩後拿什麼支撐後面的持續漲不停。

加上現在股市不漲的理由千千條,上漲的理由有多少?記得在年初有股民說過,A股要走牛市,只有走了牛市才能刺激消費,這都是新股民的想法,現在的A股就是一年拉昇一兩波行情吸引資金入市,然後開啟漫長的震盪和下跌行情,這都成了一種規律了。

而現在的問題不僅是市場從前期的情緒和交投開始慢慢變淡,更是內外各種基本面消息影響到了中期的走勢,一個病毒引起的經濟衰退問題還懸著,全球病毒還在蔓延,後期全球股市的動盪風險,A股如何能獨善其身。

更重要的是A股的投資者結構是以股民為主,情緒面主導市場,一旦上漲就暴漲,一旦下跌就緩慢跌,這種趨勢上股市一旦進入下跌都要幾個月半年時間,三月份開始下跌至今僅一個月,市場談不上為什麼還要跌,這波僅僅是反彈走勢,反彈後還要走弱。

當下的市場說白了就是你短線投機技巧比較強,在市場震盪反彈之際能夠捕捉個股一兩波的短線行情起碼還有肉吃,但是選股能力若太差,就儘量少參與這種反彈行情,因為反彈中不僅吃不到肉的前提下還存在著被套牢的風險。

可以說今年的市場行情雖然在年初題材股炒得比較火熱,但是部分的題材股卻是被炒出了泡沫,加上很多藍籌個股形成了高位築底的形態,很顯然在年初的一波指數大漲之際市場不能夠迎來真正的擺脫近年的下跌行情,卻受到了病毒事件的影響而再次走低就可以預示著股市在後期還會進入持續震盪或者保持萎靡不振的態勢在波動,那這種情況下再多的利好只要情緒面和資金面不恢復,市場的反彈一旦過去還要下跌。

因此,可以說近期股市在下跌之後是有出了一些利好,但是從反彈的走勢也可以看出,這些利好僅僅是讓股市走出一波小幅反彈的過程,而中期影響上漲的利空因素仍存,不僅是內部因素還有外面市場的不穩定波動都讓A股仍存風險,才見到有利好,但市場不買賬,利空一來就跌跌不休。

感謝點贊和關注,歡迎評論和轉發,每日分享更多觀點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市場在出了很多利好之後,為什麼有時候還會不漲反跌?

首先,對於利好利空與市場或者個股股價走勢的關係,並不能完全理論化的去理解它的正相關性,否則,可能就是傻瓜式掙錢了。另外,如果很多的利好只是對市場大盤的話,那麼,投資的個股會不會跟漲跟跌也是另當別論的。

其次,利好發出的時間,這也是很關鍵的,有句話叫利好出盡就是利空,那麼就需要考慮利好出現時市場在此前後的表現,是不是有提前兌現掉了?或者還得潛伏一段時間才會兌現。而題中所說的出了很多利好的話,可能在一開始有過反應,後面也會對所謂的同質化的利好有了免疫了。

再者,利好的性質和釋放週期,利好有宏觀政策性的、事件驅動型的、突發性、數據性等不同的性質,那麼,它們各自對市場的影響也會有所區別,還有就是有的利好市場在此之前就有很明確的預期了,比如像今年這種疫情影響下很多出於經濟救助的政策,多了之後就免疫了。還有像新基金這種市場本身就預期很高,也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過反應,或者其中雲計算大數據等概念在新基金這個概念沒炒作之前就已經被因為其他題材炒作過了。包括廣大投資者所熟悉的環保概念,就吸引過很多人,但是因為週期性的因素,一直都是利好卻讓很多人深套。

因此,對於市場利好消息的分析是個專業而複雜的活,並不能單純的以期正相關性去理解,否則是會給投資帶來巨大危害的。


抄底狂人松果


不知道出了什麼利好?在巿場經濟中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好,口號式的利好能起作用嗎?更何況還在加大新股發行力度,市場能買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