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期貨交易中的空單到底應該怎麼做?很多散戶都習慣做多,但是事實卻是在大部分情況下行情以下跌為主?

衰上尼的船


其實和做多是一樣的,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做空的本質是先借入標的資產,然後賣出獲得現金,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支出現金買入標的資產歸還。

比如說當你預期某一股票未來會跌,就在當期價位高時賣出你的股票,再在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買進,這樣差價就是你的利潤。

例如:10元你借入1股賣出,跌到5元再買入1股還回去,中間5元差價就是你賺到的利潤。


善域資本


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

一、期貨交易怎麼判斷做空的時機

二、真的是大部分行情都是下跌嗎


我認為,低買高賣賺差價是比較直觀的傳統思維。所以,大家很自然的就理解了。

但做空,尤其是期貨中的做空,本質上是在做貨物的賣出方。如果,題主是生產螺紋鋼的企業,一定會想辦法把貨物賣出去的。那如果這個時候,期貨價格不錯,比你的生產成本高了很多。於是,你賣出幾手螺紋鋼。按照交易所的標準,到期的時候把合格的貨物拉到指定倉庫一交割,是不是就賺錢了!

也就是說,是否做空是由角色決定的。

而對於投機者來說,無論是做多還是做空。核心都體現在了順勢上。

因為投機者不會去交割貨物,做多的不去倉庫提貨;做空的也不準備把貨物拉到倉庫去。

投機者參與交易的目的就一個——賺價格差。

如果行情趨勢是上漲的,那麼通過做多,低買高賣就能賺取價格差;如果行情趨勢是下跌的,那麼就通過做空,高賣低買賺取價格差。

重點在於你對當前趨勢的判斷。如果判斷當前趨勢是空頭趨勢,那麼在裡面通過先開賣出開倉,再買入平倉的操作就能夠進行做空交易了。這個道理和做多一樣。

就算是做多,如果判斷當前為上漲趨勢,但行情卻是下跌的,那麼也免不了虧損。所以,核心在於如何判斷當前趨勢。


第二個問題我認為是有爭議的。

如果期貨價格都是下跌的,那表明現貨市場也是下跌多於上漲。如果你做一個買賣,明知道賣一個東西未來準跌價你還賣它嗎?(別舉手機等例子,如果沒有推陳出新,舊貨價格是不會降的。但期貨螺紋鋼不會每18個月集成出新版螺紋鋼,然後老版螺紋鋼降價的。符合標準的螺紋鋼規格多少年都不會變。)

而反過來看,在期貨上一戰成名的付海棠、林光茂都是在上漲趨勢中起家的。

從數學上也能看到,價格上漲的話理論上是沒上限的,漲一倍兩倍都是它。但下跌理論最大值只能跌100%。考慮到生產成本,大宗商品價格還不可能跌100%。在這種數學嘗試下,如果品種上有主力操作,他是更願意推高價格還是拉低價格呢?

從統計的角度講,市場上如果我們截取一段很長的時間去分析,陰線和陽線的數量比是趨近1:1的。也就是說,市場並沒有比例上的傾向性。但從幅度上卻不是。如果把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絕大部分品種的價格是呈現緩慢上漲趨勢的。過程可能會由大漲和大跌,但長期過程中,隨著生產成本的推高,整體價格會維持某種支撐的。


不過,我猜題主之所以懷疑“大部分行情是下跌的”這個事情,可能跟近因效應有關。近期由於新冠疫情等原因,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出現了下跌趨勢。所以,從跟前的走勢看確實下跌的成本更大。這是比較有迷惑性的。


期戰韜略


我是君子常過666,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1、在期貨市場中,有做多和做空兩種交易方式。即對一個交易標的,認為未來會上漲就做多,反之,就做空。多空是對等的,市場上永遠存在多空兩種力量。

2、期貨市場中的參與者有三種:

機構投資者

實體經營者

個人投資者(散戶和大戶)

3、這三種參與者交易方式是不盡相同的:

作為機構投資者,因為有資金優勢和專業操盤能力,所以在一個交易品種上可能同時持有多單和空單。他們是市場的操縱者,利用市場的震盪,多空都可獲利;

實體經營者,因為有實物交易,所以多為套期保值,或規避風險。

例如,一個生產商可以把自己的產品,在價位合適時,選擇賣出(做空),到期後,或賣出空單獲利,或提供產品交割,等於銷售產品;一個原料需求者,可以在價格合適時,選擇買入(做多),到期後,或賣出多單獲利,或交割實物,等於購進原材料。

作為個人投資者,不論大戶還是散戶,只能在市場中投機,要麼做空,要麼做多。因為個人投資者,不可以參與交割。只能在漲跌中賺取差價。所以說個人交易者都是投機者。

期貨的風險,主要來自槓槓交易,其次才是方向的問題。你說散戶喜歡做多,只是習慣而已。至於你覺得跌多漲少,可能某一階段是這樣。沒有隻漲不跌或只跌不漲的市場。

不知以上回答是否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