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怎麼拍?

藍色希臘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的詩句,就不找度娘詳諮細詢了。依詞意直入主題討論“怎麼拍”?

我的理解“千株”可併入花海,“照人紅”則為桃花綻放,既然是“照人紅”,必然是指拍風光花海的人像攝影照。


既然是拍環境人像,必然將涉及到與詩相符合的場景。我居成都、出東郊外20餘公里即是龍泉山脈,這裡是全國產桃主區之一,淺丘山坡地帶不是萬畝桃林之說,可用壯觀來形容方圓幾十裡中,連綿延伸一片桃紅,使風光中山巒成為“映山紅”。


每年的春天,這一帶踏青的遊人,加之清明前的祭祖,雖談不上人頭攢動,但駱驛不絕並非誇張形容。

六世倉央嘉措曾有:“最好不相見,如此便不可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將該詩句挪移到這裡,將是對“桃花漫山印人紅”最佳的詮釋,也可說是最形象生動的比喻此地,桃花風景能使人“流戀忘返,又或是流連忘返。

桃花人像照怎麼拍?

拍個照並非好大個事,用手機或相機掌握以下幾個方面,都能拍出唯美的桃花人像照。

1.選景與光線

攝影講究的是光線運用,晴天光線充足日照暖和,也適合初春著薄款服裝。場景並非一定選擇茂密盛開的桃林,可擇小景或遠景為拍場,至於如何利用光線拍人像,則根據創作目的選擇,如拍剪影可選逆光拍人像。

2.器材準備

原則上只要是拍攝器都可拍好桃花人像照。但作為攝影創作,不妨帶上微距鏡頭、超廣角鏡頭、標準鏡頭……等,拍桃花風光人像照,最好還是使用85mm或135mm定焦鏡頭,也可選擇24-70mm f/2.8大光圈變焦鏡頭。

拍遠景風光人像亦可用70-200,拍大場景風光人像攝影,不妨使用16-35去拍桃花人像照。(關於備用器材:如三角架、快門線、存儲卡、快門線、濾鏡……等在此不作詳述 )

3.服裝與色彩

拍桃花人像照對服裝沒過高的要求,著暖色調和冷色調服裝,只要符合拍場色彩又能襯托人物主體即可,穿搭裙裝為好,飾物宜擇小樣,使用油紙傘為導具忌諱近距離拍攝,這樣會阻擋花海風光。

4.構圖

拍桃花人像照,可選擇平行線構圖,或常用的九宮格構圖法,拍小景園林桃花人像,亦可選擇框架構圖。

利用前景和背景的人像創作,能使畫面充滿神秘的空間感。利用大光圈拍人像,不僅能突出人物主體,也虛化掉不必要的雜亂背景。



以幾四點是拍桃花人像主要方法,拍桃花人像照最重要是見景別貪,這種現象是很多拍照模特的通病。

攝影就是做減法,拍好桃花人像照,應做到畫面簡潔、主體突出、質感通透、片質清晰、擺姿優美等,即可獲得“千姿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的唯美風光人像照,若再通過後期修圖製作“提鮮”,實為一幅上品“粉黛桃紅胭脂紅,醉人美照自不同”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對拍好桃花人像攝影的看法,僅供參考。


攝影微談


感謝提問。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出自於唐朝晚期著名詩僧齊己的《桃花》。全文不長,主要是描寫桃花開放時的盛景的——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的意思是說,千萬株含苞待放的桃花,形態就像露珠一樣。什麼地方的桃樹開花能把賞花人也照映成紅色的呢?

這兩句詩詞不禁讓人聯想起那一句“人面桃花相映紅。”——似有異曲同工的味道。

拍攝思路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既可以拍攝千萬株桃花含苞待放的盛景,又可以拍攝單枝單朵桃花抱蕊含珠的柔美姿態,還可以拍攝人面桃花相映成趣的人像攝影。

以桃花為拍攝主題,可以拍攝風光大景,也可以拍攝植物小景,或者是環境人像。構圖取景內容不同,所需要的拍攝器材也不一樣。

拍攝器材

拍攝千株萬樹桃花含苞待放的,或者是拍攝千株萬樹桃花正在綻放的恢弘盛景,可以是站在高處,用長焦鏡頭拍攝山谷裡的一片種植桃花的區域;也可以是採用廣角鏡頭,站在與桃花盛開的林子前方,採用平拍的視角,利用廣角鏡頭的畸變效果,收納更多正在開花和準備開花的桃樹。

拍攝單枝單朵桃花的柔美姿態,我們可以採用長焦鏡頭疊加大光圈,營造淺景深的效果。景深越淺,虛化效果越好,越容易突出攝影主體。如果有微距鏡頭,我們還可以在花苞上面灑一些水珠,採用微距來拍攝水珠的反光,利用水珠裡的折射拍攝“桃花眼”,也是可以體現出桃花含苞待放的美好姿態的。

拍攝桃花人像,也是環境人像的一種。我們可以採用中焦段鏡頭交代拍攝背景;也可以利用桃花作為拍攝前景,採用長焦鏡頭拍攝半身像。


柳侍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