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超也可以退役球衣,你認為誰夠資格?為什麼?

愛提問的小白白


一個人一座城---肇俊哲

瀋陽人肇俊哲大概是職業聯賽有史以來,唯一一個姓肇的球員,肇俊哲的足球生涯雖難言輝煌,卻足夠偉大。一個人一座城的堅守值得所有人尊敬。

肇俊哲職業生涯榮譽並不算多隻有一個超霸杯冠軍和一箇中甲冠軍,但是他32年球員生涯,一直都駐守在遼瀋大地,這遼瀋足球的一面旗幟。

1979年4月19日出生的肇俊哲,在瀋陽市鐵西勳望小學開啟了自己的足球之路,少年時期的肇俊哲屬於有著一股子拼勁的孩子,只要跟足球有關係的事情都會鉚足了勁去做,在學校裡和同學老師比賽顛球,輸了就利用課餘時間練習然後在比賽一定要贏回來,就是這股子勁和自身的天賦被“遼足教父”張引相中,後跟隨張引正式開啟了自己的職業足球生涯。

初中時期的肇俊哲也到了這個年齡段都有的叛逆期,在這期間的訓練不是很上心非常的懈怠,加上肇俊哲的家境不算富裕,肇的父親需要每天推三輪賣海鮮賺錢,對肇俊哲的關心不夠,在得知兒子的情況後老人十分上火就讓肇俊哲陪著自己一起去賣海鮮,從天不亮的進貨到裝車再到推車不停的走街串巷,不時還會被人驅趕,在這過程中父親都沒有讓肇俊哲插一次手,就是讓他靜靜的看著,傍晚推車回家的路上還沒等父親問肇俊哲的感受,肇俊哲變已經哭紅了眼緊緊的抱著父親,一種愛,它是無言的,是嚴肅的,在當時往往無法細訴,然而,它讓你在過後的日子裡越體會越有。。。。。。從這次事情後肇俊哲的訓練從未有過懈怠,一直努力著拼搏著為的辛苦的父親也是心中的理想。

努力定會獲得回報,因為肇俊哲當時在遼寧青年隊年齡最小的表現最好,年少時的肇俊哲還接受過一次中央電視臺的採訪,面對央視《足球之夜》的鏡頭,肇俊哲並不緊張,他像小大人一樣說道:“我每逢看到電視裡出現了中國隊失利,沒有衝出亞洲,感到很遺憾,我今後一定要好好練球,努力把中國的足球事業走向世界,衝出亞洲,報效祖國。”

夢迴1999

每次一提到遼足很難不讓人想起1999年那個血脈賁張的夢幻賽季。當時的遼小虎衝甲成功差一點點就複製凱澤斯勞滕奇蹟,回顧當年的主力陣容不禁讓人感慨,當時遼寧隊主要成員有:李鐵,張玉寧,李金羽,曲聖卿,肖佔波,李堯,朱楷,曲東,王剛,陳陽,肇俊哲,王亮,法佈雷斯,雷比,曲樂恆,馬東波等,其中李鐵、張玉寧、李金羽、肇俊哲都是國家隊的主力,可以說當時的遼足已不是遼小虎而已經蛻變成真正的大老虎了。

我相信1999年遺憾會一直伴隨著肇俊哲,會是肇俊哲足球生涯中一塊抹不去的傷痕,升班馬遼寧隊強勢開局,在首輪就客場1比0擊敗大連萬達,打破萬達金州主場不敗神話,並從第14輪到第22輪實現八連勝,整個賽季的焦點都集中在最後一場遼足客場挑戰北京國安,在只要獲勝便可收穫聯賽冠軍的情況下,比賽開始後踢得相當精彩,遼足曾經一度以1比0領先,但是比賽的轉折發生在呂剛因為一次犯規而被紅牌罰下。遼足被迫打起了防守反擊,國安強勢阻擊,粉碎了遼足的凱澤斯勞滕神話,這也是遼足和肇俊哲刻骨銘心的記憶。

賽後出現了很多負面新聞,輿論也是吵得沸沸揚揚,在這個時刻的肇俊哲沒有過多發表言論,而是默默承受著這次失敗。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經歷過這次失敗的肇俊哲變得更加成熟。

圓夢世界盃

經過了不停的成長,也迎來了中國隊真正意義的衝出亞洲,中國隊在2002年進入了日韓世界盃的舞臺,肇俊哲也被米盧選中來到了世界盃的舞臺上。世界盃前BBC曾對2002年世界盃中國隊的23人有一番簡要介紹,對於肇俊哲的形容是:“雖然他在國家隊出場次數不多,但到目前為止從未讓人失望,在進攻中他喜歡後排插上,他的遠射很有威脅。”

回顧肇俊哲世界盃上的表現可以用驚豔來形容,肇俊哲射門擊中巴西隊門柱成為國足在世界盃上為數不多的經典鏡頭。

那場比賽,肇俊哲與李鐵搭檔,組成首發雙後腰,與他們對位的,則是吉爾伯特·席爾瓦和大儒尼尼奧。

比賽進行到第61分鐘,國足中場斷球反擊,經過連續的傳遞後,球到了肇俊哲的腳下,他先是閃開了盧西奧的逼搶,隨後搶在巴西隊14號安德森剷球前右腳射門。皮球以極快的速度飛向門柱,眼看巴西國門馬科斯已經無法碰到皮球,但門柱最終拒絕了國足的世界盃首球。肇俊哲雖然沒有一球成名,但這次打巴西隊門柱大概是中國足球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射門。

亞洲盃隊長


2002年到2004年,是肇俊哲國腳生涯的巔峰時期。在本土舉辦的亞洲盃上,他成為了中國隊的隊長。雖然在與伊朗的比賽中罰丟了點球,但是好在最後劉雲飛撲出了點球讓中國隊進入了最後的決賽,“踢丟了那個點球,我往回走的時候眼睛都是模糊的,如果因為這個點球沒進,球隊被淘汰,那我肯定遺憾一輩子。”肇俊哲回憶道。


亞冠退賽

肇俊哲職業生涯中的另一件憾事,就是2012年的“退賽門”了。2011賽季,肇隊率領著于漢超、楊旭等新人,拿到了遼足在中超時代的最佳戰績(第三名),獲得了亞冠資格。

但是因為當時亞足聯規定,一旦在亞冠資格賽被淘汰,球隊必須參加亞足聯杯的比賽,就是這個規定讓陣容厚度和資金實力都非常有限的遼足來說,無疑是很難接受的。最終,遼足老闆決定放棄當年亞冠資格。消息一出遼寧隊被全國球迷圍攻,各種負面的評論鋪天蓋地的襲來,作為球隊的隊長肇俊哲在接受採訪時苦笑的說:“老闆是商人,最初沒有考慮那麼多,後來他可能有點後悔,但是已經太晚了。”無論怎麼樣這都是肇俊哲職業生涯的遺憾。


退役

2016年10月30日,遼寧宏運主場對陣江蘇蘇寧,這是肇俊哲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也是他最後一次作為遼足隊長先發上陣。

比賽的結果其實並不重要,比賽更多是對一個人一座城信仰的致敬,在10月末的寒冬中,比賽的第9分鐘,全場響起了經久不絕的掌聲,那是獻給場上身披9號戰袍的肇俊哲。

談到9號需要插一下肇俊哲選擇9號的原因肇俊哲是這樣說的:“其實我1998年選的是19號,因為我當時剛好19歲,覺得挺有寓意的。後來衝甲成功,胖隊長(曲聖卿)說他想要19號,我就給他了。加上高中鋒龐利轉會去了上海,我就把他的9號穿上了,因為我一直覺得9是我的幸運數字。”

回到比賽,肇俊哲在第52分鐘獻上了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腳射門,當時張野在右路45度角傳中,肇俊哲在後點快速插上,完成了一記倒地剷射,可惜皮球射得太正,被江蘇門將顧超摘到。兩分鐘後,遼足主帥馬林用小將胡延強換下肇俊哲。職業生涯最後一戰,肇俊哲完成了1次射門、1次解圍,另有1次犯規和2次被侵犯。下場前,他非常認真地把隊長袖標,戴在了楊善平的胳膊上。這是一種傳承一種希望。


在中國足壇我認為只有肇俊哲有資格享受球衣退役,無論球品人品以及實力都配的上這份榮譽


追風箏的人1985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國內還沒有聽說過為哪位球員退役球衣,或者永久封存號碼,畢竟中國足球職業化並不是太長,還沒有形成這麼多足球文化和歷史底蘊,不過如果要退役球衣,可以先參照歐洲俱樂部的做法。

看一下歐洲這些退役的球衣,都具備了一下幾個特點:第一、功勳卓著,長期為球隊提供強大戰力,率隊取得過優異的成績;第二、忠心不二,一人一城,把全部職業生涯獻給一直球隊,並在球隊困難時期依然不離不棄;第三、對於球隊有特殊貢獻,或者說改變球隊歷史地位的球員,比如那不勒斯時期的馬拉多納;第四、在對其間意外離世的球員;綜上所述(刨除第四點),具備這一資格並且退役球衣的球員有:巴雷西、馬爾蒂尼(家族專屬傳承號碼)、薩內蒂等寥寥數人。

而在中超,包括甲A時期,具備這一資格的球員少之又少,或許鄭智有這個能力,但是鄭智的職業生涯經歷了太多球隊,對於忠誠的概念太過模糊,換句話說鄭智是一名標準的職業球員。所以,我認為目前唯一具備這一資格的只有肇俊哲一人。

首先,在個人實力上,肇俊哲有絕對的資格,小肇能力全面,技術出眾,基本功紮實,攻防倆端都有很強的實力,而且體能充沛,拼搶積極,防守意識出色,而且還有出色的任意球功底,能勝任中場所有位置;

肇俊哲遼小虎時期嶄露頭角,在沒有優秀外援的情況下隨隊獲得聯賽亞軍和超霸杯冠軍,並在國奧隊有著出色的發揮,02年隨隊征戰世界盃,更是“歷史性的”擊中巴西隊門柱;在04年隨中國隊獲得亞洲盃的亞軍,並獲得“中國足球先生”;2011年,帶領著草根遼寧隊獲得聯賽第三名;2012年全年全勤出場,最後時刻進球絕殺申鑫,率隊保級。

然後,在忠誠方面更是國內無人能及,作為土生土長的遼寧人,肇俊哲一直在遼寧隊成長,在22歲就擔任遼足隊長,一直到退役,可謂是一人一城。在04年,由於懷疑比賽被操作,怒摔隊長袖標,這份職業態度和堆隊長的責任感不禁讓人欽佩;08年遼寧降入甲級聯賽,面對其他俱樂部高額待遇的挖角仍不為所動,隨隊征戰甲級聯賽,併成功重回中超!這份忠誠和責任感,可以說在中國職業化以來絕無僅有。

所以,如果中超球隊退役個人球衣,那麼有這個資格的只有肇俊哲一人!但是這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因為能為他退役球衣的遼寧隊已經宣告解散了。


斷線小木偶


在足球場上,要談球衣退役,幾乎不大可能,畢竟有時候比賽硬性規定了球衣號碼的使用範圍。但也並非完全沒有可能,球衣退役在意大利比較常見,可是要說中超退役球衣,似乎有點可笑。

在體育世界,球衣退役最常見的莫過於NBA賽場。反觀在世界足壇,真的很少見。即使有退役球衣,也基本是家喻戶曉的球星才可以享受到這種高待遇。

馬拉多納、貝利、馬爾蒂尼、佐拉、法切蒂、巴雷西、羅伯特-巴喬、克魯伊夫、薩內蒂等球員的球衣就享受過退役。看這些名字就不是一般球員,全都是在足球領域和所在球隊做出過極大貢獻,影響力非同一般。

或者是某些特殊情況也會有退役球衣的球隊,例如切沃隊30號就為曾效力於本隊期間遭遇車禍身亡的民主剛果前鋒馬耶萊封存;佈雷西亞隊13號也同樣為遭遇車禍身亡的後衛梅羅封存。

可是在中超賽場,有這種可能性嗎?中超沒有歐洲聯賽的影響力,更沒有影響世界足球的中國球員。所以說中超退役球衣,實在是笑話啦。即使是外援,也沒有達到這種成就的球員。

如果說一定要找出這種享受球衣退役的球員來,那或許會有誰呢?

遼寧隊肇俊哲,一生一隊。

1985年就進入遼寧省少年足球隊,直至2016年選擇退役,肇隊的忠心,日月可鑑。無論球隊處於高潮還是低谷,肇俊哲都未曾離開過,更為球隊立下過赫赫戰功。

在2001年,年僅22歲的肇俊哲就擔任遼寧隊隊長。1998年入選國奧隊,2002年入選米盧的國家隊,隨隊征戰日韓世界盃。在世界盃賽場沒什麼表現,但在未來的國家隊中還是有一席之地。

肇俊哲在俱樂部和國家隊都有極大的貢獻,特別是在俱樂部,更是深得認可。只可惜遼寧隊深陷經濟困境,球隊都快沒了,那退役球衣還有多大意義呢?

這也是中國足球俱樂部的笑話,連生存都成問題,更別說退役球員的球衣。

恆大隊長鄭智,球隊核心號碼難言退役。

鄭智職業生涯輾轉多地,在廣州恆大效力也很長時間了。在廣州恆大,鄭智真正做到了人生贏家,中超、亞冠都帶領球隊獲取最高榮譽,個人也獲得了“亞洲足球先生”的榮譽。

在國家隊層面,鄭智作為隊長,也付出了不少努力。可惜國足卻是“扶不起的阿斗”,即使鄭智再努力,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論貢獻和影響力,鄭智也不差。可是對於廣州恆大這樣的豪門球隊來說,“10號球衣”是球隊的核心和靈魂,最佳選擇應該是傳承,而不是退役。

即使是山東魯能、北京國安、上海申花這樣有歷史的豪門球隊,也很難做出退役球衣的決定,反而是傳承才更加有意義。

其實,說實話,對於中國足球來說,真的沒有什麼球員能夠真正享受得起球衣退役的待遇。

中國足球本就沒有什麼影響力,連國內球迷都滿肚子怨氣,而俱樂部更是極少能夠一直存活下去的,那對於球衣退役又能夠有多大意義呢?

如果實在搞出球衣退役這樣的事,不僅沒意義,反而會成為大笑話。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