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清平樂》中,仁宗對張貴妃的感情是怎麼樣的,是真心的嗎?

藍冰天雪


張貴妃最喜歡的就是趴在皇上的膝蓋上了,皇上對張貴妃真的好寵。張貴妃從小在宮裡長大,她一直很驕縱不知道會不會和華妃性情一樣。張貴妃雖然寵冠六宮,但她三十多歲的時候就離世了,帝妃的感情也是情深緣淺。帝妃戲份是很甜,但他們越甜曹皇后就越孤獨。畢竟皇上只有一個,後宮的妃嬪們百花齊放。



所以宋仁宗對張貴妃其實是真心實意的愛。


小啊狗看電影


仁宗對張貴妃是喜歡但未必是愛。向帝王求取真心本來就是一件自討沒趣的事情。

無論是劇中還是小說《孤城閉》中,張貴妃都是像玫瑰一樣美麗但多刺的女子。

在張貴妃還是張美人時,俞婕妤就曾經感嘆「宮裡像她這樣囂張的主兒也只此一家別無分號了。我就不明白,官家身邊有聰慧賢淑的大家閨秀,也有溫柔和順的小家碧玉,卻為何如今偏偏寵這麼個俳優出身的破落戶?雖說她是有幾分姿色,可又能美到天上去麼?」

為什麼仁宗會如此偏寵張貴妃呢?大概是因為她擁有「宮中女子少有的真性情」。

張貴妃的父親張堯封進士及第,但早卒,母親無以謀生,將她賣給魏國大長公主家做歌舞伎後改嫁他人。大長公主將年幼的張貴妃送入宮,納于禁中仙韶部。張貴妃做了幾年俳優,直到後來在章惠太后宮遇見仁宗。有一天她發現養的小白兔死了,喉頭有傷,半身是血,她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有人對她說,兔子可能是被老鼠咬死的,正巧那時有隻小耗子從她腳邊跑過,她見了怒從心起,提著裙子滿地跑,一定要去把那小耗子踩死。仁宗恰好見這情景,覺得此女天真可愛,從此便對她上了心,待她稍大些,便納了她。

仁宗對張貴妃有著超乎尋常的寵溺。張貴妃是從四品的美人一下進至僅次於皇后的一品貴妃,位份比福康公主生母苗淑儀都要高。張貴妃在宮宴上公然穿著與皇后同色的真紅穿花鳳織錦褙子,實在是對皇后的僭越無禮之舉,然而仁宗也只是稍加訓斥,之後還親自簪花以安慰她。

但是,哪怕是寵冠後宮的張貴妃依然患得患失。就連她自己都無法肯定仁宗對她的感情是愛。她在臨死前曾經質問仁宗「所謂三千寵愛在一身,其實只是個笑話。十幾年來,我得到了什麼?不過是三千粉黛的妒忌和朝廷百官一次又一次的指責。你金作屋、玉為籠地把我困在這座皇城中,只許我和我的家人眼前富貴,但我真正想要的,你卻從來不給我……」

她所想要的是仁宗一心一意的愛。在她看來仁宗愛的是皇后。我想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仁宗真正的愛意。因此,仁宗對張貴妃是寵而不愛。



小林蓁


關於宋仁宗對張妼晗的寵愛是越看越感覺不合情理的。這個點直接映射出這兩個人物自身性格的自相矛盾。宋仁宗喜歡最初的張妼晗是有道理的,因為她有著其他宮中女孩所缺少的熱烈、自由,她的大膽表白讓仁宗如飲清冽甘泉。那時的張妼晗除了柔美的舞姿,性格更是奔放可人,堅貞執拗,並且在國家征戰時,她還能組織教坊女子專為前方戰士提氣加油而編舞習練,看得出她心裡裝著家國,不是那種除了爭寵就什麼都不想的後宮女子。

可是成了仁宗妃子以後,她氣焰囂張、被害妄想、瘋瘋癲癲、又哭又鬧,神經質,甚至直接對仁宗最疼愛的徽柔出手,可是屢次不敬,仁宗都大事化小,還是百般疼愛。甚至她有意插手前朝事,仁宗同樣滿足要求。這一點讓人匪夷所思。一般來說,這是昏君所為,不是仁宗這樣的明君該做的。

如果說張妼晗的性格發展就是如此設定的話,仁宗就不該對她專寵有加;如果說就是讓仁宗對她愛到不行的話,那麼張妼晗就應該是另一幅模樣面對仁宗,哪怕在仁宗面前偽裝一下也好,相信哪個男人也不會喜歡一個整天患得患失,神經病一樣的女人。

再看宋仁宗。仁宗是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皇帝,看似富有天下,實則處處制約。因為他想著國家,想著百姓,所以他不敢有個人情緒,不能任性妄為,所有委屈都必須默默地承擔下來。

那麼,他當初喜歡張妼晗時不就是因為姑娘性格真率,無拘無束嘛,他在她那可以得到放鬆、歇息,擺脫宮中的沉悶和壓抑。可事實上,張妼晗並沒有給他帶來輕鬆,相反為他增加煩惱和焦慮。如此,按照仁宗最初的性格和需要,他對張妼晗的好就越發沒道理了。如果說出於仁慈,對張妼晗的身世表示同情,他不至絕情就好了,這個寵愛實在是怎麼理都不通。

仁宗對曹皇后愛不起來,是因為敬畏,說得通。仁宗對禾兒滿是疼愛,卻不熱烈,有親情感,也說得通。獨獨對張妼晗的感情是莫名其妙的。這一點我看不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