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蕭條期間銀行利率是會升還是降?

濟南信航1


經濟大蕭條時期銀行利率會降,要釋放銀根流動性刺激經濟復甦,基因以下幾個原因或舉例:

1、從貨幣供需上來分析的話,經濟蕭條時期的貨幣需求會變小,即貨幣需求曲線會向左平移,從而導致了新的均衡點的利率低。

2、從國債、企業債的角度來看,央行將通過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蕭條,因為如果一個企業想要投資,它需要從銀行借錢或發行債券(這佔公司融資的40-60%)。高利率將使公司考慮在經濟蕭條期間減少借款和發行債券,以免投資項目的利潤不足以支付利息。 所以調低利率能刺激企業去借款和發行債券,之後企業就會去投資,做項目,鼓勵企業積極投資參與經濟行為,拉動就業、刺激整體經濟的復甦。

3、經濟週期和調控政策措施來看,利率上升對應經濟繁榮,利率下降代表經濟蕭條,利率下降一般都是處在經濟下行時,國家才出臺降息的貨幣政策,刺激投資及經濟增長;反過來,利率調升一般都是處於經濟增長過熱,通脹壓力加大,國家利用貨幣工具加息,增加資金回攏銀行及資金成本,壓縮投資增長,宏觀調控給經濟過熱降溫。

對以上解答,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包括個人在不同經濟週期時應該做怎樣投資行為,確保自己資產有更高收益或保值。



文探科技與財經


經濟蕭條期間。銀行的利率會下降。

經濟蕭條期間,國家會希望人們多消費,不要把錢存在銀行裡。對於企業來說,希望擴大生產、加大投資。這樣才能給經濟注入活力,才能增加更多的就業。

各國央行都會推出積極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貨幣政策中最常用的就是降息了。

發生蕭條的表現是什麼呢?股市陰跌一直跌,工廠放假、倒閉,工人失業。各種資產的價格都要下跌,石油價格下跌,黃金價格也下跌。這時候最保值的資產就是現金,所以人們會傾向於持有現金。

持有現金就造成了一個壞處,沒人願意花錢,沒人願意投資。大家都明白,經濟的活力是要靠消費者去花錢,靠投資者去投資。,才能促進經濟發展,讓經濟增長。

如果在蕭條的情況下,大家都願意手裡持有現金,存在銀行裡收利息,肯定對經濟是不利的。

所以這時候國家為了鼓勵大家把手中的錢花出去,肯定要降息,降息之後呢,存在銀行裡的利息變低了,我們就要可能要考慮其他的投資或者消費了。

而這於工廠公司來說,銀行降息了,他們貸款也便宜了,那企業的利潤可能就又有了。比如說以前貸款是5%的利息,我一年的利潤也就6%,這個利潤太低了,不值得去幹。假如說利息降到了3%,那我利潤就擴大了,也許就可以試一試了,就可以加大投資擴大產能了。

這樣的話,降息帶來兩個變化。一方面是讓存款的人變少了,大家要多去消費。另一方面讓貸款的人變多了,促進投資。從兩個方向上促進經濟的發展。

所以一般情況下,在出現蕭條時,經濟出現衰退時,銀行會選擇降低利息。


莫水宏觀經濟


銀行利率分為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二者之間的“利率差”是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新冠疫情影響下,我們的經濟雖未到大蕭條的程度,但是確實遭受巨大打擊。

對實體經濟來說,“缺錢”是當前主要問題,有關部門正在調低貸款利率,解決中小企業資金流動性問題,而銀行為了保證自身利潤,有同步調低存款利率的動力。因此,經濟大蕭條期間,銀行利率大概率會降。

01 新冠疫情以來,銀行貸款利率正在下降

從實際情況來看,央行最近降息政策頻出,銀行貸款利率處於下降通道。先是下調1年期MLF利率,從3.25%調至3.15%;之後有下調了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降息10個基點。

3月30日,央行又進一步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20個基點,當天開展7天期逆回購500億,中標利率從2.4%下調至2.2%。

央行為什麼要降低貸款利率呢?

  • 一方面,是為了給市場釋放流動性,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官方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而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20.5%。

更可怕的是,在我們本地疫情穩定之後,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出現蔓延,這意味著,我們的經濟即將迎來海外需求下降的第二輪衝擊。因此,央行對於利率的調整一降再降,希望為中小企業釋放資金,拉動增長。

  • 另一方面,海外的貨幣寬鬆政策,給我們下調利率打開了空間。美國3月份連續兩次降息之後,利率已經降至零,各國央行跟隨美聯儲的步伐,同步降息,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球已至少有35個國家或地區先後宣佈了57次降息。

普遍的降息潮之下,我們跟隨降息外部壓力比較小,降息也成為了拉動需求,應對金融風波的重要措施。

02 銀行存款利率大概率同步下降

銀行不是慈善機構,央行主導下的貸款利率下降,如果銀行存款利率不下降,銀行的利潤就無從保障。

通常來看,存款利息佔到銀行負債端的六成以上,對銀行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因此,貸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銀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的動力很足。

存款利率由兩部分決定,一是央行的基準利率,二是各銀行的上浮比例。目前,央行基準利率為1年期1.5%,3年期2.75%。

目前情況下,央行大概率不會下調基準利率:一方面,各家銀行的實際經營情況不同,下調基準利率容易導致中小銀行吸儲能力弱化;另一方面,我們的基準利率實際是低於通貨膨脹率的,如果繼續下調,會引發存款人不滿,造成社會負面影響。

因此,銀行存款利率的下降,會通過限制各商業銀行在基準利率的上浮比例來實現。

03 銀行利率下降,普通人如何應對?

新冠疫情影響之下,各類資產收益都在縮水,近期,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有史以來第一次跌破2%,引發大眾關注。

在利率水平下降的背景之下,普通人應該如何操作呢?

  • 第一,警惕風險,越是危機來臨,越是要對許諾“保本、高收益”的產品心懷警惕。當前市場環境,我們應該調低收益預期,現金為王,穩健為主。

  • 第二,儘量選購長期的存款類產品。一方面存款類產品安全性能有保障,保本保息;另一方面選購長期限的產品,能夠提前鎖定收益,避免銀行利率下降影響我們的未來收益。

綜上,受疫情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大,有關部門穩增長的力度要加碼,貸款利率必須下調,而貸款利率下調受制於銀行負債的成本,因此,銀行的存款利率也需要下調。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成長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