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鯨落,萬物生是什麼意思?

束雨竹


鯨落這個富有詩意的詞實際上很好理解,它是指鯨魚死後落入海底的過程。最近中科院探索1號科考船發佈重大發現,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鯨落,引起了廣大群眾的圍觀,我們不禁會問一頭鯨魚的死亡為什麼會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呢?所謂的“一鯨落,萬物生”是什麼意思呢?

就目前地球上已知的動物物種數量來看,大約有150萬種,而鯨魚是體型最大的動物,其中藍鯨被認為是體積最大的鯨魚,可長達33米,重達181噸,相當於3000多個人的重量,它的血管都足以讓一個小孩在裡面自由爬行。因此鯨魚死亡後,它的龐大身軀便成為海洋中其他生物的食物,無聲無息的滋養海中萬物。

沉入到海底的鯨魚是大自然對弱小的海洋生物最好的食物饋贈。其表層的脂肪和肉能夠被海洋的大型食肉動物所食用。接著其他一些甲殼類和蟲類開始食用食物殘渣。這些食物殘渣足以滿足他們好幾年的食物需求。當只剩下骨頭後,又被海底大量的微生物所分解,甚至還能促使一些新物種的產生。因此,“一鯨落,萬物生”就是對這個過程最好的詮釋。


凡榮哥


最近,我國在南海首次發現“鯨落”的消息可謂引起了廣泛關注,雖然理論上海洋中的鯨落數量非常之多,而且密度也不小,但發現的案例卻並不是很多,目前世界範圍之內鯨落可確定的發現案例也只有不到五十個而已。所以這回在南海,探索一號搭載的深海勇士號潛水器發現鯨落,是非常具有科學意義的。

在海洋科學之中,鯨落與熱液、冷泉並稱為深海的三大生命綠洲,指的是鯨魚在死後不斷下墜入深海,然後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會形成非常獨特的深海生態系統,而這個過程也就被稱為“鯨落”。

鯨魚,雖然俗稱中被稱為魚,但卻是哺乳動物而非魚類,大約在五千萬年前,原本生活在陸地的鯨的祖先由陸生不斷轉變成半水生,最終完全進入水中生活,成為生存至今的海中巨獸。目前,鯨是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最大的藍鯨體長可達40米。鯨魚的種類也非常多,數量相當之多的海豚也屬於鯨類,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的海洋裡。

雖然體型巨大,但鯨大多性情溫和,以磷蝦和小魚之類為食。對於大多數鯨來說,除了鯊與少數同類之外,它們在海洋之中基本沒有天敵,屬於海洋生物鏈頂端的生物。在遼闊的海洋之中,到處遊弋的鯨如同一座座巨大的能量浮島一般。

雖然海洋遼闊,但深海之中卻非常荒涼,由於缺少光照與能量,深海之中的生物生存非常困難,而鯨落就顯得非常重要。鯨自然死亡或者受到天敵攻擊之後,鯨的屍體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下沉,而在鯨下沉的過程之中,會給不同水層領域的動物,提供充足的食物與能量。尤其是深海地區,向來缺少有效的能量來源,鯨的意義非同一般。

在下落初期,鯨魚肉會被鯊魚等肉食類生物吃掉大多數的肉與脂肪,等表面肉汁基本沒有以後,螃蟹與蠕蟲等會吃掉剩下的魚骨肉,等鯨骨開始腐爛,又會產生硫化氫,使得很多海洋細菌得以獲取能量。鯨落過程之中,至少有43種超過1.25萬個生物體依靠鯨落得以生存或獲益,從大鯊魚到微生物,受眾非常廣泛。

鯨生於大海之中,死於大海之中,最終用自己的身軀又反哺大海。據說鯨魚在預感到自己即將死亡的時候,會主動找到一片貧瘠的海域靜靜等待,這種現象與陸地上的大象非常類似。等到鯨魚巨大的身軀落入大海之中,以鯨落的方式回饋反哺養育它的海洋,用另一種方式獲得重生。

所謂一鯨落萬物生,地球上大多數的能量都來自於太陽,少數來自地熱,深海無法獲得這兩個能量來源,所以大部分的深海都相當荒涼如同海中荒漠。而鯨落的存在,使得豐富的能量得以穿過層層的海水進入到深海之中,促進了海洋上層的有機物向海洋中下層運輸,這極大促進了深海生物的生存與繁衍。


澹奕


巨鯨落,萬物生這代表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鯨魚誕生於大海之中,同樣的鯨魚也是海洋之王。因為鯨魚的種類非常的多,所以在這裡呢我們就不詳細的介紹了。巨鯨落,代表的就是鯨魚在即將死亡的那一刻,它的屍體會從海面落入到海底中,我們先不說這鯨魚是怎麼死的。我們就說這具屍體。

你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具屍體,即使被其他的鯊魚,以及食肉的魚類啃食過屍體。但是這具屍體上還是擁有著很多豐富的食物,隨著屍體不斷的下降,最終的它會沉入海底。海底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因為連陽光也無法照射到那裡。所以相對於人類來說那裡比較神秘。

海底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因此只有少數的生物在這裡存活,正式於環境極為的惡劣,所以海底的食物是非常的少的,但是巨鯨落卻為海底生物帶來了巨大的食物來源,這些食物來源,夠海底生物使用將近100年的時間。因此有了這樣一句話。巨鯨落萬物生。簡單的說就是,一頭死亡的鯨魚,它的屍體仍然在向大海做最後的奉獻,因為無數種海底生物依靠的這具屍體生存。

所以呢,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奇蹟。其實任何生物的死亡。只要落到海底,都會滋潤海底的生物種群。但是,正是因為鯨魚是海洋中的王者,所以它的歸宿對於帶自然和深海生物群來說,是極具有意義的。

我是宇宙V空間,一個科普天文愛好者!本文由宇宙V空間原創,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疑問,請在下方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