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8年,3次事業編上岸,仍無緣公務員,深度分享經歷教訓

2020年8月29日下午参加完山东省公务员面试,我是笔试第2,没能逆袭成功。这是我第5年,公务员考试总成绩第2名了。这五年,我一直报了我们家乡的检察院,一直是招一个人。

这次又没能上岸。

多么希望这次写的是“获奖感言”,有时看到有人也是付出很多,甚至几年之后才能上岸,然后写的经验贴,就想着等我上岸也要写一写,一直坚持到现在。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为什么没有上岸就要写了呢?

一是由于我应该不会再考了,现在不写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写了。二是由于“失败是成功之母”,有几个朋友私信问我经验,考了这么多年,也多少有点教训吧,趁着脑子热乎,快点记录一下,要是能给正在这条艰难之路上奋进的你一点点鼓励与收获,就甚感欣慰。

01从2012年到2020年,从24岁到32岁,考了多少次,我都数不清了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山东人,文科,二本院校法学专业,2011年,我大四一次通过司法考试。顺带说一句司考(听说现在已经是法考了),我过司考也只是苦学,要好好听课,好好整理自己的笔记,做真题,有思考的记忆吧,现在想来就这点经验。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2012年大学毕业,直接找工作,律师一直是我的梦想,可就在要毕业的时候瞬间抛弃了。我去过几个律所面试,因为过了司考,都可以去做律师助理,但梦想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发现真的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在法庭上慷慨激昂的伸张正义就可以了。

而且我这种“棱角分明”的性格也不合适,我马上认清楚了形式,投入了考公大军。

第一次公务员考试,是2012江苏的公务员,那一年江苏招考最高,渴望江南水乡,想离家那么远,就要报个好一点的地方。报了无锡市中心城区的一个区法院,那时江苏对本科应届生不限户籍,招四个人,我笔试第八名进面,记忆中190多分,笔试考三门,和我们山东不一样。

那时对于面试什么也不知道,报了一个现在仍是超大辅导机构的面试包过班,一万不过退八千,父母支持我考,给我交钱。去了南京的一个宾馆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多吧,感觉没什么用,答得不好,记得有一个挺长时间的卡壳,总成绩第7名。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当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没进面试。很后悔的是毕业那年居然没有参加国考,因为国考很多都要求限制应届生的,错失了一个机会。

2012年,我们这边各区县的事业编还是自己单独招考,一年就有很多机会。于是,开始和我的好友黄黄一起考事业编,事业编我几乎都能进面试,记得面试了两个没过,第三次考事业编考上了,某县城的一个执法岗,报的时候都不知道具体工作是干什么的,这也是我噩梦的开始。

那时候的执法环境很不好,尤其是我们那个地区,特别难干。创城的时候三四个月不让你休息一天,天天都在外面跑,还经常早晨5点多上班,晚上到9点多才下班。

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受不了的是工作性质,具体不多说了(经历过的会懂,没经历过的可能不会相信)。每天早晨上班,就像“奔赴刑场”。

我和父母说不想干了,想辞职。他们不同意,让我坚持。我很生气,其实我不会辞职的,我这么懂事的孩子怎么可能辞职,再去增加家里的负担?现在我已为人母,如果以后女儿遇到这样的工作,想辞职,我一定会做她坚强的后盾,让她能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多一些选择,少受一些不该受的气。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我能靠的只有自己,怎么靠自己?

就是考试。

于是,2013年,我又开始考试了。

那时不用签订服务期限。2013年,我参加了山东省的公务员考试,又有几个区县的事业编(都是家乡附近的),还是几乎都能进面,有的笔试成绩不靠前,我就不去了。2013年底的时候考上了一个基层法院的事业编。对了,就是我好友黄黄的所在的法院,2012年在我考上之后,她很快也考上了。

黄黄是我此生挚友。

我们是高中同学,这种一起经历成长的友谊最珍贵,她与你的青春同在,你成功、失败、开心、失意……所有的记忆中都有她。

2013年底我就去法院上班了,那一年是我工作之后最快乐的一年。我不在核心的业务部门,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更重要的是和黄黄一起上班、下班,一起租房子。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也觉得应该再考公务员,但没有那么大的动力,过的很放松。那时青春还有不少,时间还有挺多,机会年年也有。

几个月之后,我与我老公确定了恋爱关系。所以,有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异地。

我一直是行动派,确定了目标之后就会马上行动。我只能通过考试解决我们的困境,于是我参加了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报了以后一直报的岗位——某基层检察院。

因为法院压力太大了,这些年我始终没有报法院。结果笔试第一,没有报辅导班,基于之前的经历,感觉辅导班不行,但是现在想来自己练也不太行。

结果被第二名反超了。

那应该是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了,没有好好把握住。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2015年,我又考上了老公那里的事业编,解决了异地问题。慢慢悠悠的买房子、装修、生孩子。期间,2016年我非常努力的准备考公务员,但是笔试与第一相差太多,好像是第二进面试吧,没考上。

2017年,笔试第一,被第三名反超,他是全场第二。

2018年,笔试第三,2017年的笔试第三考了第一(她这两年也是一直报这一个岗),而且比我与第二高7分多吧,没考上。

2019年,生宝宝,没考。

之前我陪考的这四个人,我也有了解,也都是付出了很多才考上的,有在家全职准备一年多的,有为了躲宝宝到厕所学习的,有之前工作环境很差的。

因为进面试室答题之前、之后,我们一个岗位的都是挨着坐的,都会聊天,还会留手机号,加微信。

到了今年,2020年,我32岁了,我想再考最后一次。因为有孩子太累了,根本没有办法复习。不过,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从出了简章,就特别努力的准备笔试,其实我会凌晨4点起床做套行测,争分夺秒的复习,有次我老公充满讽刺的问我:“你是从哪里来的这股劲。”他实在是不想让我考,原因在于法检压力太大。

结果笔试第二,面试还是没能反超。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02经验教训——笔试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面试内容为王、平时要积累,考场要用脑子

先说事业编

最近几年的事业编我没有参加了。就是我考上那几年,事业编还是挺好准备的,把知识梳理一遍,然后做真题,全国各地的真题都做做,主要是记忆。

事业编还是简单一些的,而且我是文科生,高中时政治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哲学生活学的比较扎实,记得有次考试,主观题我得了满分,全年级只有我一个,而且这种文科学科几乎没有满分的。这给了我极大的自信,总认为自己的哲学学的很好。

大学又学的法学,这两大部分我几乎不用复习,经济方面的知识高中政治也学过,经济法也有涉及,所以也能答。其他文史常识,自诩爱文学,也还凑活。

所以,事业编总能进面,当然我同样做了好多好多题。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如果说,事业编偏重记忆一些,公务员更考察能力吧。

其实我的水平很一般,每次能进面,主要得益于我们这边分不高,还有需要限制司考证,所以竞争压力不大。

行测。

先说数学,2016年,我做了大量的数学题,我老公给我讲了大量的题,他是学数学的,那次无意中还找到了一个省奥数一等奖的证书,但是教不会我。

我高考数学考了多少记不清了,但学生时代数学一直不是我的弱项,也曾考过140多,可公务员的数学题,我不行。2016年就是为了最后留出时间做数学,打乱了我的节奏,行测考的非常差。

突然想起我之前法院的同事,他是法官助理,江南大学毕业的,2015年看到我在做数量关系,就直接说:“数学就是放弃”。

所以,2016年之后我没做过数学,更省去了复习的时间,全选C

今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了68.6,之前考过70多,今年行测考得不行。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行测刷题是必须的,再有就是错题,最宝贵的是错题,只做不总结是不行的,毛主席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就必须思考!

再有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要按照考试的时间做,这个很关键,节奏不能被某个题打乱。行测是一种压力测试,就是让你做不完的,当然那种80多的是我这个凡人理解不了的。

申论

申论也是要做真题,用上格子纸,全真模拟,我没做过模拟题,因为全国各地的真题根本就做不完。

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归纳概括的能力,说是这种题型,那种题型,其实都离不开归纳概括。现在我们都知道小题是有采分点的,只要能用准确的语言概括出来,能用材料里的词直接用材料里面的。

还有应用文写作,感觉最近几年好像挺重视,最起码的格式要弄明白,然后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不要自己把问题搞复杂。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最后的大作文,这个不能再套路了,尤其是不能纯写对策文了。其实人民评论上的文章就真的很好,要有自己的观点与逻辑在里面,谈谈是什么,重要性,相关表现,原因,有没有可以辩证的看的地方,谈对策。和面试有点像,当然论点论据都可以用材料里面的,用论据的时候要自己归纳总结一下。还有不能跑题,来源于材料。

今年写的“与时俱进”,有点忘了,但我用到了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结合上与时俱进,直播带货说的。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面试

面试一直是我的弱项,主要是内容不行,有时会答偏了,更关键的是没有话说。

今年我报了一个线上的辅导班,还另外花了200元,上了一节试听课,学到了点办法,感觉面试总算找到方法了。像我这么努力的人,每次都卡在面试这,真的是没有找到方法,所以越来越急躁。

第一,要有逻辑,每种题要有自己的思路,这个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是说反套路,就把这个给去了,拿到题想到哪答哪,这样是和别人不一样了,但是内容不行。

第二,要扣题,分析题目问的是什么,老师说要读两遍题,我们这边是在思考室3道题单独思考6分钟,有好几次丢了题目中的要点,今年有两个题答的有点瑕疵,就是没有好好审好题。

第三,要有深度,这个挺难的,但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其实这关键就是平时了。怎么才能让自己知道的,面试的时候讲出来呢?我之前总是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答不出,听到别人答的一些内容,其实我都知道。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我今年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要自己分类整理材料,必须自己整理。比如,有关创新的内容,有哪些名言,哪里例子,有没有可以联系哲学知识的地方,都自己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储备库。这样用到的时候,就能马上想起来,马上说出来。这一点最重要。

第四,就是如何开头,如何切入,如何起承转合,这些能把每一个小点串起来,让你答题自然,有时还会成为亮点。比如,我今年答的第三题是一个漫画题,名字叫《失业》,画着一个机器人,拿着硬币向一个乞丐进行施舍。

我是怎么开头的呢?

我说,这幅漫画反映了人工智能代替了一些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的企业,导致了一些人失业,然后展开说。

听到最高分怎么说的呢,人家说这种情况历史上也出现过,工业革命的时候就出现过机器代替人工的情况,导致很多工人失业,还提到一个专门打砸机器的派别,然后展开说。

我一听我是考官,也得给他更高的分啊。

第四,关于要不要报班,如何选择?我觉得还是要报的,可以报线上的,但试听的老师必须是全程带你的老师,自己试听好。还有听说现在大机构的小班也不错,但我没有上过。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03关于考试,我是感谢;关于面试,我觉得非常公平

是啊,我被考试折磨了这么多年,毕业后这八年,每次考试的时候都很煎熬。但是我很感谢有这么多试可以考,考试的另一个名字是机会,更是改变的前奏。

我想对于考试,这是一个应有的基本认识,否则贫穷的代际遗传、阶级的代际遗传怎么能打破,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有人听到我考这么多次,可能会说,“萝卜岗”,面试要靠关系的等等之类。但其实不是,反超我的人,我都问过他们,他们是怎么答的这三道题的呢?真的比我全面、深刻,而且表达也都不是问题,我就是甘拜下风那种感觉。

所以,我认为我们省公务员面试是很公平的,其他我没了解,不乱说。这么多年轻人选择报考公务员,看重它的公平性也是一方面吧。像我大学的同学,很多都在法检系统,司法行政部门,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04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我是事业编了,还考公务员。

其实这个现象很普遍,事业编都在考公务员。先从法律角度说说:事业编要签合同,受《劳动法》保护;公务员不用签合同,服从《公务员法》的规定。(你品,你细品)

再有目前待遇方面,事业编一般工作人员没有车补,而且也没有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

我个人的原因还有法检系统专业对口,还有内心的“情节”,所以在考。

公考8年,3次事业编上岸,仍无缘公务员,深度分享经历教训


第二,乡镇公务员待遇怎么样?和市里事业单位比哪个待遇好?

我们这边是乡镇公务员有一个乡镇补贴,比县直部门多点,至于和市里比,个人感觉还要看地方经济的问题,有的乡镇所处地方经济好,可能和市里差不多,有的地方就不行了。再一个值得比较的地方就是公务员和事业编,个人觉得市里事业编也挺好。

码这些字,给自己画上一个句号吧,虽然不是以考上结束。但没有特殊情况,我应该不会继续考了。

我要静静的,轻轻松松的过点读书、写文的日子了。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我。这次曾经想放弃去面试,大家给了我很多鼓励,虽然我没有成功,但今年的这次努力,让我很充实,也收获了很多,很感谢大家。

未来还很长,幸福感突然爆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