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財師大賽(2020)選手訪談:看到經濟市場發展的未來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突发的重大疫情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资本市场也有了一个历史性的波动。自2018年4月出台的资管新规,《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这也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以后都不能再保本了,所有的保本理财产品都要退出。但是资管新规并不是一刀切,而是给了银行一段时间过渡期,过渡期截止到2020年底。所以很多银行保本理财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在逐渐下降,而且有些银行的保本理财产品已经全部退出。

导致之后的投资者都逐渐减少保本理财,偏向风险性投资。

风险性投资需谨慎


金融理财师大赛(2020)选手访谈:看到经济市场发展的未来

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冲击,那么当前投资者对于2020 年资产配置策略是明确的:基于从衰退到弱复苏的宏观场景的判断,风险资产优于无风险资产;风险资产中基于盈利增长而不是估值提升的成长和金融优于消费和周期。总而言之,投资风向是风险投资多于保本理财。

但是由于停工停产,很多投资者的家庭收入降低现金流受影响,大众恐慌加剧,中小企业更是危机重重。投资者的理财观念也有了改变,消费格局也有了转变。投资者意向趋于保守,风险性投资下滑。

及时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一个逐渐适应掌控风险,盈亏自负的过程。更多的投资者应该了解到保本这种东西一定不会是长久存在的,要学会去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之后再综合性去配置一些权益类的资产。


金融理财师大赛(2020)选手访谈:看到经济市场发展的未来

本次金融理财师大赛参赛选手蔡婉仪就是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她了解到目前投资者偏好分散的多功能的理财组合,包括固收的产品、还有基金、股票,这些权益类的资产。

综合考虑,建议个人投资者去做要把格局提高,跳出当下相对固守、投机的状态,要去看到整个国家和经济市场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提高的风险意识,了解到风险溢价,加快速度成长,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让自己得到更多的投资收入。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策略,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一方面是布局低估值的价值龙头,包括低估值、稳定增长的金融、地产和传统周期制造业等行业;另一方面则是科技成长方向的“大创新”,包括新能源、5G和人工智能领衔的科技成长股。

提高自身专业度

疫情之后的投资方向和资产配置策划都非常重要,这也意味着理财师要有更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的表象体现莫过于持有AFP/CFP证书,因为这一系列证书在财富管理行业中的含金量非常高,它有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基本上涵盖了金融的各个领域。通过系列证书的认证和学习,理财师们能够做到在理论知识层面整体掌握。本次金融理财师大赛选手蔡婉怡持有AFP证书,还在积极备考CFP证书。

当然作为一名优秀的理财师仅仅持有证书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财富市场是一个日新月异、变化无常的市场,持证只是专业胜任的第一步,之后理财师们仍然提高自身专业度。

理财是一种资产配置,把资产配置到不同的资产种类中。所以理财师除了考取专业证书,还应该有分析宏观经济,迅速了解产品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迅速掌握产品的特点、风险、亮点并要结合客户要求定制财富规划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好的收益;判断经济市场宏观趋势,在总框架下对于品种进行微调,维护客户资产;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及时调整资产配置,获得最高收益。

所以顶级理财师都不是从单纯的挖掘理财客户需求,而是要为投资者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专业人士。提升认知能力,转变思维模式,以知识、能力、专业服务意识为根本,体现自我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