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剪輯課(一),優秀的剪輯思維是制勝的法寶

視頻剪輯課(一),優秀的剪輯思維是制勝的法寶

以前信息封閉,網絡並不發達,剪輯似乎是一門異常難以接觸的領域,但是現在,在互聯網信息爆炸的年代,想學視頻剪輯其實並不是什麼難於登天的事,因為視頻教程,資源鋪天蓋地,只要有心,你總能找到一兩款適合你的教程,但是小編想告訴大家的是,剪輯軟件五花八門,操作大同小異,本質幾乎相同,掌握時間線,加減速,淡入淡出等基本操作你就完全可以上手去剪輯視頻,所以視頻剪輯的重點永遠不在技術上,而在剪輯思維的培養,想象一下, 即使你把軟件練得滾瓜爛熟,腦子裡卻一點想法也沒有,那麼剪到60歲,70歲,依舊只是個素材拼接員,更談何稱得上剪輯師。

這裡小編要提醒大家,剪輯的核心,是蒙太奇。那麼什麼是蒙太奇呢?

假如把一個演員的面部特寫鏡頭,和後面不同內容的鏡頭進行連接,則觀眾在看的時候,會根據後面出現的那個鏡頭內容來腦補特寫鏡頭中人的情緒。比如後面接的是一個歡樂的的場面,於是觀眾覺得那人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如果接的是一個悲傷內容的鏡頭,則觀眾會覺得那個人是悲傷的。但是特寫鏡頭是一樣的,因為同樣的鏡頭後面接了不同內容的鏡頭。觀眾認為那個特寫鏡頭中的表情變了 —— 這就是著名的庫裡肖夫效應。它直接引出了後來剪輯領域蒙太奇觀點的提出。

視頻剪輯課(一),優秀的剪輯思維是制勝的法寶

同樣的演員面部鏡頭,後面接上不同的鏡頭內容,觀眾會從演員的神態讀出不同的情緒

按照現代電影來看,蒙太奇就是剪輯技巧的表達,是不同鏡頭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根據這些劃分出很多蒙太奇的專業術語,什麼交叉,平行,隱喻,類比,閃回等等等,但是隻要理解其中的核心含義,你便會發現記這些名詞沒什麼用途。一旦鏡頭出現剪接,長鏡頭斷了,從根本上說就出現了蒙太奇。

所以蒙太奇就是一種基本的剪輯思維,它要求你要會排列組合不同的鏡頭,來表達一個你想表達的主題。

蒙太奇是為了懟長鏡頭而生的電影概念,事實證明,它更受好萊塢的重視,國外大導沒有最終剪輯權司空見慣,老美深刻了解剪輯對一部電影的影響會有多大,因為從剪輯誕生之日起,電影有了二度創作的可能,國外很多例子,曾經有導演對拍攝的素材並不滿意,於是推翻劇本,從剪輯開始創作,靠著現有素材重組排列,補拍畫外音,和鏡頭…最終完成一個和當初設想的完全不一樣的故事,這就是蒙太奇的創作 —— 變換兩個鏡頭的順序,就可能出現讓人完全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也是對剪輯創作者來說最吸引人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