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上大學了,還沒有明白陪伴父母也是一種幸福怎麼辦?

花果山之鄉的一顆小樹


怎麼辦?除了順其自然,你還能怎麼辦!

孩子不明白這種幸福很正常啊!像他們上大學的這個年級,更多的是想逃離家庭獨自生活的念頭,怎麼會反過來成了陪伴父母是幸福呢!

只有他們在外面吃到了苦頭,受到了委屈,遇到了心事,碰到了麻煩,那時候才會想到父母,才會想要回家,才領會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心,才會覺得和父母待在一起很幸福,或者,也許什麼原因都沒有,他們只是在外面呆膩了,想家了,僅此而已。

任何事物,在得到的時候,都是不會去珍惜的,只有失去了,或者暫時的失去了,才會迫切渴望的重新得到。孩子沒有陪伴父母的那種幸福感,是因為,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身板,當離開父母一段時間後,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愛護,就會想起家,想起父母,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幸福。

所以,你什麼也不用幹,順其自然的就好了,等到孩子自己去領會領悟,你是教不會他們也點醒不了他們,只有他們自己幡然醒悟。


俗人手記


那是你沒心沒肺。父母過58歲以後逐漸衰老,心裡總唸叨兒女過得好壞。可憐天下父母,痴,把自己奉獻的體無完膚還覺欠兒女什麼。你應該明白,過不了十年,和你父母一樣唸叨你的兒子!五分鐘,我只需要五分鐘,見個面,你忙,走吧。母親的要求。往往把陸玉明的一壺老酒反覆的聽。解相思!共此時!


聖瑞山東


這種現象在大學生裡是具有一種普遍現象。怎麼說了,孩子在高中三年奮鬥,有朝一日,他們進入了高等學府時,就如飛出的籠子的鳥兒。這個時候,他們彷彿看到了自己另一個天空,他們需要去自己的天空翱翔。

孩子到了這個階段,他們有了自己的天地,有了自己的朋友,還有了自己愛戀的人,他們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一個暫時如放飛自我的一種釋放,因此,他們還沒有陪伴父母也是一種幸福的觀念。

父母對於上大學的孩子,也需要理解,他們已和你在一起,或者說已陪伴父母十幾年了,他們也先離開父母一段時間了。父母也無需傷心,再等等,等他們玩過,流浪過了,他們依然會回來的,會陪伴著你的。

但是父母也要敢於放手,不要在將上大學的孩子拴在身邊了,此時的他們是大人了,他們不再是過去牽著你的手那個小乖乖了。他們的身邊也可能有一個愛戀的人了。該放手時就放手。

這就是規律,作為父母的,遠望著他們的萬成長,也是一種幸福!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