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簿中載孫悟空陽壽342年,為什麼孫悟空從出生不過十幾二十年就被索命鬼帶走了?

王昆立


既然生死簿中載明瞭孫悟空陽壽342歲,那就是342歲,是你記錯了!

猜你可能是將悟空在方寸山學藝的時間當做了他的壽命。因為,悟空上山七年後,菩提第一次傳了他長生妙道,再三年,傳了七十二變化術,再過段日子,傳他筋斗雲,再過段日子,逐下山去了。算起來十多年。

顯然,漏算了在花果山稱美猴王的那幾百年日子!

當初,悟空縱身一躍,發現了水簾洞,因此為王,稱美猴王!他“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和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年。”有一天,突然被死亡的念頭纏住,悲從中來,決定去訪仙問道,尋長生不老之術,到了方寸山菩提祖師之處!

我們過去在說到數字時,比如時間多少、空間距離等,語焉不詳是常事兒!結合前後文,說美猴王享樂天真“三五百年”,應當是三百多年,加上明確的學藝十多年,加上尋仙訪道的時間(當時尚不會飛,只能憑腳力,想來得著實費些時間)和下山回到花果山後,擊敗魔王,到東海龍王處尋金箍棒及一套裝備等雜七雜八的時間,差不多該有342年了!

詳見《西遊記》頭兩回。


鄭光赫


南宋陸游有詩曰: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無論是做事還是讀書,都要認真,不認真就做不好事,也難精通所讀之書。提問者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恐怕是自己要麼沒細讀《西遊記》,要麼只是看了一些電視劇吧?

其實在吳承恩寫的《西遊記》原著中,交代得已很清楚了。從東勝神洲花果山天孕仙石崩裂,石猴出世後,石猴就與花果山群猴玩耍,遇到水簾洞瀑布,眾猴就說,誰能進得去出得來,就尊他為王。結果這石猴為大家找到了一個好宿處,被群猴尊為美猴王。從此石猴就帶領群猴早出晚歸,採野果,覓美食,好不快活。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啊,不知不覺中,就過了三百來年。書中記述道:“美猴王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遊花果山,暮宿水簾洞,合契同情,不入飛鳥之叢,不從走獸之類,獨自為王,不勝歡樂。是以:春採百花為飲食,夏尋諸果作生涯。秋收芋慄延時節,冬覓黃精度歲華。美猴王享樂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載。”正是興盡悲來,樂極生悲,快活的生活也挨不住歲月的磨礪,與美猴王一起快活玩耍的猴子們,一個個終因年高壽盡,相繼離猴王而去。美猴王悲嘆之餘,感到自己也會有死的那一天,就欲尋長生之法。在一年老馬猴指導下,孫悟空就扎筏漂洋過海,先到南蟾部洲,又到西牛賀洲,經過數年,才找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須菩提祖師為師,開始了修仙了道生涯。每天到後山打水砍柴,只記得桃花共開了七次,終為菩提祖師所欣賞,就在以後的數年裡,相繼將筋斗雲、七十二變等傳授給了孫悟空。孫悟空學成回花果山,清理了欺壓群猴的混世魔王,收服了花果山七十二洞妖魔,從此花果山成了猴王天下。因沒有稱手兵器,孫悟空到東海大鬧龍宮,取得了如意金箍棒;因陽壽已盡,孫悟空被鬼差勾魂到陰曹地府。等孫猴子明白後,又大鬧地府,不但劃掉了自己342歲的壽命,還劃掉了所有猴子的壽命。正因此,才惹得龍王和閻王齊齊到天庭靈宵寶殿告孫悟空的狀。玉帝就讓千里眼、順風耳查孫悟空的檔案。書中寫道:大天尊宣眾文武仙卿,問曰:“這妖猴是幾年生育,何代出生,卻就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強銷死籍也。”從這裡的奏說,就可以看到孫悟空這時的壽命已有三百多歲,陰差按壽歲勾命孫悟空,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提問者說只感覺孫悟空從出生到索命,只經過了十幾二十年,不知是怎樣有如此感覺的?老吳在原著中可是明明白白告訴讀者了,孫悟空確已活了三百多年。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有疑就問,弄懂學問,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求學習慣,沒有什麼可羞愧的。


sunjin6278


重生前的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