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個人感覺,重疾險多次賠付產品的推出有可能給保險公司造成難以承受的重大損失,甚至破產。就如美國當年的長期護理保險一樣。

多次重疾產品成為黑洞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定價估計嚴重不足,二是賠付率的惡化,三是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四是醫療水平的不斷突破,五是保障期限多為終身。

① 定價估計嚴重不足

2019年8月15日通用電氣被控380億美元財務欺詐,長期護理險存185億美元儲備缺口。這則新聞引爆了通用長期護理險的巨大雷區。

因為對長期護理保險定價數據估計嚴重不足,後期賠付巨大,導致現在美國銷售的公司從巔峰期的130家,跌落到只有15家公司還在出售長期護理保險產品,且大部分產品由6-7家公司銷售,取消了終身給付的產品,新產品都設置了一個平均3年左右的期限,最長年限不超過5年;產品設置了140美元/天左右的上限。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② 賠付率的惡化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上圖為漢諾威再保險2019年秋季論壇的數據,可以看出賠付率惡化的趨勢相當明顯,尤其是女性。原因不外乎逆選擇與道德風險,行業重疾表數據與實際不符,尤其是理賠病種大戶惡性腫瘤的一枝獨秀和單病種甲狀腺癌的異軍突起。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從上表看出惡性腫瘤,心肌梗死和腦中風後遺症三大病種佔到理賠總數的94%,比行業重疾表74%的假設數值高出20個百分點。甲狀腺癌的高發和檢出率的增高居功至偉。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③ 預期壽命的不斷增長

2018年中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77歲,香港澳門北京上海均超過82歲。按照目前預期壽命每5年增加1歲的趨勢,到2050年預期壽命將達到83歲,發達地區超過90歲也很常見。

惡性腫瘤,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都將隨著壽命的增長,發病率不斷提高。可以預見,預期壽命增長將加劇重疾險賠付率的惡化。

④醫療水平的不斷突破

生物傳感器可以讓患者和醫生實時掌握身體機能,基因測序能早期識別可能的高發疾病並做好預防和檢測,治療。疾病篩查技術的進步會發現更多的早期重疾患者。遠程醫療會極大的填平不同資歷醫生的水平差距鴻溝,讓患者足不出戶得到優質醫療資源。各種微創治療和手術機器人的出現也使手術患者損傷得到有效控制。

靶向藥格列衛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成為可以長期帶病生存的慢性病人,小車療法CAR-T更是有徹底治癒血液系統腫瘤的潛力,美國女孩Emily成為第一位被小車療法治癒的患者。以靶向藥和免疫療法為代表的生物療法將會極大的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率。納米機器人的研製成功讓精準醫療更加精準。

人工心臟,人工肝臟,人工肺,血液透析和灌流療法讓晚期器官衰竭患者能生存更長時間。幹細胞研究不斷擴展,使用患者體細胞人工培育各種器官已略見雛形,聯合3D打印器官或將使人類擺脫器官移植來源和排斥兩大難題。

⑤ 保障期限多為終身

現在的重疾險以保終身為主,費率固定,沒有可調整空間。當以上各方面進步導致重疾賠付率持續惡化時只能承擔損失。

單次重疾產品最多承擔重疾理賠惡化一次的風險,多次重疾產品則要承擔多次重疾理賠的風險,這種風險一旦產生,很可能讓保險公司賠穿甚至破產。

某公司的產品號稱可以賠付重疾112次,一旦賠穿,估計保障基金都救不了。

也有公司比較謹慎,賠償重疾兩次為限,但宣傳起來不夠誘人,又加到三或者四次,直到現在主流的多次重疾產品賠付限定在六次。

舉個例子,下圖是某公司給出的多次重疾賠付估計概率: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上表中的數據已經落後最新的理賠數據了。

假設上表數據估計正確,多次理賠重疾最好的選擇是單次重疾附加癌症二次賠付,或者重疾多次賠付附加癌症二次賠付。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選擇全都要

鑑於現在多次重疾新標杆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附加癌症二次賠付的價格已經比優秀的單次重疾達爾文超越者還要便宜,再去購買單次終身重疾就吃虧了。

同樣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中,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保費也是現階段最低!保障責任也同樣優秀,輕症賠付45%,中症賠付60%,比例均為最高,且輕症,中症賠付不分組。高發輕症,中症病種一網打盡。可附加癌症二次賠償,

有能讓保險公司破產的保險嗎?買份多次重疾險就行!

多次重疾如何才能全都要?如果考慮不分組多次賠付重疾比如中意悅享安康,價格要比完美人生守護貴上19%左右,且沒有癌症二次賠付這個可能性最大的理賠項目。工銀安盛和中英的不分組多次賠付產品更貴,沒有什麼競爭力。

所謂的不分組多次重疾,其實惡性腫瘤這項也只能賠付一次。如果不分組多次重疾不附加癌症二次賠付,想獲得二次重疾的賠付是很困難的。

明白了這種隱形分組,就不會糾結於分組多次重疾的不足。只要惡性腫瘤,心肌梗塞和腦中風後遺症這三種高發重疾不分在一組,都算合格的重疾多次不分組產品。

選購重疾險建議

如果預算不足,定期重疾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還是嫌貴,不帶身故責任的定期重疾也能滿足需求。

預算充足,直接把多次重疾的保額做足。

因為得了重疾後,能購買的重疾險非常少,除了甲狀腺癌還可以買特定疾病保險。其實三級高血壓,糖尿病,三級以上甲狀腺結節,肺結節等購買重疾險都基本無望或者要免責處理。

在50萬保額默認作為網上重疾保額上限的情況下,完美人生守護(尊享版)能做到最高83萬保額,可以說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要。

我對多次重疾的看法

買多次重疾,是在跟保險公司對賭,並且我認為保險公司的定價出現了嚴重的偏低。

甲狀腺癌的高發就是行業重疾表意料之外的事。以後會不會出現新的高發懶癌也未可知。

醫學技術的發展是爆炸性的,惡性腫瘤早就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慢性病,質子重離子治療,生物治療,或者納米機器人技術都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率的提高也會導致癌症二次賠付幾率大增。

心肌梗塞理賠率不高,原因是有部分人沒有及時就診,或者症狀不典型,急性發作期死亡導致撐不到複查心功能的機會。如果人工心臟技術成熟,心肌梗塞的理賠率將迅猛增加。

腦中風後遺症理賠率不高,是限定了180天的等待期。很多輕度中風患者功能恢復良好,重度患者等不到180天就死亡。隨著技術進步,預期壽命延長,老年人發生再度中風或者癱瘓,失能的幾率大增,也會導致相關重疾理賠率迅猛增加。

多次重疾這個羊毛你薅不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