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01

每年國慶,都是年輕人結婚的高峰期。

愛情終於修成正果,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但也有人在婚前因為“彩禮”的多少,把已定的婚事給攪黃了。

最近,江蘇鹽城有一對戀愛了三年的小情侶,打算在今年國慶把婚事辦了,結果女方父母要彩禮,從10萬加到了21萬,導致男方炸了: 就算我父母同意,在我這絕對行不通。

姑娘在微信裡苦苦哀求男友,讓他家先把錢給了,他們以後再慢慢賺;可是男友態度很堅決——“大家都是普通家庭,第一次要10萬,我們同意,後來又加價8萬,我父母也同意,過了兩天,居然還要再加3萬,你父母要的是金龜婿,我可能給不了他們想要的。”

姑娘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男友說:“我愛不起。”

果然,如網上盤點的婚姻之5面照妖鏡,第一面就是彩禮。婚姻還未開始,這面照妖鏡就開始映射出各種真實的人性了。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02

關於“彩禮”這一萬年熱點話題,曾經有很多讀者問過我的看法。

今天,顏醬就和大家系統的、深入的說一說“彩禮”,以及“彩禮”背後的殘酷真相。

說彩禮,至少得先弄明白“彩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吧。

舊時的彩禮,都是物化女性的,說得直白一點就是“賣女兒”。女人出嫁到夫家,就等於“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將無法再照顧孃家的父母,無法再為孃家操持家務,她甚至都不能隨便回孃家去看看。所以作為對女方父母的經濟補償,“彩禮”就等於一次性買斷了女人的歸屬權。

從此,這個女人的一生都將成為夫家的附庸,她需要伺候公婆、生養孩子、照顧夫婿,無論她有多麼的賢惠,一旦婚姻有變,男人一紙休書,就可以讓女人抱個小包袱“淨身出戶”!

時至今日,彩禮的意義已經豐富得多了——既有延續舊時物化女性的、也有為女方在夫家爭取更多利益的、也有隻是通過錢來考驗男人對女人的誠意的,甚至還有為了攀比的……

當然,作為一種傳統婚嫁習俗的傳承,彩禮更是一種“儀式感”的尊重,它在很多人的眼中,尤其是女人的眼中,不僅僅具有物質價值,還有精神慰藉。

所以,我認為討論彩禮到底該不該要?先要搞清楚在你眼中,彩禮的作用是什麼?

不同的作用,其結論是絕對不一樣的。

比如你認為彩禮更多的是象徵著一個男人對你的重視,你自然是希望在他的能力範圍內,給得越多越好;比如你根本搞不清彩禮於你有什麼意義,你只是人云亦云,自然也不會有什麼主見,父母說多少就要多少,或者市場行情是多少就要多少;比如你認為彩禮只是一個形式,有也可以無也可以,你自然不會為了彩禮,和他鬧翻……

我不談對錯,我只是覺得不同的女人,對彩禮會有不同的認知,並沒有一種標準適用於每一種人。

我們總不能要求一個女權主義者,必須要接受“有彩禮才能得到夫家重視”這種觀點吧,同理,我們也不能說服一個認可“婚姻是兩個家族的事”的傳統主義者,必須要接受“沒有彩禮也無所謂”這種看法。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03

不過,即使我們能想清楚該不該要彩禮,該要多少,也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這畢竟是一個雙向行為——有人要,就有人要給。

這個行為裡有非常重要的兩個關鍵問題:彩禮錢是誰要?是女人的父母要還是女人要?彩禮錢是誰給?是男人的父母給還是男人給?

如果這錢最後是進了姑娘父母的口袋,他們的心理多數是這樣的:我把女兒養這麼大,供她吃喝供她讀書,現在要送她到別人家去當帶薪保姆加育兒機器,總不能白給吧?這和古舊的封建思想是一致的,沒有把養育女兒視作自己應有的義務,而是把女兒當做可以交換利益的工具。

這樣的家庭並不在少數,尤其是在重男輕女的落後山區,男人娶妻成本很大,所以貧窮的父母只能利用女兒來換取兒子成家立業的資本,即使是女兒成了家,也常常要她去幫助家裡兄弟的生計問題。

這樣成長環境下的姑娘,在幼時就根植了這種思想,所以我們也常能聽到有姑娘拿她父母的那套說辭告訴男方,為了取悅父母,她們往往會拼命的利用自己的性別資源去啃食——要更多的彩禮,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這錢最後是進了姑娘的口袋,客觀點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女性進入婚姻中,一旦生育,就有可能不會再成為這個家庭的主要生產力。她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撫育孩子身上,甚至可能在孩子的幼年,會成為全職媽媽。

目前的中國社會,關於女性在婚姻中的保障制度是幾乎為零的。女性在家庭分工中,更多的承擔著家務、生養、教育孩子等無薪酬勞動,她們為家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最後卻因長期育兒顧家,使得社會價值不斷貶值。

這期間,完全沒有社會福利支持,離婚也沒有贍養補償。所以,女性在婚姻中要承擔的風險,明顯比男性大很多。那麼,彩禮如果能作為一筆女人的風險補償金,誰能說不是好事?

再來分析給彩禮的一方。

很多姑娘或者說目前中國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分不清我們成年以後,父母已經沒有撫養義務了。不管是婚房還是彩禮,本應由年輕的夫妻倆自行承擔,但中國式父母為子女的操心一直是“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不管男方女方,都想為自己的子女爭取到更多利益。

因此,這種現象可能出得最多:男方自己沒這麼多錢→男方父母不願意給這麼多錢→女方和男方談判→談判失敗→得出結論:男方沒有誠意。

婆家孃家和自己家,其實根本就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家庭,父母能給我們,都是恩,一分都不給,也說得過去。

有的姑娘拿著孃家豐厚的嫁妝,去要求未婚夫一家也應如此,我認為實在沒有必要,找個“門當戶對”的,就沒有這方面的煩惱了。

選擇“下嫁”,就得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04

最後,顏醬要提到有關“彩禮”最殘酷的真相了。

那就是但凡與利益相關的行為,都是“待價而沽”的。

彩禮只是其中的一個承載形式而已。

等我們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後,就會知道:彩禮這事,根本不存在“該不該”。關鍵的關鍵,是看我們手上到底握有多少牌。

女人手上握的牌越多,得到的敬畏和尊重就越多。

這個牌有可能是男人對女人的愛,也有可能是女人對自身的經營,還有可能是孃家的底氣,甚至只是捏準了你所在的地方,男人不花這麼多錢,根本娶不到媳婦。

婚姻是現實的,它既有責任,也有合作,更有權衡。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小算盤,在噼裡啪啦地響著。女人如此,男人也如此。

如果沒有足夠的愛,那就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實力值。我就不信一個月入十萬的女人,會被婆婆嫌棄不做家務,會被男人牽制得敢怒不敢言。

我身邊有很多女朋友,都是沒收彩禮或只是象徵性收了一點彩禮的(包括顏醬本人),她們不止老公在家經常要做家務,帶孩子,公公婆婆更是對其尊重有加。

為什麼?

不是因為她們運氣好,而是她們的價值,得到了男方的認可,所以沒人敢輕視她們,甚至還會因媳婦沒收彩禮,而覺虧待了對方,更要在其他方面進行補償。

說白了,有關彩禮的終極討論只是女人綜合價值PK男人綜合價值的討論。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的男人寧願舉家借債也要答應女方提出的彩禮金額,而有的男人寧願取消婚事也在彩禮金額絲毫不做讓步。

這很殘酷,但就是現實。

所以與其探討彩禮到底該不該要?不如在兩方對壘時,儘快看清楚自己手上的底牌。


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作者:顏辭丨專攻兩性情感的小仙女。放心,我不會幫你說話,我只會幫你過得更好。願和你不擰巴,勇敢走天涯。Weibo:@顏醬醬兒,Gongzhonghao:顏辭(id:yancisai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