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還是武則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結的婚

发文 / 果笑说历史


新贵家族的少女武则天入宫献舞

唐高祖李渊还是武则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结的婚

洛阳明堂


武德五年( 622 ),唐高祖李渊眼瞧着武信为了大唐江山的建设,不但献计献策,而且劳碌奔波,连他的两个儿子和夫人相里氏去世时,也没来得及去见上最后一面,于是,他对成了单身的武信留意起来。

那么,武信为什么要勤于国事到如此地步?先是置家庭于不顾,接着是死了媳妇也不着急续弦。

缘于他太感谢李渊的知遇之恩了,帮着打下江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跟着皇帝绘蓝图、搭架构,接着实现这些君臣一致的目标,才是君圣臣贤标准模式。

而"心中有个她,到处是我家"的这一套现代作法,在古代是行不通的。


唐高祖李渊还是武则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结的婚


这不,唐高祖李渊没歇着,开始张罗武信续弦的事情。

高祖谓士彟(武信)曰:"联自为卿更择嘉偶。隋时有纳言曰遂宁公杨达,英才冠绝,奕无亲贤。今有女,志行贤明,可以辅德。"遂令桂阳公主与杨家作婚主,降敕给亲,庶事官给。 (《新唐书·公主传》高祖女长广公主改封为桂阳公主;《册府元龟》卷464,《台省部》)

杨达是武则天的外祖父,隋朝观王杨雄的弟弟,自然他的这个女儿杨氏,便是名门士族出身。细说历史上反转最大的“皇家恋情”,她在主角光环下的真实人生

但是,唐朝桂阳公主为武信和她做媒之时,杨氏年已四十出头,却仍待字闺中,像她这样的情况放到如今也是老大难问题,何况是古时候,故而后人疑惑多多。


唐高祖李渊还是武则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结的婚


这个事情要说一下,杨氏并非无家世、长相、文化教养与品格,而且她个人条件相当好,至于为何没有适时婚配,接着看下去。

杨氏,出生于北周武帝宣政元年( 578 )初,从孩童时期便开始受儒家教育,是个"明诗习礼,披史阅图"的才女。

而根据史籍记载,她出生与成长都有祥瑞伴随,也是其父杨达极为疼爱的宝贝千金。

那么,杨氏个人条件没毛病,又不是家中嫌弃的女儿,造成她晚嫁的毛病出在哪里啊?我来简单理一理。


唐高祖李渊还是武则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结的婚


  • 有学识,有才情的女子,选择配偶必然有自己的一些标准,杨氏没有遇到心仪对象。
  • 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不通婚,缩小了选择范围。
  • 在杨氏的婚姻缘受前面两个原因影响,而拖到了33岁时,她父亲杨达在征辽归途中病故,她便遵循儒家礼仪,为亡父守三年之丧,故而自己婚姻大事搁了下来。

所以,才有后面公主做媒,皇帝主婚,杨氏嫁给武信的这段历史,也才会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之诞生。

果笑说:"武则天父母的这段姻缘,自然最该感谢唐高祖李渊。"


唐高祖李渊还是武则天父母的大媒人,他做主结的婚

唐朝皇帝与贵族生活的画卷


首先,李渊接纳了武信(武则天父亲),君臣风雨同舟,又委以重任,圆了他入仕初心,即武氏家族的等级基本与门阀士族相近,后面才有桂阳公主说媒的这一出戏。

要知道,桂阳公主可是杨氏(武则天母亲)的堂嫂,虽然受李渊囗谕,但是武氏家族在当时没有显赫地位的话,我想恐怕桂阳公主会抗旨吧,古代人的面子思想难以想象。

因此,唐高祖李渊做了一回婚姻介绍所的工作人员,顺带叫上自己家姑娘,来了个"千里姻缘一线牵"。


End

请继续关注下一期,谢谢。


图 片 / 网络

参考资料 /《武则天正传》· 梁永元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