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這麼感激?藤野: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

年輕的時候,是要好好讀一讀魯迅的。在你感情最敏銳的青蔥歲月,在你感覺的觸鬚還沒有被金錢、物慾、流俗以及柴米油鹽所淹沒、所吞併、所磨平的時候,在你還堅強地保持著桀驁不馴、憤世嫉俗而又悲天憫人的個性的時候,這時,就像豁然的渠道遇到了清澈的流水,你會被魯迅那滿含著深情與痛苦的情感所感動,被那深刻的哲理和領悟的精緻語言所折服,被那浸滿哀傷與憤怒的筆觸所震驚。

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這麼感激?藤野: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

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帶給我的,就是這種深深的感觸,他讓我找到了情感對應時的驚喜,感受到深沉而凌厲的共鳴,併成為了我永遠不能抹去、不再丟失的記憶。


在我讀過的魯迅先生作品中,尤其是他的小說和散文作品,印象是十分深刻的,比如《藥》《祝福》《孔乙己》《阿Q正傳》《故鄉》《秋夜》《一件小事》《記念劉和珍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等,當然,還有初中時就讀過的《藤野先生》。從初中時代至今,30多年過去了,依然記憶深刻,如在目前。

我至今還背得出這些句子:

“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我到仙台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

我是初中讀完魯迅這篇課文的時候,才知道“物以稀為貴”的,後來每接觸到這個成語,便想起魯迅的《藤野先生》。

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這麼感激?藤野: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

藤野先生

其實,魯迅先生對日本和日本人並無多少好感,儘管他在日本前後學習生活了長達8年時間,儘管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大多形成於這一時期,儘管他的志向和理想也確定於這一時期,至少,魯迅在他後來漫長的生活和戰鬥中,很少提及這裡的人和這裡的事,特別是在他的文章中,要麼避而不談,要麼避重就輕。

魯迅對日本並無好感,或許是因為他在日本讀書的那段時期,日子過得並不開心,他經常遭受日本同學的歧視和排斥,那些日本同學不但輕視他,嘲笑他,譏諷他,還捉弄他,罵他是“梳辮子和尚”,給了他寄人籬下的痛苦悲傷,甚至憤怒。他後來改醫從文,可能這是起因。國家的貧窮落後,導致了國人的海外受辱;國民的自輕自賤,國民性的孱弱,又導致了國家的貧窮落後。弱民是弱國的根本原因。所以,魯迅後來堅決棄醫從文,以筆代戈,發誓要改變國民性。

因了這些在日本的生活感受和挫折,讓魯迅面對“日本”二字始終保持著少有的緘默。


在魯迅先生所有作品中,明顯對日本表現過特別好感甚至明確表示感激的,似乎只有他在位於日本本州島仙台醫專(1904至1906年魯迅在此學醫)唸書時的老師:藤野嚴九郎,其好感和感激在他創作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表露無遺。

與他之前、之後在日本生活相比,魯迅在仙台醫專的感受明顯歡快而適意得多,他在文章中說:“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這種賓至如歸的感受,消解了這個流落異鄉學子的戒備,溫暖了這個年僅23歲青年的心。尤其是藤野先生對他的學習的關心和對他志向的理解,讓他生出滿心的感動,作為當時仙台醫專唯一一箇中國留學生,藤野先生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每週還要查看他的上課筆記,每次都從頭到尾用紅筆修改,不僅修改了許多脫漏的地方,即便是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修改訂正。這讓這個平時受盡了別人譏諷嘲笑的異國學子,感到了無比的親切和溫暖。

因為看了日俄在中國東北打仗的影片,中有日本兵槍斃中國人的鏡頭,還有一大群中國人圍觀,這給了魯迅極大的刺激,到第二學年結束,魯迅便決定棄醫,離開仙台,當他將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告訴藤野先生時,

“他的臉色彷彿有些悲哀,似乎想說話,但竟沒有說”。雖有些失落,但到底還是理解的包容,並請魯迅到他家裡,送給魯迅一張自己簽名的照片。

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這麼感激?藤野: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

藤野先生與青年魯迅

儘管當時日本人對中國人的鄙夷譏笑嘲諷幾乎是日本領土上的一種風氣,但藤野先生卻對魯迅、也即當時的學生周樹人是高看一眼、厚愛一籌的。1937年,魯迅去世一年,藤野先生在得知消息後寫下了《謹憶周樹人君》一文,他在文章中坦陳對魯迅更關注、更關愛的原因時說:

“少年時代我向福井藩校畢業的野坂先生學習過漢文,所以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同時也感到要愛惜來自這個國家的人們。”

藤野先生之所以善待魯迅,這可以說是最初的原因。


藤野先生的親切的耐心和平等的寬容,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迅說:“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並認為藤野先生之所以對自己好,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因此,魯迅將藤野先生的照片一輩子留在身邊,掛在自己寓所的牆上,作為永久的紀念,時時給自己以鼓勵,充滿懷念,充滿感恩。

所以,魯迅的文章中,不單隻有“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憤怒,不單隻有“投槍和匕首”的抗爭,而且還有溫情,有感恩,有大愛。

一個民族,當魯迅開始漸行漸遠的時候,就是神經麻木開始的時候。

我讀魯迅先生作品至今應該有30多年了吧。他的文學作品,我都讀過,有的還讀過多遍。每次讀魯迅,我都會拿出專門的筆記本,摘抄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如今書桌抽屜裡的筆記本中,單是魯迅先生的摘抄本,大概有四五本吧。讀書寫字累了的時候,我就會抽出一本,隨便翻翻,讀上幾句幾段,特別是遇到他那種如同要把這個世界撕碎、要把自己點燃的文字,我慵懶到幾乎要迷糊的精神往往會突然一振,像打了一針清醒劑。

可以說,魯迅先生的作品與我已經相伴相隨了幾十年,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慢慢融進了我的血液和我的生命之中。

與魯迅同為浙江紹興人的現代思想家、詩人馬一浮先生曾經用四句話解釋什麼是“詩”,他說詩其實就是:

“如迷忽覺,如夢忽醒,如僕者之起,如病者之蘇”。

魯迅為何對藤野先生這麼感激?藤野:我很尊敬中國的先賢

思想家馬一浮

這裡的核心為:詩就是人心的甦醒。

而我讀魯迅,就有這種“心靈甦醒”的感觸。而且,不僅是心靈的甦醒,還是醍醐灌頂式的震撼。

讀魯迅,是心靈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特別是在列強環伺的今天,深讀魯迅、讀懂魯迅,豐富我們的學養,提振我們的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