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差點改變歷史的事件!

一.

1938年,当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前往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别墅(Berghof),洽谈后来著名的慕尼黑协定的细节。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在会谈中,张伯伦注意到希特勒别墅上挂了一副画,竟然是一群一战英国兵的画像,其中画像右下角有一名英国士兵背着一位伤兵。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张伯伦大为惊讶,问起缘由。希特勒告诉张伯伦,1914年,在Menin这个地方,当时希特勒所在的部队被英军包围,许多德国士兵都受了伤,其中就包括德军下士——希特勒。一位英国士兵虽然发现了他们,却出于人道主义并没有射杀这些德国伤兵。希特勒非常感谢他。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希特勒说,1918年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名英国叫做Henry Tandey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消息,他立刻认出,就是这位Henry Tandey当时枪下留人,没有对他们大开杀戒。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1924年,意大利画家Fortunino Matania应参加Menin战斗的英军部队要求,为这场战斗做了一幅画,画中把这位战斗英雄Henry Tandey画在了显眼的右下角。

后来,希特勒无意中获得了这幅画,据希特勒副官说,希特勒看到这幅画,想起自己的战斗经历,非常有感触,于是把它悬挂在自己别墅中。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希特勒希望张伯伦回到英国,向这位恩人致谢,张伯伦答应了他的要求。据传说,张伯伦后来到了英国,致电Henry Tandey转达了希特勒的谢意。

这个故事虽然后来有许多考证,认为放过希特勒的并不是Henry Tandey,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确实有一支英军包围了希特勒所在的部队,如果与希特勒遭遇的那位英国士兵稍微一狠心,二战的历史可能会重写。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1940年,记者采访了Henry Tandey,他确实无法确认自己放过的德国伤兵中包括希特勒,但是他说:

"If only I had known what he would turn out to be, When I saw all the people and women and children he had killed and wounded I was sorry to God I let him go."

“如果我确实曾经放他一马的话,那么每当我看到被他伤害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时,我真后悔当时没有射杀他.”

可惜,历史不能假如...

二.

Chichi-jima(父岛)是日本东京南部1100多公里的一个小岛,风景很漂亮的。二战时,日军在这儿驻扎有军队。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1944年9月2日,美国海军航空部队在执行轰炸日本岛屿的作战任务中,不幸被日军击中坠毁,机上9名美军战士跳伞逃生,其中的8名美军士兵被父岛上的日军俘获,只有1名成功逃生。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在日军驻岛指挥官立花芳夫( Tachibana Yoshio)的指挥下,被俘获的8名美军士兵受尽折磨,全部死亡,其中至少1名的美军士兵的内脏器官,被日军吃掉。

1946年8月,立花芳夫和其他11名日军士兵被盟军审判,因为当时国际法中没有对“吃人”定罪,美这12名战犯的罪名是“谋杀、阻止体面安葬prevention of honorable burial”。下面是这次审批的审判材料,材料显示,可能有4名美军士兵的内脏被日军吃掉。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当然, 立花芳夫被毫无疑问地宣判死刑,被盟军吊死。

那位逃生的美军士兵,漂流了4个小时后被美国海军的潜艇Finback救起。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下面这张照片是这位成功逃生的美军士兵被美军潜艇救起的场景。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对了,他的名字叫做:乔治 H.W. 布什,41任美国总统,他的儿子,乔治 W. 布什,是美国的43任总统。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三.差点改变世界的人:乔治·艾尔塞

给他8分钟的时间,世界历史或许改写。

2011 年 11 月 8 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波茨坦广场中央,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近万民众的注目下,为一尊高达 17 米的雕像揭幕。而雕像的主人则是一个名叫乔治·艾尔塞的小木匠。艾尔塞,1903 年出生在德国西南部斯瓦比亚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19 岁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木匠。经历过一战的艾尔塞对希特勒有着本能的警惕,当欧洲的政治家还对希特勒抱有幻想时,艾尔塞却预感到,希特勒正把德国和欧洲推向一场灾难。艾尔塞曾对密友说 :“如果不推翻纳粹政权,德国人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决定以我的行动阻止更多的流血。”

1938 年夏,艾尔塞开始准备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他知道,每年的 11 月 8 日,希特勒都会来到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表演讲,以纪念 1923 年他发动的“啤酒馆政变”。那次政变失败后,希特勒被捕入狱。听讲者大多是德国纳粹党的创始人,都是希特勒的忠实走卒。按惯例,演讲通常在晚上 8 点半开始,10 点左右结束。艾尔塞决定在这个时段刺杀希特勒。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艾尔塞做了精心准备,他从一家兵工厂偷出 100 磅烈性炸药和引爆装置,利用晚上在自己住所制作定时炸弹。炸弹制好后,他随即搬到了慕尼黑,以喝酒为名,一连去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查看了 30 天地形。最后他决定将炸弹放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讲坛后面的木柱子里。因为那里距希特勒演讲的地方不足一米。

1939 年 11 月 8 日天刚黑,艾尔塞就找机会将定时炸弹安装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讲坛后面的木柱子里,并将引爆时间设在晚上 9 时 20 分。这是希特勒演讲的中间时段。艾尔塞将一切安排妥当后,满怀信心离开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准备跨越边境去瑞士隐藏起来。

令艾尔塞没料到的是,当晚一场大雾突降慕尼黑,慕尼黑机场被迫关闭。希特勒为在演讲结束后赶上开往柏林的火车,将那晚的演讲提前到8 点开始,比原来早了 30 分钟,演讲时间也缩短到 9 时 07 分结束,并拒绝老纳粹党人的赴宴邀请,于 9 时 12 分离开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8 分钟后,藏在演讲台后面木柱子里的炸弹爆炸。爆炸导致酒馆的部分天花板被炸塌,8 人当场死亡,60 多人受伤(根据这个啤酒馆的故事可以推测当天在啤酒馆死亡的应该都是狂热的纳粹分子)。而希特勒此时正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

而艾尔塞在爆炸前的 35 分钟,不幸在德国边境被警察逮捕。在他身上,搜出了炸弹设计草图和导火线等工具。就在这时,边境警察部门接到一份紧急电报,得知希特勒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险些遇刺。

艾尔塞被当成重要嫌犯,押往柏林的安全机构总部。在那里,他虽遭到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却始终坚持爆炸是自己一人所为,并仰天大笑:“虽然大雾帮他侥幸逃过了死亡,他却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我则会成为德国的英雄被永久纪念!”希特勒在得知刺客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时大为震怒,声嘶力竭地对党卫军秘密警察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咆哮道 :“你们简直是一群白痴,竟险些让一个小木匠的阴谋得逞,一定要让他知道刺杀领袖的后果!”

1944 年,艾尔塞被送到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作为“元首的特别囚犯”,他几乎每天都要遭受毒打。在被关押了 5 年后,他又被转移到达豪集中营,依然受到“特殊待遇”。纳粹本想在战后举行一场“作秀”式的审判,然后将他处死,但战争进程并未按希特勒设想的方向发展。1945 年4 月 9 日,盖世太保将艾尔塞秘密处决。而此时,距德国投降仅剩 29 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艾尔塞逐渐被人们淡忘,德国众多历史学家对此愤愤不平,要求政府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他们认为,既然因刺杀希特勒而失败的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1944年7月20日,曾密谋暗杀希特勒失败,后被枪决)能名垂青史,那次行动也被拍成影片《七月阴谋》,为什么艾尔塞的事迹却长久被淹没直到最近才有电影上映?即使施道芬贝格的计划成功,也为时太晚,不能挽回二战造成的巨大损失,而艾尔塞早在 1939 年就出于正义和良知刺杀大独裁者,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应该为他树碑立传,让后人永远铭记。

那些差点改变历史的事件!

德国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在柏林为艾尔塞塑造雕像,并于 2011 年 11 月 8 日落成揭幕。默克尔在讲话中说:“虽然乔治·艾尔塞只是个小木匠,但他却以正义感和无畏勇气刺杀大独裁者,他几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历史,但许多事情总是充满了种种巧合与意外。虽然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艾尔塞的历史功绩,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值得后人永世纪念。”

希特勒的命真的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