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17條舉措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專家:將提高A股可投資性

10月9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六個方面、17項重點舉措,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意見》提出,堅持存量與增量並重、治標與治本結合,發揮各方合力,強化持續監管,優化上市公司結構和發展環境,使上市公司運作規範性明顯提升,信息披露質量不斷改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整體質量顯著提高,為建設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17條舉措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提高治理水平、解決突出問題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發佈了《國務院批轉證監會關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的通知》,提出了六個方面的意見,包括: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經營管理和規範運作水平;注重標本兼治,著力解決影響上市公司質量的突出問題;採取有效措施,支持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完善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機制,強化監管協作;加強組織領導,營造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

本次《意見》提出,上市公司經營和治理不規範、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仍較突出,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同時,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和高質量發展面臨新的考驗。

《意見》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工作合力六大方面提出了17條舉措。

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方面,《意見》提出要規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提升信息披露質量。要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界限和法律責任,健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加快推行內控規範體系,強化上市公司治理底線要求。同時,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方面,主要措施包括支持優質企業上市,全面推行、分步實施證券發行註冊制;促進市場化併購重組,完善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制度,研究拓寬社會資本等多方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渠道;完善上市公司融資制度,完善再融資發行條件,探索建立對機構投資者的長週期考核機制;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等。

在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嚴格退市監管,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嚴厲打擊惡意規避退市行為,加大對違法違規主體的責任追究力度。暢通主動退市、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

在解決上市公司突出問題方面,《意見》明確,要積極穩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強化對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的風險約束機制,嚴格控制限售股質押;嚴肅處置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對已形成的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要限期予以清償或化解;對限期未整改或新發生的資金佔用、違規擔保問題,要嚴厲查處。

新證券法已經大幅提高了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成本。《意見》要求,加大執法力度,嚴格落實證券法等法律規定,加大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同時,推動增加法制供給,加重財務造假、資金佔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完善證券民事訴訟和賠償制度,支持投資者保護機構依法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

當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義重大 提高A股市場的可投資性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國務院此時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義非常重大。中國資本市場在最近十年突飛猛進,規模急速擴張,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也在加速推進,在規模擴張、對外開放到達一定程度的情況下,市場上有沒有好的投資標的、有沒有優質的股票、有沒有高素質的上市公司至關重要。對於境內和境外的投資者而言,如果市場的上市公司質量低下,進行財務造假,或者經營管理不善,這樣的上市公司是沒有投資價值的,即便投資者進來了,也可能會退出去。所以,目前已經到了A股市場上市公司質量必須要大力提升的時候。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實際上就是提高市場的競爭力,提高投資者的積極性。

董登新認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不僅僅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賺錢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質。其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前提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誠信意識和法治意識,在誠信守法的基礎上再去提高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相對就會容易得多。

事實上,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一直在加速推進。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註冊制框架初步建立,從科創板推廣至創業板,交易、再融資、日常監管、退市、投資者保護等關鍵環節制度改革有序推進,上市公司整體質量逐步提升。新證券法開始實施,在顯著提高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強化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改革完善。

監管方面,對於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也越來越嚴格。前期的康美藥業、康得新、獐子島等一批重大財務造假案件遭到嚴厲查處, 9月18日證監會又通報了吳某某等人涉嫌內幕交易“王府井”股票的案例,9月21日宣佈對近期存在價格短期異常波動的“天山生物”等股票有關異常交易立案調查。據證監會通報的上半年案件辦理數據,今年上半年,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其中,證監會對宜華生活、豫金剛石、維維股份等35家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行為立案調查,對43起虛假陳述案件做出行政處罰。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本次國務院發佈《意見》,體現出國務院對於資本市場的重視,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有利於A股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實現從重融資到重投資的重要轉變。未來十年是我國資本市場迎來重大發展機遇的十年,居民儲蓄向資本市場大轉移的趨勢已經形成,今年前三季度新基金銷量已經創歷史新高,未來居民儲蓄大轉移的趨勢會更明顯。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高A股市場的可投資性,有利於A股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未來A股市場將迎來慢牛、長牛行情,優質上市公司是最值得投資者進行投資的。對於投資者來說,堅持價值投資,做好公司的股東,才能抓住A股市場的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世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