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轉型下的科技行業可如此稅籌

新經濟轉型下的科技行業可如此稅籌

數字化新經濟正在逐步轉型,今年的疫情無疑是打了一劑加速針。按照往常的情況來看,科技信息技術行業只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現在,基本上沒有人可以離開網絡世界了。

基礎設施更新快、5G普及、產業鏈的完整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等方向已經逐漸完善,科技行業可謂是自千禧年之後迎來了又一高峰。上半場存活下來,下半場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就會更少,擁有更集中的資本去佔領更多的市場。十幾億的大蛋糕,沒準下一個吃成胖子的就是XX科技網絡公司。

新經濟轉型下的科技行業可如此稅籌

但遠的不說,就目前來說,科技行業普遍面臨著一個問題:成本

這個成本不僅是正常的人力開支、辦公開支及某些隱性支出。更多的是源於沒有相應的票據而導致的高額稅負。雖說6%的增值稅對於科技行業來說並不是特別高,但是沒有成本票,應繳的25%企業所得稅卻讓很多企業苦不堪言,想要自由分配這完稅之後的錢,還要面臨20%的分紅稅。而且從事這個行業的還有很多高薪人員,這部分人的個稅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新經濟轉型下的科技行業可如此稅籌

如何解決這部分成本問題呢?

園區內成立一個或多個個人獨資企業(根據自身需求),享受核定徵收政策即可!

個人獨資企業無需看企業成本、進項,沒有企業所得稅、沒有分紅稅。核定企業開票額的10%為利潤,再以五級累進制計算之後,稅率在0.5%-2.19%之間,今年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減按1%徵收,加上0.06%的附加稅。綜合稅率僅在1.56%-3.25%之間。將利潤控制在500萬以內,僅需完稅15萬左右即可自由支配剩餘金額。

新經濟轉型下的科技行業可如此稅籌

在解決企業缺少成本和高薪個稅、分紅稅的問題上,這個政策屢試不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