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中表達賞識就代表著我們屈服於對方? | 賞識的力量

在谈判中表达赏识就代表着我们屈服于对方? | 赏识的力量

在谈判中表达赏识就代表着我们屈服于对方?| 赏识的力量 第六篇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349篇推文。

全文共2327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在谈判中表达赏识就代表着我们屈服于对方? | 赏识的力量

1 引言

马克,是一家国际汽车工业企业的资深技术经理;

他今年55岁了,已经在这家公司服务了十几年;

可是今年马克的身体出现状况,他发现自己开始出现帕金森症的症状;

比如,有几次马克开始说话不利索了,甚至走路也有失去平衡的先兆;

还好,目前还未在工作中因此受伤。

马克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他觉得需要为自己做一个打算,比如,申请提前退休或做一休一(半退)。

他向人事部咨询了此事,没想到人事部掏出劳动合同来和自己谈,说没有提前退或半退的条款,只能解约。

马克火很大,他拍着桌子大喊,

你们这是什么态度!我和CEO的关系也不差,我自己去找他!

马克很自信自己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很有道理和立场;

你看我是公司多年的高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公司不是一直宣称“以人为本”,我不应该受到关怀吗?

我还打算做一休一,即使身体已经这样了,我还打算为公司工作,这不值得鼓励吗?

这些理由一直萦绕在马克的脑海里;

亲爱的读者,马克用这样的措辞去和CEO谈,能成吗?

2 屈服?

我们仍在“赏识的力量”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来自哈佛大学的“超理性谈判系统”。

很多尝试去使用“赏识的力量”的人,都有一个疑问,

表达赏识不就意味着赞同、屈服于对方吗?

是啊,在谈判中,如果赞同、屈服于对方的要求,那还怎么谈啊?

非也。

谁说“表达赏识”就意味着我们要答应对方的要求?

“赏识”的本质是“理解”,“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道理,不会剥夺你的任何“拒绝”的权利;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站在你的角度,如果我是你,我也会这么做。

这样的“理解”并不意味着,接下来我就答应了你做任何事情,不是吗?

辩护律师,正是这样的一种职业;

无论自己的当事人做了什么,辩护律师都要尽最大可能去理解当事人的动机和立场,找到辩护的立论角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辩护律师赞同当事人所犯的错。

3 马克的新措辞

让我们回到文首马克的故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马克心中酝酿的三个措辞,都是反问。

你看我是公司多年的高管,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公司不是一直宣称“以人为本”,我不应该受到关怀吗?

我还打算做一休一,即使身体已经这样了,我还打算为公司工作,这不值得鼓励吗?

这三个站在马克立场上的反问,显得那么的有道理;

它们的语气就像在质问,

我的要求这么合理,你们难道看不出来?

不好意思,立场争辩永远在“谈判思维”里属于下下策。

更重要的是,你没能抓住一个契机,一个发挥“赏识的力量”的契机;

好在,马克在咨询过谈判大师罗杰教授之后,他决定试一试发挥“赏识的力量”,来重新措辞;

下面是他约见CEO山姆时,新的措辞,

山姆,非常感谢你百忙之中抽时间和我谈;

你也知道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我一直在思考该怎么调整我的工作;

你既是我的老板,也是我多年的朋友,我知道你虽然不说,心里也一直挂念我的病;(欣赏)

我知道你会对我的工作调整很小心,你怕我有想法,因为你一直都很关心我们这些老伙计;(欣赏)

我更知道,你作为一个公司的掌门人,你肩上扛着的是所有股东和员工的利益,你也需要为了他们的利益负责;(理解)

如果给我太多照顾,既会让股东有意见,也会让其他员工感到不公;(理解)

但在你的立场上,兼顾所有这些,是你必须做的,我十分理解,你的决策很难!(理解)

所以,我才约了你好好坐下来,我们并不需要今天就决定什么,而是敞开聊聊,我有一些对于自己半退休的想法,你听一听,提提意见,我也想听听你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如何?

漂亮!

马克的这些新措辞,完全贴合了“表达赏识”的思维方式,站在了对方的立场上,把对方的所有难处和道理都表达出来;

在表达这些“赏识”的过程中,马克

无需隐瞒任何想法,他既强调了山姆作为上司和朋友在人文关怀上值得赞扬的态度,也强调了山姆作为公司决策人所要顾及的所有责任;

赏识的力量”在这场对话的开场,发挥了极为有效的作用;

马克山姆建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这让谈话有了良好的开始,双方都有可能理性的兼顾各方的利益,达成协议。

4 必须要涨!

很巧,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一个老同事打电话来,想跟我聊聊;

原因是他在采购工作中碰到了一些烦心事;

他说目前的一个供应商给他出了大难题,原因是对方提出涨价,如果他不答应对方就会断货,而这个断货会让公司受到很大的损失;

对方公司是这个供货领域的寡头玩家,切换供应商的难度很大;

换句话说,谈判话语权并不在我的这个老同事手上;

他打趣说,

想听听“谈判思维”的意见;

我很奇怪,按照我对他的了解,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为啥这次他会特别心烦;

他说,因为对方的态度很强硬,不讲道理,居然说,因为过去几年一直没涨过价,所以现在必须要涨!

我的老同事感觉到很沮丧;

当我们遇到有理说不清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就是沮丧;

而沮丧正是一种特别典型的“负面情绪”;

超理性谈判系统”对于负面情绪问题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去发挥“赏识的力量”。

我问他,

是不是觉得对方毫无道理?不可理喻?

他说没错。

我告诉他,这正是无法发挥“赏识的力量”的时候;

当我们听到一个供应商说,“因为过去一直没涨,所以现在必须要涨”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体会到对方的某种任性的情绪扑面而来;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请耐下性子,找到对方好好聊聊,去寻找对方立场上的道理和动机;

第二个建议,是给出我们的“赏识”,比如,

您说的没错,现在经济形势这么差,如果我是您也会提出涨价的要求。

如果我是您,我也会觉得,为什么这些采购就是天天谈降价,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供应商的苦?

要知道,当你完成“赏识的力量”,对方的负面情绪大概率会消减,正面情绪会上涨;

此时,如果你还能听到对方的一句,

唉,别这么说,其实你们做采购的,也不容易......

恭喜你,接下来的谈判就会峰回路转,迥然不同。

我的老同事似乎有些感悟,希望我的意见能帮到他。

5 小结

谁说发挥“赏识的力量”,就意味着屈服?

-

“赏识”让你在谈判中充满力量!

-

-

这里是“谈判思维”!

“赏识的力量 第六篇” 待续

--- 桔梗[email protected]


在谈判中表达赏识就代表着我们屈服于对方? | 赏识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